-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華傳統文化主題故事讀本修身齊家/中華傳統文化主題故事讀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4012451
- 條形碼:9787554012451 ; 978-7-5540-1245-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傳統文化主題故事讀本修身齊家/中華傳統文化主題故事讀本 本書特色
《中華傳統文化主題故事讀本》以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價值,讓青少年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在精神,深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基意識為主旨策劃編寫,以故事的形式、優美通俗的語言,分主題展現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基因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對我們國家和民族進步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的核心價值、智慧和思想。 高濱、杜威主編的《修身齊家》是該叢書之一,主要收錄修身齊家有關的傳統故事。
中華傳統文化主題故事讀本修身齊家/中華傳統文化主題故事讀本 內容簡介
高濱、杜威主編的《修身齊家》是“中華傳統文化主題故事讀本”之一。
本書選取與修身齊家有關的傳統故事,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將相關思想融入其中,是全面展現中華很好傳統文化的主題讀本。
中華傳統文化主題故事讀本修身齊家/中華傳統文化主題故事讀本 目錄
中華傳統文化主題故事讀本修身齊家/中華傳統文化主題故事讀本 節選
《中華傳統文化主題故事讀本 修身齊家》:
孔子授徒興學
孔子是我國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思想足足影響了中國人幾千年,“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孔子周游列國,到處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可就是不被諸侯接納。雖經年累月奔波,卻四處碰壁。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了教育事業上,他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鬃拥茏佣噙_三干人,其中賢人七十二,有很多成為各國棟梁。對于前來讀書的學生,孔子只需他們送上一束干肉作為學費。
有人問他:“什么樣的人才值得您去培養呢?”孔子說:“實施教育應該‘有教無類’,不管是富翁還是窮人,是官家子弟還是普通百姓,是古稀老人還是年輕后生,都應該一視同仁,大家都有受教育的權利!
孔子在課堂上因材施教,給學生恰到好處的點撥,讓學生個個開動腦筋,發掘出自己的才華。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到了社會上就是有用的人才。
時間一長,孔子辦學的名聲越來越大,招收的學生越來越多。有人向孔子請教:“為什么您的學生都比較擅長思考?您是怎樣教育他們的?”
孔子回答道:“不到學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地步,先不要去開導他;不到學生心里明白卻又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地步,先不要去啟發他。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暫時不要往下教了。”
孔子有一個弟子叫子夏。有一天,他問孔子:“老師,顏回為人怎么樣?”孔子沉吟了一下答道:“顏回的仁愛之心超過了我!薄澳亲迂暷?”“他呀!他的辯才比我好!薄澳亲勇,子路呢?”“要說勇武精神,我們都不如他!薄澳亲訌埬兀孔訌堧y道也有勝過老師之處?”子夏滿臉狐疑?鬃宇D了頓,說:“子張同學為人處世莊重嚴謹,比我這個做老師的要強!弊酉穆牭竭@里,禁不住站了起來。他躬身作揖問道:“老師,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那四位同學都有超過老師的地方,那么為什么他們還要跟著老師您學習呢?”孔子見子夏這樣,忙舉手向下按了按,并和藹地對子夏說:“子夏!你別著急,先坐下,聽我慢慢說。顏回雖然很仁慈,但有時過分的仁慈導致他變得一味遷就他人,影響了自己對事情的正確決斷,反而害了別人。所以說,他雖能仁,卻不能忍。”“至于子貢,他的口才的確很好,可謂辯才無雙。他精通語言的妙用,卻不識語言的局限,不懂得沉默的力量。所以,他能辯不能訥。”“子路英勇過人,敢作敢為,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但有時不懂得謙沖退讓,持弱守雌,蓄勢而動。這樣難免會意氣誤事。所以說,他能勇,不能怯!薄白訌堖^于莊重嚴謹,以致清不容物。不能和其他人共處,不能容納有污行的人,讓人見之生畏,敬而遠之!笨鬃*后總結道:“這就是他們要一心跟從我學習的原因。” 有一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四個學生陪孔子坐著。孔子說:“不要認為我比你們年紀大一點,就不敢在我面前隨便說話。你們平時總在說:‘沒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們,那么你們打算怎么辦呢?”子路趕忙回答:“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之間,常受外國軍隊的侵犯,內部又有饑荒。如果讓我去治理這個國家,只需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戰,而且還懂得做人的道理!笨鬃勇犃,微微一笑。又問:“冉有,你怎么樣?”冉有回答說:“一個方圓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國家,如果讓我去治理,三年時間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來。至于修明禮樂,那就要等待高明的君子了!
……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