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隱居 本書特色
當代非洲生活的記錄者和解說員
一位風格獨特的作家,一名捍衛非洲語言的“戰士”
一個反殖民主義的強有力的聲音
這本短篇小說集中收錄的故事就是我過去十二年的創作型自傳,也是我在這十二年中的感受。我的文字是認識自我以及在社會、歷史中所處地位的一次嘗試。
——恩古吉·瓦·提安哥
隱居 內容簡介
《隱居》描繪了一個尚未被“陌生的白人”和他們的宗教破壞的富有魔力的世界。在《鄉村神父》中,造雨人仍在使用根深蒂固的神秘力量,而神父卻無法制造奇跡結束干旱;在《暗中相會》中,約翰被夾在道德的枷鎖中進退兩難。現代文明的理念和古老的部落習俗屢屢發生沖突,終釀成悲劇。
隱居 目錄
前言
聲明
**部 關于母親和孩子
穆古莫
大雨滂沱
旱災中的“瘋”女人
第二部 斗爭者與犧牲者
鄉村神父
黑鳥
犧牲者
回家
暗中相會
再見,非洲
第三部 隱居
瞬間的榮耀
十字架前的婚禮
梅賽德斯的葬禮
瓦本茲人
隱居 節選
約克郡的荒野、勃朗特姐妹的鄉村、蘇格蘭的高地,特別是因弗內斯黃色的金雀花和銀色的樺樹,一切都是那么賞心悅目,但它們卻讓我真實地生活在東非大裂谷旁利穆魯鎮的美景中。這是兼有美好與恐懼的回憶。
大雨滂沱
紐卡比將她瘦弱的肩膀上扛著的一大捆柴火卸下來,重重地扔在她屋門外的地上。她兩手叉腰地站了幾秒鐘,然后坐在柴火堆上,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再次回到家真好。像驢子一樣干了一整天活兒之后能夠休息一下,是多么愉快愜意啊。
她這一輩子都在干活兒,干活兒,一天都不得閑。她以為這樣可以讓她忘掉失望和痛苦,但無濟于事。她的生命似乎毫無意義,她坐在那里茫然地望著天空,她真的太累了,身心俱疲。
她知道她不再年輕。幾周前她望著鏡中地自己,發現她以前那頭濃密地黑發露出了兩三根銀絲。她渾身戰栗,發誓再也不會照鏡子了。年紀這么大了,卻沒有一個孩子!這正是她所擔心的。這無法想象。她無法生育。
很早以前她就隱約知道了這一點。這一點影響了她的社會地位,給她帶來了精神痛苦。無法彌補的失望和失落感像一條蟲子在她的骨髓里蠕動,慢慢將她吞噬。
那是生活中的一種失望和失信之感,就像一個人把全部生命都寄托在他那美好的夢想和偉大的前程之上,但*后卻一敗涂地。
紐卡比有很多夢想。但唯一不變的夢想就是希望能有“很多”孩子。自她成人起,就一直渴望著能夠結婚生子。她總把自己當作一個老婦人,夜晚和她的老伴兒一起坐在噼啪作響的爐火旁,孩子們圍坐在身邊,出神地聽她講自己族人的故事。她已經找到了她夢想的男人,但是……但是……穆隆古并沒有帶給她任何東西。對于她的哭泣,渴求和希望,他毫無反應。她美好的夢想化為了烏有。
她內心滋生出嫉妒之火。她避開村子的其他婦女,也不摸任何一個孩子。是不是女人,男人和孩子們都聯合起來針對她?他們是不是都互相遞眼色戳她脊梁骨?她想做的只是躲在自己的世界里。
甚至她兒時的小伙伴,恩杰瑞,由于結了婚且和她住在同一個村子,也突然成了她的敵人。恩杰瑞生孩子時,按照傳統紐卡比本應去探望,但出于嫉妒,她從來都不去。紐卡比沒有見過恩杰瑞的孩子們。所以你知道,她的疲勞不是一個小時的疲勞,而是積攢了一輩子的疲勞。紐卡比還記得她媽媽以前總唱的那首歌的幾句歌詞。
一個沒有孩子的女人,
一定會感到疲倦。
一個沒有孩子的女人一定會孤單,
請上帝寬恕她!
