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人文大講堂:亞里士多德倫理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135694
- 條形碼:9787300135694 ; 978-7-300-1356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文大講堂:亞里士多德倫理學 本書特色
“認識你自己"常被看做哲學的主旨,而“自己”的*關鍵部分是品質或品格。在相當的程度上,你的品質決定了你是什么樣的人。品質有好有壞。好的品質是由種種德性(美德)構成的,而壞的品質則充滿種種惡。品質是高尚還是卑劣,有德還是缺德,是我們評判一個人時所用的分量*重的詞語。可是,到底什么是品質?什么是美德或德性?一個人的品質或德性是通過什么方式或途徑才培育形成的?培育品質又是為了什么?如果你對這些問題感興趣,或者覺得困惑,那么,亞里士多德的《亞里士多德倫理學(人文大講堂)》應該是你要讀的書。它至今仍是關于品質與德性的*經典、*系統的倫理學著作。 余紀元著的《亞里士多德倫理學(人文大講堂)》適合哲學專業研究者,以及對倫理學和人的德性養成等具有建設性思考的讀者。
人文大講堂:亞里士多德倫理學 內容簡介
“認識你自己”常被看做哲學的主旨,而“自己”的關鍵部分是品質或品格。在相當的程度上,你的品質決定了你是什么樣的人。品質有好有壞。好的品質是由種種德性(美德)構成的,而壞的品質則充滿種種惡。品質是高尚還是卑劣,有德還是缺德,是我們評判一個人時所用的分量較重的詞語。可是,到底什么是品質?什么是美德或德性?一個人的品質或德性是通過什么方式或途徑才培育形成的?培育品質又是為了什么?如果你對這些問題感興趣,或者覺得困惑,那么,亞里士多德的《亞里士多德倫理學/人文大講堂》應該是你要讀的書。它至今仍是關于品質與德性的經典、系統的倫理學著作。 《亞里士多德倫理學/人文大講堂》適合哲學專業研究者,以及對倫理學和人的德性養成等具有建設性思考的讀者。
人文大講堂:亞里士多德倫理學 目錄
一、《尼各馬可倫理學》與亞里士多德的著作
二、《尼各馬可倫理學》與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整體
三、亞里士多德倫理學與蘇格拉底、柏拉圖
四、倫理學的對象與德性倫理學的復興
五、倫理知識的性質
六、倫理學的方法
第二講 幸福
一、人生的高目的
二、幸福作為人生的目的
三、幸福與快樂
四、幸福與希臘傳統
五、三種幸福觀
第三講 從幸福到德性
一、功能與人性
二、靈魂與理性
三、功能與德性
四、德性與活動
五、外在善
六、靈魂的劃分與德性的劃分
第四講 倫理德性
一、德性作為品質
二、德性與習慣化
三、倫理情感的培育
四、家庭、城邦與德性的養成
五、人是政治的動物
六、德性與中庸
第五講 實踐智慧
一、第六卷的主題
二、實踐智慧與技藝
三、實踐智慧與理論智慧
四、理性與情感
五、實踐智慧與倫理德性
第六講 特殊德性與正義
一、特殊德性
二、德性的統一性
三、廣義正義,法與完滿德性
四、特殊正義
第七講 倫理責任與品格
一、自愿與不自愿
二、誰為一個人的品質負責?
三、品格能改變嗎?
第八講 意志薄弱
一、意志薄弱的現象
二、意志薄弱者的知識
三、意志薄弱,不節制與德性
第九講 友愛
一、友愛的種類
二、家庭友愛
三、朋友作為另一個自我
人文大講堂:亞里士多德倫理學 作者簡介
余紀元,1964年生,浙江諸暨人。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哲學系教授、古典系兼職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講座教授,山東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古希臘哲學、古希臘與古代中國哲學比較、德性倫理學、儒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