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漢字力 本書特色
☆這是漢字在異鄉開啟的另類故事線。 ☆日語中的漢字和漢字里的日本,都一絲不茍,又醉意朦朧。 它的使用者們,感性之至,令人嘆為觀止:遇見老師、遇見戀人和遇見劫匪,是不一樣的“遇見”;在春天里曬的陽光和在夏天里曬的陽光,是不一樣的“陽光”;因失戀、遠離故鄉而一人獨飲的酒和僅為區別于蘇打水和葡萄汁的酒,當然也是不一樣的“酒”。所以俳句里的春天是屬于“菜種梅雨”的,而“淡雪”又是屬于春天的。 他們對待文字嚴于律人并嚴于律己:因公眾人物念錯字,《看似會讀實則不會讀的易錯漢字》這樣的讀物蜂擁入市,銷量竟然突破百萬冊。 他們的心態嚴肅又活潑:熱衷評選“年度漢字”等,并隆重地揮毫記錄。 也有些令人忍俊不禁的奇妙語感:在關于垃圾分類的招牌上,寫著“空罐兒”,忍不住就翹著舌頭讀了出來。 他們造詞力驚人,花式之多幾乎使人迷惑:為何如此一絲不茍,又如此隨隨便便。 ☆漢字在日本文化中演進的歷史,堪稱一部內與外、東方與西方、傳統與新潮的對手大戲,亦攻亦守,又相融相通。不止于此。碰撞的星火從來不囿限于一方土地,正如并沒有在日本走紅的“小確幸”,卻在中國得到了萬千寵愛。 ☆這便是本書作者想要呈現的。以銳利不失親切的眼光,有意無意地將那些隱藏在字符背后的風土、故事、情緒抖摟出來。身為一名深度浸潤于兩國文化,又致力于日本歷史研究的寫作者,沒有誰比他更敏于發現此中細微,更欣然于暢游語詞的大海,勾連起大洋的此端彼端,文化的過去現在。
漢字力 內容簡介
本書是“悅讀日本”書系之一,是一部日本漫畫小史。書中從早期葛飾北齋的《北齋漫畫》,講到大正的漫畫刊物,再到昭和時代與戰爭相關的漫畫,而后是戰后百花齊放的漫畫黃金期,在這個階段,誕生了鐵臂阿童木、哆啦A夢這些為人們熟知的經典形象,而蓬勃發展的青年漫畫和少女漫畫則讓漫畫成為一種多元而又紛呈的、連通想象與現實的媒介,后有吉卜力工作室創作出大量以原畫為基礎的巨制動漫電影,漫畫由此升級為全民式的文化現象,并衍生出了漫畫咖啡、cosplay、輕小說等業態。漫畫即日本,本書所呈現的既是一部漫畫史,也是日本歷史發展的動線,是日本國民的心靈史。
漢字力 目錄
漢字力 節選
8.季語里的漢字美 論說東洋與西洋,講到傲人之處的詩文當然在中國,但講到俳句里的季語美當屬日本。作俳句要講究季語。季語是俳句的精魂。如果沒有鮮明的四季轉換,沒有鮮明的四季轉換所帶來的自然之美,俳句就不會作為一種文化流傳至今。所以有日本人說日本不是四季之國而是六季之國。這六季就是天文、地理、生活、行事、動物、植物。正因為有了這六季,俳句里的季語才得以誕生。這里精選春夏二季的季語漢字如下。 1)精選春的季語漢字前5 A春晝→しゅんちゅう→syuntyuu 有聽過春宵的。如蘇東坡的名句“春宵一刻值千金”。春宵與宵春是同一含義。日本的季語有“春晝”一說。春之晝,晝之春。日本人將其間發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倦怠、易眠、日暖、萌動、悠閑,用春晝表示。“春晝抱著妻子歸”“松葉燃燒的春晝”,都是日俳的名句。從大正時代開始,“春晝”一詞作為新的季語開始使用。在這之前的替代詞是“春日”。但感受細膩的日本人發現,春日是在春的日光里,春晝是在一個獨特的“晝”這個時間帶里,有一個“我”的中心的存在。所以,春日更多的是生出孤獨感,春晝更多的是生出倦怠感。