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漢字的世界:上:中國文化的原點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0105869
- 條形碼:9787220105869 ; 978-7-220-10586-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字的世界:上:中國文化的原點 本書特色
日本著名漢學家白川靜代表作之一揭示漢字誕生的過程,展現背后的文化意義 日本著名漢學家、“*后的碩學”白川靜先生代表作之一,深入解讀漢字體系及文化系統,揭示漢字的文化意涵。
漢字的世界:上:中國文化的原點 內容簡介
日本著名漢學家白川靜,通過對甲骨文、金文資料的縝密分析,建立了完整的漢字體系及漢學文化系統,在文字研究領域影響巨大。
全書按照神話、詛咒、戰爭、宗教、歌舞等主題,系統解讀漢字的文化意涵。作者以其深厚的文字學功力,深度追蹤古人的思想觀念,生動描繪漢字的誕生過程,揭示其背后真正的文化價值。
漢字的世界:上:中國文化的原點 目錄
漢字的起源
六書與文字學
文字起源
字和名
第二章 融即原理
神杖
左右考
巫祝王
祝告和咒詛
隱秘的祈禱
御宰
第三章· 神話和背景
帝的使者
天上的世界
河神與岳神
四兇之地
第四章· 異神之怖
斷首祭梟
道路上的咒詛
玉桙之道
第五章· 關于戰爭
擊鼓之字
的字系
師與學
虜囚之歌 ·
第六章· 原始宗教
萬物有靈論的世界
薩滿教
歌舞的起源
樂神夔
漢字的世界:上:中國文化的原點 節選
古代的先進地區,曾形成過幾種古代文字,并且全都是象形文字。但是經過歲月變遷,留傳到今天的只有漢字。大多的古代文字都隨著其民族及文化的滅亡而一同消失,或是轉而使用其他民族的語言表記符號,而變成了表音文字。一般認為,表音文字是進化了的文字,而象形文字是“忘記了進化”的文字。阿蘭評價漢字說:它不是語言,而是對事物的刻畫。(《藝術論集》,桑原武夫譯)若文字不能夠描繪語言,那它便是素描了。所謂象形,不過是符號與對象之間類似而已,仍欠缺作為文字的條件。“為了實現類似,就要像小孩子起初畫的素描那樣,一看就懂,一兩筆就足夠了。因此,應當考慮到人類書寫出來的*初的符號已經具有了抽象性、秘傳性等特點。而且,正如人們所知,原始社會里,在*古老的土著中,圓、十字、三角這類簡單的符號,包含著極其廣泛的意義,常常是具有魔法性的,只有知道內中秘密的人才能理解其含義。”(《藝術論集》)
從象形文字的規律來看,沒有比漢字更能夠具體、全面地表現語言的了。漢字是以一個字來記述一個詞語,而在一個字中形、音、義兼具,是一種完善的文字。漢字是與語言同時存在的文字,是一種文字語言。語言并不僅是一連串相關的讀音。音只是概念的媒介而已,文字則賦予其形體,將內容固定下來,使之概念化。只有一連串相關的讀音的符號是行不通的。即便是表音文字,也要有一連串的字母來穩定地表示出視覺性的內容,以此為基礎才能夠展開其作為一個詞語的機能。也就是說,倘若認為語言是從聲音語言這種自然的事物,而變成以文字為媒介的文字語言,并且賦予了智識性、文化性的活動場所于其中的話,那么作為文字語言而具備了“音”“形”“義”三要素的漢字,應當說是條件*為完備的文化性質的文字了。阿蘭的漢字素描說,抓住了語言的本質是文字語言這點,但是并沒有體現出對語言的原本目的—正是為了創造這樣的文字語言才造出了文字—的充分理解。不過這本來也是大多數進化論者通常會犯的謬誤。
