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直到而行孟子和荀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850103
- 條形碼:9787534850103 ; 978-7-5348-5010-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直到而行孟子和荀子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史記》有《孟子茍卿列傳》。孟稍早于荀,二子活動于七國爭雄、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
孟子出身于魯國貴族,是一位雄辯家,也是一位散文家。很自信,亦很自負。一生周游列國,晚年授徒著書;荀子生長于三晉之地的趙國。“三為祭酒”“*為老師”,以游學始,以學者終。他的出現,使“百家爭鳴”達到了高潮,但亦是接近了尾聲。
關于人性的問題,是中國古代思想史中存在爭論的重大問題。孟子從人性善的主張出發,認為人人有求善之心,君主應當行王道;荀子批評性善之說,認為人性本惡,重視刑法政令。而茍子上承孔孟,下啟漢儒,影響了秦、漢的政治進程與2000年來中國的傳統文化。
直到而行孟子和荀子直到而行孟子和荀子 前言
《史記》有《孟子茍卿列傳》。孟稍早于荀,二子活動于七國爭雄、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
孟子出身于魯國貴族,是一位雄辯家,也是一位散文家。很自信,亦很自負。一生周游列國,晚年授徒著書;荀子生長于三晉之地的趙國。“三為祭酒”“*為老師”,以游學始,以學者終。他的出現,使“百家爭鳴”達到了高潮,但亦是接近了尾聲。
關于人性的問題,是中國古代思想史中存在爭論的重大問題。孟子從人性善的主張出發,認為人人有求善之心,君主應當行王道;荀子批評性善之說,認為人性本惡,重視刑法政令。而茍子上承孔孟,下啟漢儒,影響了秦、漢的政治進程與2000年來中國的傳統文化。
直到而行孟子和荀子 目錄
一 家道中落與立志成圣
1 孟母教子與一代圣賢
2 入學圣門與立志救天下
3 周游列國與游說諸侯
4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聚徒講學著書
5 身后之殊榮
二 列國爭雄,諸子百家競起
1“兵革不休,列國爭雄”
2 鐵器、牛耕與經濟繁榮
3 百家爭鳴,諸子競起
三 性善
——仁政:儒者治國的典范
1 孟子的“仁政”學說
2 仁政的形而上根據
——“孟子道性善”
3 孟子的天人學說
4 孟子的教育思想
四 師承孔門 后繼有人
1 孟子之師
2 孟子之徒
五 “五百年必有圣人出”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下篇 荀子
一 曠世大儒的一生
1 戰火紛飛時代的巨人
2 稷下游學與三任大學校長
3 周游列國與入秦
二 大國之崛起 文化之繁榮
1 經濟之成就
2 自然科學之發展
3 兼并戰爭之激烈
4 百家之學競起
三 人之性惡
——以禮治人、以法治國
1 人之性惡與為善之道
2 隆禮與重法的治國理念
3 天人關系
4 “虛一而靜”的認識論
四 千年學問
“兩千年之學皆荀學也”
1 宗師圣門
——受子夏“西河之學”
2 師從宋钘與淳于髡
3 得意門生
——李斯與韓非
五 荀子對百家之學的總結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