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禽病診療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637079
- 條形碼:9787511637079 ; 978-7-5116-370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禽病診療手冊 內容簡介
該書以解決基層獸醫工作者實際需求為目標進行策劃,力求實用,采用大量病例和臨床照片,以圖文并茂形式解讀了禽病的發生環境、臨床癥狀、病理變化以及預防、治療措施等內容。這些內容對臨床獸醫工作者和飼養管理人員來說都是應當掌握的,其中:診斷要點和綜合防治措施尤為重要,是每個疾病診療的重點,典型癥狀包括對疾病診斷有幫助的臨床癥狀和剖解變化。
禽病診療手冊 節選
一、概述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它是由 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和野禽的一種從無臨床癥狀到呼吸系道疾病和產蛋下降,或嚴重的全身癥狀的傳染病。 二、流行病學 家禽中以雞和火雞的易感性*高,其次是珍珠雞、鷓鴣、鴿子、鵪鶉、雉雞、石雞、鵝和鴨等,野禽如野雞、野鴨、野鵝、鴕鳥、燕鷗、天鵝,蒼鷺等也易感染。 病禽和帶毒禽是主要傳染源,特別是鴨帶毒比其他禽類嚴重。帶毒候鳥和野生水禽在遷徙中,沿途散播禽流感病毒。曾經分離到禽流感病毒的禽類有燕子、麻雀、烏鴉、斑鴨、鶴、八哥、鸚鵡、蒼鷺等。本病傳播途徑為氣源呼吸道和通過排泄物或分泌物經口傳染,亦可經損傷的皮膚和眼結膜傳染。 發病或帶毒水禽造成水源和環境污染,對擴散本病有特別重要意義。母雞感染可造成蛋殼和蛋內容物帶毒。禽流感病毒可使雞胚致死,蛋內污染病毒的種蛋不能孵出雛雞。禽流感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差異很大,這取決于禽的種類和感染的血清型以及年齡、環境和有無并發感染等。 本病一年四季均能發生,但在天氣驟變的晚秋、早春以及寒冷的冬季多發。飼養管理不當,營養不良和內外寄生蟲侵襲均可促進本病的發生和流行。 三、臨床癥狀 潛伏期一般為 3~5天。潛伏期的長短與病毒的致病性高低、感染強度、感染途徑和感染禽的種類及日齡等有關。 1.高致病性禽流感 雞和火雞:多數情況下不出現前驅癥狀,發病后急劇死亡,死亡通常發生在感染后的 1~2天。病情較緩和的主要表現精神沉郁,體溫迅速升高,可達 42℃以上。采食飲水明顯減少。冠和肉髯腫脹、發紺、出血甚至壞死。頭頸及眼瞼腫脹,眼結膜潮紅,有分泌物(圖 1-1)。流涕、咳嗽、呼吸困難。口腔中黏性分泌物增多。下痢,糞便呈黃綠色(圖 1-2)并帶有多量黏液或血液。有的雞腿部皮下和雞腳鱗片出血、變色,附關節腫脹(圖 1-3、圖 1-4)。蛋雞產蛋量急劇下降,或幾乎完全停止,同時蛋殼變薄、褪色,無殼蛋、畸形蛋增多,種蛋受精率和受精蛋的孵化率明顯下降。有的病雞出現頭頸震顫、轉圈、共濟失調不能站立等神經癥狀。雞舍異常安靜,因為雞的活動性下降。發病率和病死率達 50% ~ 89%。有些雞群達 100%。 圖 1-1 病雞腫瞼、流淚圖 1-2 病雞排出綠色糞便 圖 1-3 病雞爪部出血圖 1-4 病雞關節囊出血 家鴨和鵝:潛伏期 3~7天,主要表現頭腫,眼分泌物增多。鼻竇腫脹,有黏液性分泌物,一側或兩側眶下竇腫脹,呼吸困難、張口喘息。拉黃綠色稀便,有時可出現角膜炎癥,甚至失明。青年鴨鵝有頭頸扭曲等神經癥狀。產蛋鴨產蛋下降,突然死亡,急性病例病死率達 100%。慢性病例,羽毛松亂,生長發育緩慢。 鴿子:潛伏期一般為 3~5天,常無先兆癥狀而突然死亡。病程稍長者會現體溫升高(44℃以上),食欲減退,流涕、流淚和結膜炎,頭頸和胸部腫脹,呼吸困難,嚴重的可窒息死亡。排灰綠色或紅色稀便。有的出現神經癥狀。通常發病后幾小時至 5天死亡,病死率 50% ~ 100%。慢性經過的以咳嗽、呼吸困難為特征。 2.低致病性禽流感 野禽感染后大多不產生臨診癥狀。本病多發于 1月齡以上的家禽,主要是成年產蛋雞感染發病,鵪鶉、鴨、鵝亦可感染發病。也有 15日齡雞發病的報道。潛伏期從幾小時至 3天不等。由于家禽的種類、年齡和有無并發癥以及外界環境的不同,表現的癥狀差異很大。主要表現精神沉郁、不愿活動、采食量下降、產蛋下降,下降幅度為 30% ~ 90%。輕度至嚴重的呼吸道癥狀,咳嗽、噴嚏、出現啰音,流淚。頭部、肉髯水腫、發紺。間或排黃白綠稀便。蛋殼顏色變淡,破殼蛋增加。病程 7~10天,若繼發大腸桿菌病等,癥狀加重,病死率 3% ~ 30%。病愈后產蛋恢復需要 30 ~60天不等,產蛋率僅能恢復到原來的 70% ~ 90%,在恢復階段,蛋殼質量非常差,有大量的無殼蛋、薄殼蛋、軟皮蛋、沙皮蛋、小蛋、無黃蛋等。 四、病理變化 高致病性禽流感*急性的無明顯的病理變化。 急性型病雞常因頭、眼瞼、頸和胸等部位腫脹組織呈淡黃色。內臟器官較固定的病變是漿膜或黏膜面的出血和實質臟器的壞死灶。口腔、腺胃、十二指腸和盲腸扁桃體出血,肌胃角質層下出血、潰瘍。胸部肌肉,腹壁脂肪有點狀出血。氣管黏膜水腫,并伴有漿液到干酪樣滲出物。