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深度思考:不斷逼近問題的本質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15103
- 條形碼:9787559415103 ; 978-7-5594-1510-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深度思考:不斷逼近問題的本質 本書特色
1.《哈佛商業評論》“當代50名有影響力的商業思想家”克萊頓.克里斯坦森(《創新者的窘境》作者)力薦暢銷書!
《出版人周刊》、百事可樂總裁兼CEO英德拉.諾伊、J.Crew集團CEO米勒德.德雷克斯勒、全美四大青少年服飾品牌之一Charlotte Russe公司總裁兼CEO珍妮.明聯袂推薦!
2.香奈兒前全球CEO從普通職員到職場之首人生進階之道!
3.升級版的“深度工作”,實踐版的“深度學習”!
4.如果方向錯了,越努力離目標越遠。任何深度思考前的盲目勤奮,注定都是吃力不討好的徒勞。
5.用深度思考連接一切,是未來10年有價值的認知升級與自我精進模式,是具競爭力的優勢。
深度思考:不斷逼近問題的本質 內容簡介
"為什么多數人用戰術上的勤奮去掩蓋戰略上的懶惰,注定了吃力不討好?為什么想在現實中走得穩,首先要在大腦中走得遠?為什么安靜內向的人打破標簽,重新定義自己,更能成為強大而的領導?做管理很重要的一條:保持好奇心,不斷思考未來。管理者未必都能做到。你該怎么帶領團隊,去適應多變的未來?……深度工作的基礎,是深度思考。只有不斷逼近問題的本質,才能從根源打破僵局。我們的思維一直在浮躁的社會順水漂浮,要到什么時候才能沉下心去,順著暗涌找一找起浪的根源?每一個現象后,都有觸發現象的本質原因;每一個此刻,都要深度思考自己的下刻。比決定更重要的,是能反思決定背后的動機;比勤奮更重要的,是深度思考的能力。本書作者、香奈兒前優選CEO莫琳·希凱,希望通過本書開啟一次新的對話,讓我們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問題、看待問題、看待世界。本書不是職業培訓課程,不負責向你灌輸一系列條條框框。雖然本書中確實有一幅關于晉升、提升的路線圖,但每個人都該有適合自己的行走方式、思維模式。 愿每位讀者都能在本書的引導下和對本書的感悟中,打破自身標簽,去深度思考,實現精進人生。"
深度思考:不斷逼近問題的本質 目錄
**章:大腦中走得越遠,現實中走得越穩
是什么讓你熱愛你的熱愛?
那里面容易被錯過的更重要、更深刻、更本質的東西,你錯過了嗎?
你該如何找回它們?
第二章:時刻思考自己的未來
我們該如何控制風險?
如何在復雜情形中發展業務?
為什么一些微不足道的選擇能影響你的未來?
第三章:正是激情讓你更加優秀
如果你的激情不能立即給你滿意的工作,如果你不知道怎樣找到忠于激情的事業,那么,你如何跟著激情走?
第四章:打破傳統,重新定義自己
你需要了解僅占市場份額4%的“競爭對手”嗎?
我們可以超出社會的審美標準想象美么?
我們從未認真觀察過的東西,它們存在的獨特之處你想過么?
第五章:扭轉規則,創造新事物
你如何才能扭轉規則,創造重要的事物?
是什么獨特的才能讓你獲得了成功?
什么“音樂”能撩動你的心扉、啟發你的工作?
什么特長能讓你在職業中出類拔萃?
透過誰的視覺讓你高瞻遠矚?
你該如何即興演奏職業的“樂譜”?
第六章:重要的不是決定,而是決定背后的動機
當人們只注意你的外貌而非工作時,該怎么辦?
讓我們回歸到自己*在乎事物上的是什么?
重要的不是決定,而是能找到每個決定背后的動機。
第七章:找到新視角、新愿景、新的充滿啟發的觀點
新的商機在哪?細節能否建立自信、成就能力?
是否該爭取自己的權利?
必要時能做出超常規的抉擇嗎?
第八章:比勤奮更重要的是深度思考的能力
內向是件壞事嗎?你獨特的才華表現出了怎樣的“陰影”?
你能如何改進?
什么情況下你會用力過猛,反而喪失優勢?
安靜內向的人為什么更能成為強大而有效率的領導?
第九章:大膽地懷疑自己,堅定地肯定自己
如何實現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
如何“擁有一切”——理想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
你想過自己取得進步的訣竅是什么嗎?
第十章:有些問題永遠找不到答案,但仍值得去思考
為什么我要去香奈兒?
為什么香奈兒*終雇用了我?
我永遠不會知道他們關上門討論的是什么,但我就不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不去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了嗎?
第十一章:你可以同時遵守規則和打破規則
你是否能時刻保持自己的好奇心?
你如何挑戰陳規、創造新事物?
你可以同時遵守規則和打破規則嗎?
你該如何領導團隊走向未來、如何定義CEO ?
第十二章:深度思考,找到問題的本質
你明白成功的原因,并將成功的過往、典范視為榜樣,你選擇這些姿態獲取的其實是別人定義的成功,不是嗎?
更重要的,難道不是找到問題的本質,思考如何突破它,自己定義成功?
致謝
深度思考:不斷逼近問題的本質 節選
時刻思考自己的未來
……
一些學生或年輕高管問我如何獲得今天的成績。我給他們粗略地畫出一條路線:從圖書館“書堆”中無數個苦讀的夜晚開始,一直延伸到現在的我。那些支持STEM 教育(即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的人認為,學習人文學科固然有益,但并不必要。我認為情況恰恰相反。人文學科的每個領域——文學、歷史、藝術、哲學或宗教研究——都教我們反思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質疑什么是人性。這些課程讓我們仔細地觀察人類、圖像和人類的處境,反思各種思想流派,挑戰習以為常的真理。它們要求我們研究事物之間的關聯,用我們的敘述方式講述它們的意義。事實上,我們在商業活動和生活中做著同樣的事情。這同樣也是所有偉大的領導者所做的事情——不管他們的專業是統計學還是文學。商人和營銷人員具備這些技能才能為顧客設計新穎的產品和產品形象。而且,與他人合作需要我們想象別人如何觀看、感受事物,如何才能獲得他人的信任(這對有志成為領導的人特別重要)。工作出色的人總是站在客戶、團隊成員、下屬、合伙人或供銷商的角度思考問題。他們明白自己的觀點永遠不是終極真理,而是隨著世界的改變而改變。如果你是成功的作家、導演或商業人士,你會意識到你與觀眾、世界在相互影響,相互交流,共同創造。
我渴望像“攝影機”一樣更仔細地觀察世界,不放過任何細節。這會將我帶向何方?乍看起來,當初喜歡新浪潮電影是微不足道的選擇,但為什么它能影響我的未來?你可以改變工作或生活的背景,賦予它們新意義嗎?你怎樣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自我?
深度思考:不斷逼近問題的本質 作者簡介
[美]莫琳.希凱(Maureen Chiquet)
《財富》“全球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女性”之一,《福布斯》“100位具有影響力的女性”之一,《華爾街日報》“50位值得矚目的女性”之一,《魅力》雜志“年度女性人物”。
1988年,加入蓋璞(GAP)公司
1994年,擔任蓋璞公司旗下的老海軍(Old Navy)公司執行副總裁
2002年,擔任蓋璞公司的分公司香蕉共和國(Banana Republic)總裁
2003年,擔任香奈兒美國分部CEO
2007年,擔任香奈兒全球CEO
2016年1月,辭去香奈兒全球CEO一職,引起全球媒體界廣泛報道,被稱為“新一代香奈兒女王”。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