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說出自己的話/中國考古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410991
- 條形碼:9787513410991 ; 978-7-5134-1099-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說出自己的話/中國考古學 內容簡介
《中國考古學:說出自己的話》文集,是同《中國考古學:走出自己的路》《中國考古學:盡到自己的心》一起編輯出來的。這三本文集編輯出版,以及其中有些文章成文的情況,或相同,或相似,對于這類事情和我要交代清楚的話,在《中國考古學:走出自己的路》的前言中,已講了,為了不再重復,這里只就這一集子直接相關的事,做些說明! ≥嬙凇吨袊脊艑W:說出自己的話》集子中的文字,共計62篇。這62篇文字,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寫的,是一些“序”“跋”“后記”和“書評”這類文字。為了讀者看起來方便,我將這些文字區分成一些版塊。有的版塊僅有一篇,也有的版塊文章較多,達八九篇。總之,很零碎,以致難以冠名。為請讀者諸君能從我區分的版塊的視角,去觀察那些文字,除在集子中按序排印外,在目錄中還以隔行排印的方式,來顯示我對版塊的區分! ⊥赵谶@個集子中的“序”“跋”這類文字的相關著作的作者,是些實實在在做學問的人。他們著述、出版這些著作,是要“說出自己的話”。他們在自己的著作中,講出來的話,確實是自己的話。這些作者,都了解我的為人,所以邀我寫個“序”或“跋”,是要我對他們的著作,做出客觀的評論,把真話講出來,“說出自己的話”。我是從探討學術、推進學術研究來寫這些“序”“跋”的,采取的態度,是實話實說,講的全是真話,也是說出了“自己的話”! 〕松鲜鲞@些文字外,有些“序”“代序”及“后記”這類文字,與我的一些學術經歷有關!断M耐性谀昵嗯笥焉砩稀、以《半支箭河中游先秦時期遺址》序打頭的這一版塊的三篇文字和《要把外國考古學研究搞起來》領頭這一版塊的前7篇文字,都對我相關學術經歷的片段,作了一些記錄。
說出自己的話/中國考古學 目錄
考古學的局限性——《長江中游史前文化結構》序
希望寄托在年青朋友身上
《半支箭河中游先秦時期遺址》序
《七星河——三江平原古代遺址調查與勘測報告》序
《河套地區先秦兩漢時期文化、生業與環境研究系列報告》序
要把外國考古學研究搞起來——《兩河流域:從農業村落走向城邦國家》序
《中國考古學的跨世紀反思》后記
以“世界的中國”的姿態迎接新世紀
《中國考古學跨世紀的回顧與前瞻——1999年西陵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后記
《新世紀的考古學——文化、區位、生態的多元互動》序
“中國北方長城地帶青銅時代考古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詞(代序)
《內蒙古東部(赤峰)區域考古調查階段性報告》序
《日本的文化財保護》前言
《歷史解析——整體觀與歷史結構》跋
《二里頭文化時期的中國》序
《秦文化:從封國到帝國的考古學觀察》序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寄語
《龍與中國文化》序
《故宮古琴》序
《中國帝王宮廷生活》序
《五百羅漢圖》序
《中華梳篦六千年》序
《錢漢東考古文選》序
《文物霉害和蟲害的防治》序
東北地區夏至戰國時期考古學文化譜系研究的進程——《中國東北地區夏至戰國時期的考古學文化研究》序
白金寶遺址發掘與嫩江流域夏至漢代考古學文化譜系的確認——《肇源白金寶——嫩江下游一處青銅時代遺址的揭示》序
《中國東北的渤海國與東北亞》序
《渤海文化研究——以考古發現為視角》序
一本能據之復原遺存原狀的好報告——《渤海上京城——1998-2007年考古發掘報告》緒言
《尋覓與探索——中國東北原始文化考古論文集》序
《采銅集——田立坤考古文稿》序
在“北京建城3040年暨燕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上的講話
《鎮江營與塔照——拒馬河流域先秦考古文化的類型與譜系》序
《北京考古工作報告》序
《北京考古史》序
《北京考古志》序
釋讀埋藏于河北地下的史書——《河北考古重要發現(1949~2009)》序
《上馬墓地》序言
《黃河蒲津渡遺址》序
《山右吉金——山西商周青銅器概覽》序
《屈指行程》序
《尋覓女媧的光輝——南崖后土圣母文化試說》序
《廟子溝與大壩溝——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序
