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無障礙閱讀:學生版鏡花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295788
- 條形碼:9787552295788 ; 978-7-5522-9578-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無障礙閱讀:學生版鏡花緣 內容簡介
李汝珍著的《鏡花緣(無障礙閱讀學生版)》是中國古代文學目前一部融幻想小說、歷史小說、諷刺小說、游記小說于一體的長篇神魔小說,是一部與《西游記》《封神榜》《聊齋志異》同輝璀璨、帶有濃厚神話色彩、浪漫主義色彩的中國古典小說,文中頌揚了女性的才能,充分肯定了女子的社會地位,批判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觀念。
本書針對學生的實際需求,采用文中夾注的形式,對名著中的生僻字詞進行了注音,對名著中出現的人物、官職、相關傳說、天文地理知識、文學常識等進行了注釋和解讀,幫助學生閱讀、理解名著。
無障礙閱讀:學生版鏡花緣 目錄
無障礙閱讀:學生版鏡花緣 節選
第六十八回受榮封三孤膺敕命奉寵召眾美赴華筵 話說若花看罷表章,不覺滴淚奏道:“臣蒙皇上高厚,特擢才女,疊沐鴻施,涓埃未報,豈忍竟回本國,況臣自到天朝,業經兩載,私制金甌之頌,幸依玉燭之光,食德飲和,感恩戀闕。此時家難未靖,荊棘叢生,一經還鄉,存亡莫保,臣稍知利害,豈肯自投羅網。尚祈皇上俯念苦衷,始終成全,即敕來使歸國,俾臣得保蟻命;此后有生之年,莫非主上所賜,惟求格外垂憐!”連連叩首,淚落不止。武后見若花不愿回國,又愛他學問,心中也不愿他回去。無如業已收了國王許多財寶,究竟這個有貝之“財”,勝于無貝之“才”,卻不過“家兄(錢的代稱)”情面,只得說道:“你之所以出亡者,原懼西宮饞害之禍。今西宮已沒,其子又殤,該國王除你之外,別無子嗣。況他情辭懇切,殊覺可憐;而且不惜重費,特于鄰國借請飛車,可見望子甚殷。爾自應急急回去,善為侍奉,以盡為子之道,庶不失天倫之情。俟他百年之后,纘承(繼承。纘,zu2n)藩服,翼戴天朝,這才是你一生一世的正事。且國王表內多是后悔之話,你縱百般委屈,看了這表,心中也該釋然。朕意已決,不必再奏。今朕封爾為‘文艷王’爵,特賜蟒衣一襲,玉帶一條。可速返本國,下慰臣民之望,上寬爾父之心,即隨來使去罷。” 若花連連叩首道:“臣蒙圣上天高地厚,破格榮封,雖粉身碎骨,不能仰報萬一。第此時臣國西宮之患雖除,無如族人甚眾,良莠不齊,每每心懷異志,禍起蕭墻,若稍不留神,未有不遭其害;此國中歷來風氣如此,臣知之*悉,故不敢仍返故國。今蒙皇上諄諄勸諭,敢不凜遵。惟是臣離本邦業已二載,當日讀書東朝,既未樹援,此時回國,亦豈另有腹心;勢甚孤而年又稚,安得不時切悚惶!倘蒙格外垂慈,許留宇下,策其犬馬之勞,萬死不悔!如圣意必欲命臣歸國,尚懇別開大地之恩,特派能事宮娥三四人,伴臣數載,使族中無知之徒,知天朝大皇帝有欽差護衛之事,憑借天威,自可消其異志,俟臣稍能自立,即敬送欽差還朝。如蒙俞允,臣當生生世世,永戴堯天(盛世),感且不朽!” 武后道:“此事雖易,但朕跟前能事宮娥不過數人,皆朕隨身伺候不可缺的;若使庸懦無能之輩跟隨前去,不獨教他們笑我天朝無人,反與爾事有礙。朕何惜此三四人,無如人才難得,這便怎處?” 若花道:“臣意中雖有三人,惟恐冒瀆天顏,不敢妄奏。”武后道:“這三人是何名姓?都是何等樣人?你且奏來。”若花道:“這三人皆新中才女,殿試俱蒙特取一等。一名枝蘭音,歧舌國人;一名黎紅薇,一名盧紫萱,俱黑齒國人;向在外洋遇難,賴臣寄父林之洋陸續相救,帶至天朝,適值女試,均沐恩榮。