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城市道路網模式識別與分析的理論與方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040832
- 條形碼:9787503040832 ; 978-7-5030-408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城市道路網模式識別與分析的理論與方法 本書特色
本書繼承并發展學術界的主流思想,內容限定為城市道路網的模式分析與識別。在寫作方面,以道路網的模式分析為主線,將不同學科視角下的問題串在一起。結構嚴謹,條理清晰。
城市道路網模式識別與分析的理論與方法 內容簡介
城市道路網構成了城市的結構框架,是城市意象的主要組織元素,同時也是地理國情監測的重要對象,其分布模式反映了特定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特點。本書以大樣本數據的實證為基礎,圍繞城市道路網的模式分析,提出了若干新理論與新方法。 主要內容包括:建立了融合不同學科視角的道路網模式分類體系;提出了形態模式識別的機器學習方法等。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測繪地理信息專業的研究生教材和高年級本科生選修教材。可供地理信息科學和模式識別等專業的大專院校師生參考,也可供相應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城市道路網模式識別與分析的理論與方法 節選
通過對道路網模式的識別與分析,可以從城市格局變遷中發現有關城市發展的隱式信息。中國隋唐時期都城的道路網是規范的網格模式,反映了帝王對城市 的管制的主導思想,是當時實行里坊制的需要。中國北宋都城汴梁的道路網是退化的網格模式(圖1.8),適應了城市經濟高度發展的需要,從規范的網格模式到退 化的網格模式反映了古代城市發展中坊里制與街巷制長期并存及漸變的過程(董鑒泓,1991)。日本的古都平城京(奈良)的道路網也是網格模式(圖1.9),反映了重要的歷史背景,即中日文化交流頻繁、隋唐的政治制度和城市規劃思想對日本影響深遠。對道路網模式的識別與分析有助于城市地理和發展歷史的研究。
城市道路網模式識別與分析的理論與方法 作者簡介
田晶,1982年1月出生,畢業于武漢大學,是武漢大學資環學院地圖科學與地理信息工程系的博士后,現為武漢大學資環學院地圖科學與地理信息工程系講師。主持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1項,數字制圖與國土信息應用工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1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參加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1項,國家863項目1項。獲得測繪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排名第6。發表論文SSCI源刊1篇,EI源刊15篇,其余10余篇。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