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經典導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31186
- 條形碼:9787520131186 ; 978-7-5201-311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經典導讀 內容簡介
本書以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為邏輯線索,分三大部分展現各階段的經典著作:以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著作為主,并精選了、、、的主要文章或講話。在篇目選擇上,努力體現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很新成果;在內容結構上,考慮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的比例關系和整體聯系;在體例結構上,突出重要論點的理解以及理論的整體結構、發展聯系和現實意義。
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經典導讀 目錄
1 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
2 馬克思主義和改良主義
3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高階段
4 哥達綱領批判
5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6 青年團的任務
7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8 德意志意識形態
9 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
10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
11 《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
12 論糧食稅
13 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14 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
15 馬克思主義和語言學問題
16 哲學筆記
17 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
18 論我國革命(評尼·蘇漢諾夫的札記)
19 論中國革命的前途
20 十月革命四周年
21 怎么辦
22 馬克思給維·伊·查蘇利奇的復信
23 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
24 自然辯證法
25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
26 共產黨宣言
27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28 反杜林論
29 國家與革命
30 談談辯證法問題
31 社會主義和宗教
32 馬克思主義和民族問題
33 關于用自由平等口號欺騙人民
34 致約瑟夫·魏德邁
35 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36 蘇維埃政權的當前任務
第二編 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經典著作選編
37 實踐論
38 矛盾論
39 新民主主義論
40 論聯合政府
41 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42 為人民服務
43 改造我們的學習
44 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
45 反對本本主義
46 關于科學和教育工作的幾點意見
47 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
48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49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50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
51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
52 黨在組織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迫切任務
53 保持艱苦奮斗的傳統
54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
55 在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56 關于講政治
57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58 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59 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60 教育必須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61 創新的關鍵在人才
62 論加強和改進學習
63 在全黨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
64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65 站穩群眾立場,做好群眾工作
66 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三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67 慶祝清華大學校慶100周年講話
68 實施人才強國戰略
69 建設創新型國家
70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第三編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71 創新推動發展科技引領未來
72 保障網絡安全建設網絡強國
73 精準扶貧打贏脫貧攻堅戰
74 銘記歷史開創未來
75 中國夢祖國統一夢
76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77 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
78 中國形象中國方案
79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80 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
81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
82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
83 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積累下的偉大智慧
84 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85 依靠學習走向未來
86 在書中尋找初心和遠方
87 星火永傳精神長存
88 修身齊家平天下
89 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90 獨一無二的上下五千年
91 無規矩不成方圓
92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93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94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95 體育強國夢
96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97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98 己不正,焉能正人
99 扣好人生**粒扣子
100 富貴本無根,盡從勞動來
101 明者防患于未萌,智者圖患于將來
102 想做事做成事
103 中國夢屬于每一個人
后 記
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經典導讀 節選
《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經典導讀》: 寫作背景 1926年,中國革命形勢急劇發展,反帝國主義和反封建軍閥斗爭勝利進展,與此同時,統一戰線內部,國民黨和共產黨爭奪中國革命領導權的斗爭日益尖銳。1926年3月,蔣介石發動“中山艦事件”,1926年5月,又提出“整理黨務案”。形勢的發展給中國共產黨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問題,如工農運動的問題,和資產階級建立統一戰線的問題,中國共產黨直接掌握革命武裝問題,等等。這些問題要求中國共產黨做出決斷,要求共產國際做出回答。為此,共產國際于1926年11月22日至12月16日召開第七次擴大會議,專門研究中國革命問題。會上,斯大林、布哈林、譚平山、羅易等分別就中國革命問題做了報告。 歷史地位 《論中國革命的前途》是斯大林1926年11月30日在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中國委員會會議上的演說,全文約8400字。演說主要對中國革命的性質、中國未來政權的性質、中國農民問題、中國革命斗爭形式等一系列根本問題做了原則的闡述,對中國革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主要內容 (1)關于中國革命的性質,中國革命不是俄國1905年革命的翻版,除1905年革命的一般特點外,中國革命還有它自己的獨有的特點。(2)關于中國未來政權的性質,在民族解放運動成為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的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革命的政權的性質,大體將類似俄國1905年時的那種政權,即無產階級和農民民主專政之類的政權,然而有一個差別,這主要將是反帝國主義的政權,將是中國走向非資本主義發展,或者更確切地說,走向社會主義發展的過渡政權。(3)關于農民問題,中國農民卷入革命越迅速越徹底,中國反帝國主義的戰線就越有力量越強大。必須把農民問題向前推進,使它與中國革命前途問題聯系起來。為了喚起千百萬農民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和廣東革命政府必須從言論轉到行動,滿足農民的切身利益,解決土地問題。斯大林指出,當北伐戰爭中農民運動蓬勃發展起來的時候,有些人害怕農民卷入革命以后會破壞反帝國主義的統一陣線,這是極端荒謬的。(4)關于中國革命的斗爭形式問題,中國的情況與1905年俄國的情況不同:在中國和舊政府的軍隊對抗的,不是沒有武裝的人民,而是以革命軍隊為代表的武裝的人民,在中國是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這是中國革命的特點之一和優點之一。中國共產黨應該特別注意軍隊工作,盡力加強軍隊中的政治工作,竭力使軍隊成為中國革命思想的真正的和模范的體現者;中國革命者,包括共產黨人在內,應當著手深入研究軍事,不應該把軍事看作次要的事情,軍事是中國革命極其重要的因素,應當學好軍事,以便逐漸前進并在革命軍隊中擔任某些領導職務,使中國革命軍隊循著正確道路向目的前進。 ……
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經典導讀 作者簡介
程樣國,現任江西科技學院黨委書記、督導專員、校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西地方立法研究中心主任,第九屆國家督學。曾先后擔任南昌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江西省教育廳副廳長兼江西廣播電視大學黨委書記,江西省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任中國教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高教學會理事、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理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理事、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副會長、江西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等職。先后主持完成國家和省部級科研課題20余項,在省級以上出版社出版了著作和教材10余部,在靠前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70余篇,獲國家和省部級獎10多項。 胡劍鋒,1976年出生,*****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江西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江西省教學名師,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曾獲江西省社會科學很好成果獎三等獎、江西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江西省教育科學很好成果獎二等獎等榮譽。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自卑與超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