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人性的優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675410
- 條形碼:9787530675410 ; 978-7-5306-7541-0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性的優點 本書特色
★改變命運之書 ★洛克菲勒、羅斯福、奧巴馬、稻盛和夫、馬云等推薦 ★除了自由女神,卡耐基就是美國的象征 ★這不僅是心靈之書,更是行動讀本
人性的優點 內容簡介
本書是著名心靈導師、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的經典名著, 是告訴人們如何克服憂慮、戰勝煩惱、開創美好人生的書。它旨在幫助讀者解決生活中的不良情緒, 告訴讀者在日常生活、商務活動中化解困難、緩解生活壓力的良方。
人性的優點 目錄
**章 認識焦慮 001
第二章 分析焦慮的基本方法 047
第三章 搶占先機 擊敗焦慮 069
第四章 調整心態的七種方法 139
第五章 程征服憂慮的黃金法則 235
第六章 面對批評泰然處之 261
第七章 防止疲勞 永葆活力 285
第八章 怎樣找到理想的工作 343
第九章 減少經濟上的困擾 357
譯后記 376
人性的優點 節選
**章 認識焦慮 1 生活在“完全獨立的今天” 1871年的春天,一個年輕人隨手拿起一本書,讀到了足以影響他一生的21個字。他是蒙特利爾綜合醫院的一個醫科學生,當時的他憂心忡忡:如何通過期末考試?畢業后該做些什么?該去何處?怎樣開創自己的事業?怎樣才能謀生? 這個年輕的醫科學生在1871年讀到的21個字使他成為當時*負盛名的醫生。他創建了享譽世界的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并成為牛津大學醫學院的欽定講座教授——這是大英帝國內醫務工作者所能獲得的*高榮譽。他還被英國國王賜予爵位。在他去世后,人們用長達1466頁的兩大卷書來講述他的人生經歷。 他就是威廉·奧斯勒爵士。下面就是他在1871年春天讀到的21個字,這使他輕松度過一生的二十一個字出自托馬斯·卡萊爾之口:“吾等要務非著眼縹緲之遠方,而應著手實在之近處。” 42年后,在一個和煦春日的夜晚,威廉·奧斯勒爵士在耶魯大學開滿郁金花的校園里發表了演講。他對耶魯的學生們說,像他這樣曾在四所大學任職教授并創作了一本暢銷書的人,似乎應該有著“非凡的頭腦”,但事實并非如此。他說,他的親朋好友都知道他只是個“智力平平”的人。 那么,他的成功秘訣是什么?他認為,原因就在于他生活在“完全獨立的今天”。他這么說是什么意思呢?在耶魯發表演講的幾個月前,他乘坐一艘巨大的遠洋輪船橫渡大西洋,發現船長在駕駛臺上,只要按下一個按鈕,很快就會聽到一陣機器叮當作響的聲音,輪船各部分立刻被分成幾個彼此隔絕的空間——分割成幾個獨立的防水艙。奧斯勒博士對耶魯大學的那些學生說道:“你們每個人都是一個遠比那條遠洋海輪神奇得多的機體,要走的航程也遠得多。我想告誡各位的是,要學會控制這個機體,活在一個“完全獨立的今天”,這是確保航程安全的*佳途徑。*起碼,你得到駕駛臺上看看巨大的艙壁是否正常運轉。對于生活中的每個方面,按下一個按鈕,讓鐵門隔斷過去,隔斷已逝的昨天;按下另一個按鈕, 用鐵幕隔斷將來,隔斷尚未到來的明天。這樣你就安全了,擁有了穩妥的今天!…隔斷過去,讓逝去的過往銷聲匿跡,隔斷那為傻瓜照亮了死亡之路的昨天……在承載了昨天的負擔之后,如果再加上明天的負擔,那么再強大的人也會步履蹣跚。要把未來如同過去一樣緊緊地關在門外。未來就在于今天……明天根本不存在。人類的救贖就在當下。如果一個人為未來而焦慮,則緊隨他的只會是精力浪費、心理壓抑、緊張焦慮。那么就把前后的船艙都切斷吧,著手培養良好的習慣,生活在“完全獨立的今天”。 奧斯勒博士的意思是不是讓我們不用努力為明天做準備呢?不,根本不是。但他確實在那次演講中強調說,為明天做準備,*好的方法就是集中所有的才智和熱情去完成今天的工作。這也是唯一可行的為未來做準備的方法。 威廉·奧斯勒爵士建議耶魯大學的學生們吟誦基督的這句禱告來迎接每一天:“請賜給我們今天的面包。” 記住,這句禱告只是祈求今天的面包,并沒有抱怨昨天我們咽下的變味的面包,也沒有說:“噢,上帝,*近生產小麥的地區遭遇干旱,我們可能將面臨又一次的旱災,那么來年秋天我們哪還有面包吃呢?或者,如果我失業了,哦,上帝呀,那時我哪有錢去買面包呢?” 這句禱告只是教我們祈求今天的面包。只有今天的面包才是唯一可以吃到的面包。 很久以前,一個身無分文的哲人流浪到一處山區,那兒的人們過著非常艱苦的生活。一天,他在山頂上對周圍的人群演講了一段也許是有史以來在各個場合被引用*多的名言。這次演講包含著流傳百世的幾十個字:“不要為明天操心,因為明天自有明天要操的心,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很多人反對耶穌的這句箴言:“不要為明天操心”。他們將這句話斥為不切實際的理想,帶有東方神秘主義的色彩。他們說:“我必須得為明天操心,我必須辦理保險,為我的家庭提供保障,我必須存錢養老,我必須未雨綢繆。” 不錯,我們當然得這么做。但事實上耶穌的那句箴言是在300多年前翻譯的,現在的含義和當年詹姆斯王朝時的含義已大相徑庭。300年前,“操心”一詞常常有“焦慮”的意思,現代版本的《圣經》在引述耶穌的這句話時采用了更加明確的說法:“別為明天的事焦慮。” 我們的確需要盡一切可能為明天操心,做細致的打算、精心的安排,但不要焦慮。
人性的優點 作者簡介
戴爾?卡耐基(Dale Carnegie,1888—1955),二十世紀美國著名的人際關系大師,西方現代人際關系教育的奠基人。卡耐基在道德、精神和行為方面影響了世界成千上萬人的生活。他致力于讓人們享受更好的人際關系,以獲得更大的成功和幸福。《人性的弱點》《人性的優點》《人性的光輝》《美好的人生》《快樂的人生》《偉大的人物》《語言的突破》更是享譽世界。《紐約時報》曾評論,“除了自由女神,卡耐基精神就是美國的象征。”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