日語還有一個叫“長閑”(のどか)的詞語,表示溫暖的春晝讓人從心底感到舒緩安逸。 B淡雪→あわゆき→awayuki 這是《萬葉集》里就出現過的詞語。“淡雪”是屬于冬天的還是屬于春天的?一直有爭議。江戶時代的俳諧將其納入冬的季語,近代以后的俳諧將其歸入春的季語。下雪,積雪,但很快就化了,所以日本人將淡雪又比喻為牡丹雪。早春二月,寒氣襲來,東京下雪了。但再怎樣的紛紛揚揚,再怎樣的漫天滿地,都難成積雪。哦,從化雪的瞬間,人們還是感悟到春的腳步了。江戶“大愚”良寬有歌云: 淡雪里有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里沫雪紛紛下。良寬原文以“あは雪”指代“淡雪”,并創造了“沫雪”表示與淡雪相同的意思。佛教宇宙觀的三千大千世界,講的是以須彌山為中心的小宇宙聚集了一千個小千世界,再聚一千個為中千世界,再聚一千個為大千世界,*終為“三千大千世界”。良寬從易融易化的淡雪里感受到了大宇宙。淡雪也為此作為報春雪而變得壯麗無比。正岡子規的俳句說淡雪的后面有個明明的月夜,倒也將早春的凜冽和寒氣寫了出來。但月夜下,鉤起的還是人的春心。還是春。 C春一番→はるいちばん→haruitiban 在立春與春分之間,突然有一天刮起猛烈的偏南風,這在日語里叫“春一番”。然后是春二番、春三番。這是早春的人氣季語。日本各地的商業街會舉行“春一番大減價”等促銷活動。將初春的強風表現為春一番,*早是在1959年。而對這個季語*具權威的解說者是民俗學家宮本常一,他說位于日本九州北方玄界灘的壱岐島,入春后吹的**場南風叫春一番,在海上的漁民驚恐萬狀。“春一番/少女雙手提水壺”,這是俳人福田甲子雄的俳句。 D菜種梅雨→なたねつゆ→natanetuyu 菜花開,春雨長。日本人為此用四個漢字組合成“菜種梅雨”,也叫“春霖”。這時應該是在三月或四月初,還沒有進入梅雨季節,但春雨“沙沙”地下,花色小傘,輝映著菜花,別有一番雨中風情。1919年初上演的《月形半平太》,就有流傳至今的臺詞“春雨呀春雨,濕透了濕透了”。清明時節雨紛紛,用日語表示恐怕就是季語“菜種梅雨”了。“菜種梅雨/走廊上亮著燈”,這是神野紗希的俳句。 E遍路→へんろ→nenro 春,還是游歷(遍路)的季節。而游歷又與四國有關。日本四大島嶼中位于西南的那一個叫四國。在古代,島上有四個諸侯國,這便是四國一詞的由來。四國有88間寺廟,當然也成了朝圣之地。平靜的瀨戶內海和綠葉蔥蔥的深山,養育出對人的溫情和好客之心。在明治時代,婚嫁前的女孩,為了知曉人情世故,便帶著友人去四國遍路。而將遍路途中得到的東西帶回家后就會發財。當然也可將貧困人家的小孩帶回家。與信仰同路的人生修行就是“遍路”之道,也是春風吹拂之道。 ……
漢字力 作者簡介
姜建強,東京《中華新聞》主編,日本華文文學筆會會長,“騰訊·大家”等專欄作者;20世紀90年代留學日本;出國前在大學任教多年,后在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擔任客員研究員,致力于日本文化和歷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另類日本史》《另類日本文化史》《另類日本天皇史》《夕陽山外山》《無印日本:想象中的錯位》等。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