她嘆了口氣,盯著她和她男人長期居住的泥屋。她頓時感覺似乎她媽媽唱的就是自己。她是不是被詛咒了?她是不是不干凈?她男人帶她看了很多醫生,但是沒有一個能夠治愈她。
突然間,她心中的痛苦升騰洶涌起來,直達她的靈魂,她的喉嚨。這一切都是那么真實。這感覺讓她窒息;這感覺會殺了她。這種說不出的感覺令她無法承受。她起身快速逃離了她的小屋,逃離了Ridge,她不知疲倦地跑著。她像一個被“主宰”了的生物,被驅動著。頭頂的烈日漸漸西落。但是這個女人急著逃離家園,她不能停歇。那種感覺不允許她這么做。
她順著山脊走。什么都感覺不到,也什么都看不到。一片片的耕地在她眼前蔓延開來,一直延伸至山谷,與灌木叢和森林交織在一起。她可以看到趕著回家的女人們背著一堆堆東西爬著山坡。恩杰瑞就在她們中間。紐卡比機械地,或者說是出于本能,避開了她們。她抄近路,很快來到了山谷里。在灌木叢中,她沒有走那條常走的小路。荊棘刺進了她的肉,但她依舊向前,強迫自己穿過藤蔓交錯的迷宮。這個地方的野蠻、荒涼,似乎很是匹配她的瘋狂。甚至現在她都不知道她要去向哪里。她很快發現自己來到了一片她從未到過的森林里。沒有一絲陽光透下來,天堂也好像有了變化。她再也看不到微笑的云朵了,因為森林太過茂密。她**次感到猶豫,害怕陷入這神秘的森林里。但是那說不出的感覺驅使她一直向前,向前。
一塊長長的巖石矗立在森林里。這對于一個疲憊的旅者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誘惑。紐卡比坐在了巖石上。她開始恢復意識,但她仍然迷茫,且體力透支。她不知道幾點了,也說不出她走了多久。一個聲音對她說,聲音不大,是耳語——
“女人,如果你待在這里,你就會死去——一個孤獨的女人將會死去。”
她不想死。她不想。她站起身,吃力地前行。凄涼的絕望如烏云般壓在她的頭頂。*終她還是拖著身子來到了一塊兒空地。空地?不。整個國家看上去都是陰郁的。太陽過早地落下了,陰暗的灰色覆蓋了大地。冷風吹起,帶著垃圾在空中回旋。天空皺起了臉,憤怒的烏云聚集起來。閃電之后便是震耳欲聾的雷鳴!天空搖晃著,大地在她腳下顫抖著。大雨瞬間傾盆而下。
起初她因驚恐而寸步難移。不一會兒幾個雨點滴在她的皮膚上,一種愉悅的感覺傳遍全身。沒錯!*初的幾點小雨滴平復了她的情緒,她覺得可以將她冰冷的心暴露在這寒冷的大雨之中。她想要哭喊著:“來吧!雨啊,來吧!澆透我,讓我淋死吧!”