此三人文理尚優,遇事謹慎,足可為臣膀臂。倘蒙圣上俯如所請,敕此三人同去,臣得保全,沒齒難忘。”武后道:“他們既是海外之人,趁此伴你同國,彼此倒覺有益;久后在彼如能相安固妙,即或不然,亦可就近各歸本鄉。”因命近臣宣枝蘭音、黎紅薇、盧紫萱諭話。登時三人都到丹墀跪下。武后道:“朕命陰若花回他本國,你們本系海外之人,原擬各遣歸國;今因陰若花奏請,特派爾等伴他回去,皆授為東宮護衛大臣,職有專司,欽承寵命。今授爾枝蘭音為東宮少師學士之職,爾黎紅薇為東宮少傅學士之職,爾盧紫萱為東宮少保學士之職。各賜蟒衣一件,玉帶一條。限十日內即隨來使護送若花回國。倘能竭忠翊贊,俟若花奏到,再沛殊恩。”說罷,命太監把筆硯分賜眾才女,隨即回宮。諸臣退出,眾才女來到朝房。寶云面邀眾人過去用飯;眾人因要謁見孟老師并同考四位老師,惟恐回來過晚,再三辭謝;即到各處謁見完畢,各自散了。 閨臣同眾人回至紅文館,剛進總門,只見婉如眼淚汪汪從外面哭至廳房,同眾人坐下,道:“俺們自從若花、蘭音、紅紅、亭亭四位姐姐相聚以來,從無片刻相離,今被無道女兒國王把若花姐姐討去,就如快刀把俺心割去!今太后又將蘭音、紅紅、亭亭三位姐姐也教跟去,豈不把俺肝肺五臟全都割去!俺要這命何用!與其日后活活想死,倒不如一刀殺了,倒也干凈!”說著,悲泣不已。眾人無不落淚,若花更是哽咽難止,蘭音、紅紅也都流涕。只有亭亭滿面笑容,心中頗覺得意。婉如見他這樣,不覺發話道:“俺把你這沒良心的!你看他們這樣落淚,你不傷心也罷了,為何反倒滿面笑容?難道相聚這幾年,你就這樣狠心,毫無依戀么?大約你因太后封你做了‘少保’,你就樂了?幸而是少保,若封作‘老保’,還不知怎樣得意哩!俺把你這沒良心的混帳黃子(混賬胚子、混賬種子)!” 亭亭正色道:“少保何足為奇?愚姐志豈在此!我之所以歡喜者,有個緣故:我同他們三位,或居天朝,或回本國,無非庸庸碌碌,虛度一生,今日忽奉太后敕旨,伴送若花姐姐回國,正是千載難逢際遇。將來若花姐姐做了國王,我們同心協力,各矢忠誠;或定禮制樂,或興利剔弊,或除暴安良,或舉賢去佞,或敬慎刑名,或留心案牘。扶佐他做一國賢君,自己也落個‘女名臣’的美號,日后史冊流芳,豈非千秋佳話。那知婉如妹妹不明此義,只圖目前快聚。你要曉得:再聚幾十年,也不過如此,與若花姐姐有何益處?若說愚姐毫無依戀:我們相聚既久,情投意合,豈不知遠別為悲?況閨臣妹妹情深義重,尤令人片刻難忘,何忍一旦舍之而去?然天下未有不散的筵席,且喜尚有十日之限,仍可暢聚痛談。若今日先已如此,以后十日,豈不都成苦境?據我愚見:我們此后既相聚無幾,更宜趁時分外歡聚為是,此時只算無此一事,暫把‘離別’二字置之度外,每日輪流做東,大家盡歡;俟到別時,再痛痛快快哭他一場,做個懸崖撒手,庶悲歡不致混雜。而且歡有九日之多,悲不過一時。若照婉如妹妹只管悲泣,縱哭到臨期,也不過一哭而別,試問此十日內有何益處?古人云:‘人生行樂耳。’此時離行期尚遠,正當及時行樂,反要傷悲,豈不將好好時光都變成苦海么?”幾句話,把眾人說得登時眼淚全無,個個稱善。閨臣道:“我們自從殿試授職之后,連日進朝匆忙,尚未吃得慶賀筵席。今日妹子就遵亭亭姐姐之令,先做東道主人。”婉如道:“明日俺也做個主人。”閨臣命人預備酒席。亭亭即將此事寫了家書,托多九公寄去,以安緇氏之心。 只見門上來回:國舅過來。若花仍命請到書房,隨即出去相見,道:“阿舅前者回去,走了幾日到家?阿父身上可安?”國舅道:“我自那日別了賢甥,幸遇順風,走了六日,即到本國。不意國主因想念賢甥,業已成疾,及至看見回書,更自悲慟不止;再三躊躇,只得備了許多財寶并表章一道,命我再來天朝,敬獻大皇帝,懇其敕令賢甥還國。惟恐飛車裝了財寶,行走不快,又到周饒借了二車。三車分裝,甚覺輕便,兼遇順風,所以走了五日,即到此地。適閱邸報,知有三位欽差同去。