漢字并沒有體現出對音的分析。所謂“漢字并非語言”之說,可能本來就是基于這個緣由。但是如果將文字看作對語言的記錄的話,那就不限于“音表記”。我們都知道漢語是一種單音節語言。對聲母與韻母一次性結合的語言進行音的分解是沒有意義的,也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同音字無限多,就會失去文字作為一種表記手段的意義。在所有情況下,都是語言在先,而由語言來選擇文字。我們日本人認為表記子音(按,即輔音,對應于漢語的聲母)不是那么必要,而從漢字中提取出兩種“假名”,還將之與漢字并用。如果漢語可以用“假名”來表記,可能其很早就也在中國產生了。文字的選擇乃是基于其語言的本性而進行的,依據的是適應性原則。作為文字語言的漢字所達到的成就,與其他任何一種文字體系相比都毫不遜色。
在漢字的構造中可以看出其確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這是基于嚴密的規則,且是文字構成上的要求。作為古代文字的漢字,原本始于象形的方法。但是這種方法,與其說是繪畫性、描寫性的,倒不如說是旨在以抽象的線條結構來進行描摹。這一點在與象形文字(hieroglyph)或者阿茲特克(Azteca)文字等進行比較時是非常清楚的。漢字避免了輪廓性的平面描寫方法,即使在描摹鳥獸之形上,也選擇了以線條來表現的方法。比如,通過馬十上、虎五上二字的卜文、金文字形,就可以看出字形線條化的過程。
虔五上,已經完全具備了文字的樣式。雖然該字在輪廓上是種以平面為預想的繪畫,但在線條上卻是包含了立體和運動的素描;其字形中長短或強弱的線條交錯,從而使律動成為可能。在素描中,線條被視為“人間的表征,可能是判斷的*強有力的表現”(《藝術論集》),正因為如此,漢字又被稱為“書寫的藝術”。之所以說漢字是素描,是因為在素描的意涵中存有著深刻的與漢字的本質相同之處。像漢字這樣作為“人間的表征”,而不懈追求著自我表現的文字體系,也別無他例了。漢字中含有神圣文字的傳統。
古代文字無一例外都是神圣文字。神圣文字與原始繪畫一樣,都立足于相同的基調,但是文字并不是由繪畫照其原樣展開的。文字實現了從聲音語言到文字語言的升華,而支撐這種升華的乃是其強烈的文化意志。若只是單純作為傳達的方法,那么嘗試繪畫的方法就行了,例如像美洲印第安人那樣,至今保留了他們所創作的極其豐富的圖畫,但是并沒有由此而產生出文字。又比如在中國,彩陶文化圈出土了大約四千年前的彩陶土器,這些彩陶土器上有著幾乎可以讓人聯想到象形文字的文樣,不過在出土的地域并沒有產生文字。該地域在夏朝和周朝時期興盛,而周朝襲用的是東方的殷王朝的文字。即使認為文字是從繪畫發展而來的,也要承認在文字的形成中有著與繪畫不同的原理在起作用。比如說,要想把魚用作動詞的漁,就要加上水、網、手,通過這樣的手段,而使之成為表示漁獲之意的“漁”字。這便是升華至文字語言的意志。這種意志是由某些創造者所啟示的,因此在文字的形成當中,有時會伴隨著神話傳說。
……
漢字的世界:上:中國文化的原點 作者簡介
著者簡介
白川靜(1910—2006),日本著名漢學家、漢字學者,曾擔任立命館大學名譽教授、文字文化研究所所長,因在中國古代文化與漢字研究方面的卓越貢獻,榮獲文化功勞獎、瑞寶章、每日出版文化獎、菊池寬獎、朝日獎等多項重要榮譽,在日本有“現代最后的碩學”的美譽。代表作有《字統》《字訓》《甲骨文的世界》《金文的世界》《說文新義》《漢字的世界》 《中國古代的文化 》《中國古代的民俗》《孔子傳》《詩經》等。
譯者簡介
陳強,日語語言文學碩士,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日語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日語漢字文化、日本文學。主持有四川省教育廳科研課題兩項,參與省級重點課題一項,出版有《聽說桐島要退部》《午餐的敦子》《下午茶的敦子》等譯著。
- >
隨園食單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