大雨好像聽懂了她無聲的哭泣,竭盡全力地潑在她的身上。*開始的小雨點不見了。現在是夾雜著狂怒的瓢潑大雨。這太可怕了。如果她不想被雨澆死,她現在就得趕緊回家。她用盡全身力氣狂跑起來。她恐懼地喘著氣,她的全部生命好像都集中于一個掙扎——掙扎著從寒冷的暴雨中脫身。這場暴雨對于一個虛弱的女人來說太可怕了。因此,當她來到山頂,她決定步行,任憑大雨淋身。
這時,她聽到了微弱但有生命力的哭聲。她作為女人的直覺告訴她,這是一個孩子的哭聲。她停下來,向左望去。雨小了一些,哭聲聽得更清楚了,是從山坡下的一小叢灌木中傳出來的。當她的目標如此之近時卻要再次下山,對于紐卡比來說絕對是件痛苦的事情。這是一個審判的時刻;是一個我們平時很難得到的,用來證明我們人類價值的時刻。這樣的時刻太難得了。若不抓住,就會轉瞬即逝,令我們終身遺憾。
她已筋疲力盡,目的地近在咫尺,她那慣有的嫉妒又浮了上來,更加瘋狂地折磨著她。去救另一個人的孩子!她開始向上爬……向上爬……但是雨又猛烈地下起來,狂怒的暴雨中傳出激烈恐怖的咆哮聲。紐卡比的心險些停止跳動。她無法再前進一步。因為那哭聲一直在她心中回響。她轉過身,沿著山脊下到灌木叢,盡管她毫無力氣,也不知道能否再爬上去。那個孩子大概兩三歲,蜷縮著躺在一個小的掩蔽處,所以沒有被雨淋到。
紐卡比一句話也沒問,將孩子抱在了懷里。當她開始再次爬山的時候,她試著用身體保護孩子,幾乎無法抬起雙腿。但是,哦,好溫暖!這種甜蜜的、蘇醒的溫暖從一條生命之溪流向另一條生命之溪!紐卡比的血液在血管中融化,奔流。她站起身,雙腳踏在濕滑的地上,她又重獲希望和信仰。她哭道:“讓我救他。給我一些時間,哦,穆隆古,讓我救他。然后再讓我去死!”大雨似乎沒有聽到她的祈禱,也并未因她抱著孩子而憐憫她。她必須靠自己。她重獲的對生命的信心給了她力量,當她快到山頂時她滑了下來。她醒過來了,毫無畏懼,準備繼續向上爬。孩子不是她的又有什么關系呢?這個孩子不是給了她溫暖,那種重新點燃她冰冷的心的溫暖嗎?她繼續努力,孩子緊緊抓住她,躲在她懷里。她拖著雙腿,爬上了山頂。雨停了。
紐卡比全身都淋濕了,又累又餓,她吃力地、靜靜地走過山脊,走向她的小屋。她的血液中洶涌著勝利的感覺。她的雙眼閃爍著新的光芒,無懼將要到來地黃昏。她的勝利之感橫掃她體力的透支。她走到了自己的小屋,倒在床上。
她的男人因擔心她而心煩意亂。紐卡比一眼也沒看他。她只是指了指那個孩子,他用干衣服將孩子裹起來。他也給他妻子遞了幾件干衣服,又添了些柴火,心里一直嘀咕著紐卡比從哪兒撿來的這個孩子。
紐卡比陷入極度興奮之中,嘴里喃喃著:“雨……雨……落下來……”然后就沒聲音了。
過了一會兒,他仔細看了看這個孩子。當他認出這個孩子不是別人,正是恩杰瑞的小兒子時,臉上露出了驚訝的神情。紐卡比那時已經睡著了,因此看不到她丈夫臉上的表情。*初他不明白他那“善妒的”妻子怎會接觸到這個孩子。
然后他想起來了。他曾看到恩杰瑞發瘋似的在山脊上找她失散的孩子。當他抱著熟睡的孩子出門告訴大家這個好消息時,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他的妻子終于做到了!
隱居 作者簡介
恩古吉?瓦?提安哥(1938— ),肯尼亞小說家,曾用英語寫作,現在只用本土語言吉庫尤語。提安哥出身于利穆魯一農民家庭,1964年畢業于烏干達馬凱雷雷大學,后入英國利茲大學續修文學。1967年回國,在內羅畢大學任教,改英國文學系為非洲文學和語言系。1977年因抗議當局對英語的強制性教育而被政府逮捕,獲釋后與家人過著流亡的生活,直到2002年才得以安全回國。他的代表作有《孩子,你別哭》《一粒麥種》《大河兩岸》等。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