現在我們主仆兩個,連賢甥共計六人,三車還不過重,即使路上多走幾日,這也無妨。”因從懷中取出表章底稿遞給若花道:“我恐賢甥今日在朝未將此表細看,特將底稿帶來,賢甥細細一看,就知國主悔過想念賢甥的至情了。”說罷,辭去。若花托多九公分付長班打聽住處,以便過去拜望。隨即進來,把底稿給眾人看了,莫不點頭嗟嘆。婉如道:“這個稿子,蘭音、紅紅、亭亭三位姐姐都要記在心里,日后若花姐姐做了國王,這些筆墨都是不能免的。”亭亭道:“此表不獨典雅懇切,并且對得字字工穩,若教我們動手,何能有此巧思。豈但我要記熟,只怕你們做詞臣(幫皇帝處理文學之類事情的臣子)的,更要揣摩哩!”小春道:“姐姐說他對得工穩,只怕‘孤雛’對‘黨類’,似乎遠些。”亭亭聽了,不覺撲嗤笑了一聲。正要開談,只見多九公進來對若花道:“適才打聽國舅住處,離此甚近,已分付他們套了車了,何不就去一拜?”若花匆匆去了。 閨臣向陽墨香道:“若花、蘭音、紅紅、亭亭四位姐姐不日就要遠別,聞得姐姐丹青甚佳,妹子要畫個‘長安送別圖’,大家或贈詩贈賦,不拘一格,姐姐可肯留點筆墨傳到數萬里外?也是自古畫師未有的佳話。”大家都道:“如此極妙!”陽墨香道:“妹子雖畫得不好,卻要灑點墨雨替他去壓風濤。少時先畫個稿子,俟姐姐改正定了,我再慢慢去畫。這比不得尋常畫債可以歪著良心隨意涂抹的。”小春道:“妹子明日也作兩首送別詩,就只寫得不好,只好求書香姐姐替我寫寫。”婉如道:“你求書香姐姐,俺只好托月芳姐姐了。”舜英道:“據我愚見:二位姐姐的詩也托人代作才好;若要自作,恐怕還有茅廁那股氣味哩。”說笑間,若花業已回來。只見管門家人拿著許多帖子進來道:“卞老爺著人下帖,請諸位才女明日午飯,并有早面,請早些過去。”眾人都將帖子留下,回復來人,明日清晨過去。 原來寶云從朝中散后,同眾人拜過各位老師,帶著六個妹子回家,見了卞濱,把女兒國進表及賜筆硯各話告訴一遍。卞濱道:“我只當陰若花是女兒國民人,原來卻是一位儲君;那知你們才女榜上,卻有一位國王、三位宮保在內,倒也是段佳話。散朝之后,為何不將他們邀來?”寶云道:“大家因謁見孟家姑夫并同考四位伯伯,天已不早,都再三致謝,各自散了。”卞濱道:“也罷,索性明日備個戲酒,請他們過來。”寶云道:“戲倒可以不用,只備兩頓飯,我們倒可敘敘。他們都是外省居多,大約早晚也要請假回去。連日雖在一處,因過于拘束,不能暢談;明日這一聚,大家說話還說不清,那里還能看戲。”卞濱點點頭,即到外邊分付家人卞彪預備請帖。卞彪道:“這個帖兒從沒備過,請示怎樣寫法?”卞濱笑道:“正是,我倒忘了,還沒告訴你。這個帖兒,只消一個封套,一個紅簽,一個單帖。那帖子上首只寫‘初九日’,不必寫‘候光’‘候敘’的話,下首贅過‘某人拜訂’。那簽子上就照殿試的名次,即如:**名是史幽探,你把簽子當中寫‘史才女’三個大字,旁邊添一行小字,寫‘欽取**等**名’八個字。其余都照這樣寫去就是了。”卞彪答應,隨即下帖,并命看園的各處多備桌椅。 次日清晨,卞濱分付家人備了二十五桌酒席,就在凝翠館擺列。原來這凝翠館對面是個戲臺,兩旁都是丹桂;桂樹之外,周圍山石堆成一道松嶺,四面接連俱是青松翠柏:把這凝翠館團團圍在居中,極其清雅。卞濱每逢做戲筵宴,就在此地起坐,取其寬闊敞亮。若到桂花盛開之時,襯著四圍青翠,那種幽香都從松陰中飛來,尤其別有風味,所以又名“松濤桂液之軒”。卞濱命人把這二十五席正面向南,由東至西,分作五行擺開,每行五席,每席四坐。正在分派,部中來請議事,因命寶云在家接待,即匆匆去了。不多時,家人來報眾才女到了。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
- >
回憶愛瑪儂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