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牛病診療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637086
- 條形碼:9787511637086 ; 978-7-5116-370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牛病診療手冊 內容簡介
該書以解決基層獸醫工作者實際需求為目標進行策劃,力求實用,采用大量病例和臨床照片,以圖文并茂形式解讀了牛病的發生環境、臨床癥狀、病理變化以及預防、治療措施等內容。這些內容對臨床獸醫工作者和飼養管理人員來說都是應當掌握的,其中:診斷要點和綜合防治措施尤為重要,是每個疾病診療的重點,典型癥狀包括對疾病診斷有幫助的臨床癥狀和剖解變化。
牛病診療手冊 節選
一、概述 牛流行熱是由牛流行熱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其特征為突然高熱、呼吸促迫、流淚、流涎和運動障礙。病牛大部分經 2~3日即恢復正常,故俗稱三日熱或暫時熱。該病病勢迅猛,能引起牛大群發病,雖多為良性經過,但會明顯降低奶牛的產奶量,部分病牛也會因癱瘓而被淘汰。 二、流行病學 該病主要侵害奶牛和黃牛, 3~5歲牛多發,犢牛很少發病。病牛是主要傳染源,由于病毒可在蚊、蠓等昆蟲體內繁殖,因此吸血昆蟲叮咬是主要傳播途徑,該病的流行也與蚊、蠓、蠅等流行特點一致,呈現明顯的季節性。該病可呈地方流行性或大流行,流行迅猛,短期內可使大批牛只發病,但病牛多為良性經過。另外,本病的周期性也很明顯,為 3~5年大流行一次,期間發病較少。 三、臨床癥狀 潛伏期為 3~7天。病初惡寒戰栗,體溫突然升高到 40℃以上,稽留 2~3天后恢復正常。體溫升高的同時,可見流淚、眼瞼水腫、結膜充血、流鼻液、流涎、口角有泡沫(圖 1-1)、呼吸較快、舌頭外伸、拉風匣狀喘氣、苦悶狀呻吟,有時可因窒息而死亡。皮溫不整,特別是角根、耳翼、肢端有冷感。四肢關節浮腫疼痛,病牛呆立或跛行,后期因起立困難而多伏臥。食欲廢絕,反芻停止。**胃蠕動停止,出現臌脹,或者缺乏水分,胃內容物干涸。糞便干燥,有時下痢。尿量減少,尿混濁。 圖 1-1 病牛流涎、口角有泡沫 妊娠母牛可發生流產、早產或死胎,泌乳量下降或停止。 四、病理變化 急性死亡多因窒息所致。剖檢可見氣管和支氣管黏膜充血和出血、黏膜腫脹、氣管內充滿大量泡沫黏液。肺顯著腫大,有程度不同的水腫和間質氣腫,病變多集中在肺的尖葉、心葉和膈葉前緣,間質明顯增寬,可見膠凍樣水腫,并有氣泡,壓之有捻發音,切面流出大量泡沫樣暗紫色液體。全身淋巴結充血,腫脹或出血。真胃、小腸和盲腸黏膜呈卡他性炎和出血。其他實質臟器可見混濁、腫脹。 五、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進行診斷,其明顯的季節性和周期性有助于與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牛副流行性感冒、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相區別。發熱初期可采血進行病毒分離鑒定,或在發熱初期和恢復期采血進行中和試驗和補體結合試驗等檢驗。 2002年 8月 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頒布的農業生產標準,微量中和試驗是檢測牛流行熱病毒的標準方法。 六、防治 加強牛的衛生管理對該病預防具有重要作用。流行熱病毒是由吸血昆蟲為媒介而引起的疫病,因此消滅吸血昆蟲,防止吸血昆蟲的叮咬,是預防該病的關鍵措施。可每周兩次用 5%敵百蟲噴灑牛舍和周圍排糞溝,以殺滅蚊蠅。另外,針對該病毒對酸敏感的特點,可用過氧乙酸對牛舍地面及食槽等進行消毒。發現病例后,應立即隔離病牛并進行治療,切斷病毒傳播途徑。 在流行季節到來之前,用牛流行熱滅活疫苗頸部皮下注射免疫。 治療方法:對假定健康牛和受威脅牛,可用高免血清進行緊急預防注射。高熱時,肌內注射復方氨基比林 20~ 40毫升,或 30%安乃近 20 ~ 30毫升。對于因高熱而脫水和由此而引起的胃內容干涸,可靜脈注射林格氏液或生理鹽水 2~4升,并向胃內灌入 3% ~ 5%的鹽類溶液 10 ~ 20升。重癥病牛給予大劑量的抗生素,常用青霉素、鏈霉素,并用葡萄糖生理鹽水、林格氏液、安鈉咖、維生素 B1和維生素 C等藥物,靜脈注射,每天 2次。四肢關節疼痛的牛,可靜脈注射水楊酸鈉溶液。此外,也可用清肺、平喘、止咳、化痰、解熱和通便的中藥,辯證施治。
牛病診療手冊 作者簡介
吳文學: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4年畢業于原北京農業大學(獸醫本科),2002年獲中國農業大學博士學位。1994年畢業留校工作至今,2013-2014在美國哈佛醫學院做訪問學者。現任教育部動物疫病快速診斷技術實驗室負責人、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奶牛場生物安全與綜合防控崗位科學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中國獸藥典委員會委員、農業部獸藥評審專家、《中國獸醫雜志》編委。先后主持或參加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專項、農業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農業部財政專項等40余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8項、新獸藥證書1個,發表論文60余篇(SCI論文20篇),已指導碩士、博士研究生32名。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經典常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