《鄂爾多斯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輯)序——為慶祝鄂爾多斯博物館成立40周年而作
建設寧夏考古新平臺一《寧夏菜園——新石器時代遺址、墓葬發掘報告》序
《龍山文化:黃河下游文明進程的重要階段》序
《許順湛考古論集》序
譜寫三峽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的新篇章-《中國考古學會第十三次年會論文集》前言(摘要)
《守望大三峽——三峽工程文物保護與管理》序
《三峽古棧道》序
南水北調工程中的漢丹遺珍——《漢丹集萃——南水北調工程湖北庫區出土文物圖集》序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的發現與研究》序
《江南文化之源——紀念馬家浜遺址發現五十周年圖文集》序
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線索——《南河浜——崧澤文化遺址發掘報告》序
《東山村——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序
《瑤山》——研究良渚文化必讀的著作
《反山》——釋讀良渚文化的重要著作
解惑與求真——在“環太湖地區新石器時代末期文化暨廣富林遺存學術研討”上的講話
《錢山漾——第三、四次發掘報告》序
《大運河清口樞紐工程遺產調查與研究》序
《江陰文物精華》《古邑江陰》序
《蘇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序
《吳王闔閭·夫差父子劍特輯》《東周風云——古越閣藏銅劍續篇》序
《唐陳元通夫婦墓》序
說出自己的話/中國考古學 節選
《中國考古學:說出自己的話》: 希望寄托在年青朋友身上 吉林大學在歷史系成立考古專業是1972年,1973年開始招生。從招收**屆考古專業學生至今,已入冠禮之年了,站在這成年之期,回顧以往,確有幾分喜悅。一是因為已基本實現了以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為模式的辦學道路的初衷;二是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除了參與辦學的同志忠誠于教育事業,實現了團結、奮斗的精神外,重要的是得到了學校及歷史系歷屆負責人及同仁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國家文物局,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現為考古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湖北、河北、山西、甘肅、青海、遼寧、內蒙古、北京及吉林、黑龍江諸省市的文物、考古機構的鼎助。 設計和動手寫這篇文字之時,那些走出學校而又行進在成長之路上的中青年考古學者的形象,從我回憶的腦海中蹦出,還匆匆不停地在眼前閃現,想起他們,想著以往的路,使我難以抑制對那些曾給予我以熱情關懷、指導和友誼援助的諸師友的感激之情! ∫k好考古專業的條件是: 。1)要在一個好的政治環境中,有一條正確的教育路線、方針及政策; 。2)專業負責人對學科的歷史及現狀應有相當深入的了解,并能較正確地把握學科未來前進的方向,重要的是認識到進出學科的門路和掌握人才成長的規律; 。3)應有一支學科門類齊全、學術上有一定造詣并具備相當的教學實踐經驗的教師隊伍; 。4)一定的圖書、照相及繪圖、測量設備和掌握相關技術的人才,以及可以借用的科技力量。 如果把“文革”比之為一個黑夜,那么,1972年正處在子夜。例如大學在“走上海機床廠從工人中培養技術人員的道路”的前提下,已恢復招生,而且經過兩三年的實踐,相當多數的教師、干部,包括在校處于領導地位的工、軍宣傳隊員和工農兵學員,都認識到走這條路確難以培養符合大學質量的專業人才!
說出自己的話/中國考古學 作者簡介
張忠培,著名考古學家, 1972 年創辦吉林大學考古專業并于之后組建考古學系,歷任吉林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1987 年調任故宮博物院院長。2008 年擔任中國考古學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長。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虎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