胰臟常有淡黃色壞死點和暗紅色區域。肝臟、脾臟、腎臟和肺常可見到壞死灶。氣囊增厚并有纖維素性或干酪樣滲出物。心冠脂肪和心外膜出血,心包積液,心肌軟化條紋狀壞死(圖 1-5)。法氏囊和胸腺萎縮或呈黃色水腫、充血、出血。母雞卵泡充血、出血、變形,卵黃液稀薄,嚴重者卵泡破裂,常見卵黃性腹膜炎(圖 1-6,圖 1-7)。輸卵管水腫、充血,內有黏液或干酪樣物質。公雞睪丸變性壞死。家鴨和雞類似,但不明顯。火雞常出現纖維素性腸炎和盲腸炎。 低致病性禽流感雞冠輕度發紺,有的病雞頭頸部皮下膠樣浸潤。病變主要在呼 吸道,尤其是竇的損害。眶下竇有漿液性圖 1-5 心肌條紋狀壞死 圖 1-6 產蛋雞卵泡變性圖 1-7 病雞輸卵管下部出血 到漿液濃性滲出物。喉頭有針尖大出血點,氣管黏膜水腫、充血并間有出血,氣管黏液從漿液到干酪樣物不等,有時造成氣管阻塞。若繼發細菌感染導致纖維素性支氣管肺炎。盲腸到小腸和腹腔有卡他性到纖維素性炎癥。腹腔可看到卵黃性腹膜炎。有些雞腎臟腫脹,有尿酸鹽沉積。胰腺帶白斑。卵泡充血、出血、變形。若繼發大腸桿菌病,可見典型的纖維索性氣囊炎、心包炎、肝周炎和輸卵管炎。鴨 MPAI也發生竇炎、結膜炎和其他呼吸道損害。 五、診斷 禽流感的快速和準確診斷是及早控制該病暴發流行的必要環節,尤其是確診雞群中是否存在 HPAI感染,對決定養殖場家禽是否需要隔離檢疫及撲殺十分重要。禽流感確診可通過從待檢樣本(如組織、拭子、雞胚等)中直接檢測禽流感病毒蛋白或核酸,以及血清學檢測進行初步診斷,可采用病毒分離與鑒定的方法達到進一步確診的目的。可參照 GB/T 18936-2003《高致病性禽流感診斷技術》, NY/T 772-2013《禽流感病毒 RT-PCR檢測方法》等國家或行業標準進行診斷。 六、防治 禽流感的防控主要采取撲殺、強制性免疫和生物安全相結合的撲滅措施。 (1)平時綜合預防措施。養禽場實行全進全出飼養方式,控制人員、車輛出入,嚴格規范消毒。雞和水禽禁止混養,養雞場與水禽飼養場應相互間隔 3000以上,且不得共用同一水源。養禽場要有良好的防止外來禽鳥(包括水禽)進入飼養區的設施。嚴禁從疫區或可疑地區引進家禽或禽制品。 (2)免疫接種。禽流感病毒抗原血清型多,且易發生變異,不僅有許多亞型,而且各個亞型之間有一定的抗原性差異,缺乏明顯的交叉保護作用,所以疫苗研制很困難。目前預防禽流感還沒有理想的疫苗。常規的衛生防疫措施仍是目前防制本病的主要手段。目前在臨床應用的疫苗有禽流感滅活苗、 H5N1重組禽流感病毒滅活苗、禽流感 H5和 H9二聯苗、 H5亞型禽流感 -新城疫重組活疫苗等。尚在研制中的 DNA疫苗,是一種安全且易長期保存的疫苗。有條件的雞場要進行雞群免疫狀態與抗體效價的檢測。 (3)發病時的措施。當發生低致病性禽流感時,在嚴格隔離的情況下,可以用抗病毒藥物板藍根、大青葉等治療,可緩解病情,同時注意預防繼發感染。當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時,因發病急,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目前尚無治療方法。根據國家制定的《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和《高致病性禽流感應急預案》規定,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措施包括:疫情報告、疫情診斷、疫點疫區的劃分、隔離封鎖、撲殺銷毀、環境消毒、緊急免疫接種和經費來源等。
禽病診療手冊 作者簡介
閆宏強(1980.02-),男,2003年畢業于青島農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獲學士學位,畢業后從事禽藥的銷售和禽病的診斷工作,從業15年來,開創了中國農牧電商新營銷模式,率先將物聯網軟硬件應用于農牧行業,第一批將VR、AR、全息影像等概念轉化為實踐應用,倡導傳統文化,熱衷公益。閆宏強現任山東奧迪爾生物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集團旗下的企業有:奧迪爾生物、八億農網絡科技、世澤生物股份、奧迪爾影視傳媒、奧迪爾公益服務、映像網絡科技,其參編了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全國規劃教材《中獸醫學》。集團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廣西大學、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或成果轉化,擁有專業的管理運營、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團隊。集團與高校合作并轉化的科研項目有:肉雞無抗養殖關鍵技術集成、家禽支原體感染防控技術研究。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自卑與超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