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通識教育系列教材計算機基礎與高級辦公應用/黃蔚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04887
- 條形碼:9787302504887 ; 978-7-302-5048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等學校通識教育系列教材計算機基礎與高級辦公應用/黃蔚 本書特色
主要分兩個部分,*部分為現代信息技術,計劃課時6周左右。主要讓學生了解計算機軟、硬件工作原理、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基礎知識;第二部分為辦公自動化軟件,將針對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提出不同的要求。其中基礎篇適用于入門級用戶,在教學中將主要面向體育類及藝術類學生,以及來自偏遠地區計算機基礎較差的學生;提高篇適用于文科類專業對辦公軟件有較高要求的學生。第二部分的計劃課時為7周左右。通過對常用辦公軟件的學習和訓練,為學生將來深入學習專業課程以及未來從事職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高等學校通識教育系列教材計算機基礎與高級辦公應用/黃蔚 內容簡介
主要分兩個部分,靠前部分為現代信息技術,計劃課時6周左右。主要讓學生了解計算機軟、硬件工作原理、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基礎知識;第二部分為辦公自動化軟件,將針對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提出不同的要求。其中基礎篇適用于入門級用戶,在教學中將主要面向體育類及藝術類學生,以及來自偏遠地區計算機基礎較差的學生;提高篇適用于文科類專業對辦公軟件有較高要求的學生。第二部分的計劃課時為7周左右。通過對常用辦公軟件的學習和訓練,為學生將來深入學習專業課程以及未來從事職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高等學校通識教育系列教材計算機基礎與高級辦公應用/黃蔚 目錄
目錄
第1章計算機組成及工作原理
1.1計算機概述
1.1.1計算機發展歷史
1.1.2計算機分類
1.2微電子技術
1.2.1集成電路
1.2.2摩爾定律
1.3計算機的組成與工作原理
1.3.1圖靈機和馮·諾依曼體系結構
1.3.2計算機的硬件結構
1.3.3計算機的工作原理
1.4PC的組件
1.4.1主板
1.4.2CPU
1.4.3存儲器
1.4.4輸入輸出設備
習題
閱讀材料:未來計算機
第2章計算機軟件與信息表示
2.1軟件概述
2.1.1程序與軟件
2.1.2軟件的分類
2.2操作系統
2.2.1操作系統概述
2.2.2操作系統的功能
2.2.3常見操作系統
2.3信息與信息表示
2.3.1信息與信息技術
2.3.2數制與數制轉換
2.3.3數值的編碼
2.3.4文本的編碼
2.3.5圖像的編碼
2.3.6其他信息的編碼
習題
閱讀材料1:軟件的發展歷史
閱讀材料2:iOS和Android系統的起源
第3章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
3.1通信技術
3.1.1通信系統
3.1.2網絡傳輸介質
3.1.3網絡互聯設備
3.1.4數據交換技術
3.1.5多路復用技術
3.2計算機網絡基礎
3.2.1計算機網絡概述
3.2.2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3.2.3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3.2.4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3.3局域網
3.3.1局域網簡介
3.3.2以太網
3.3.3無線局域網
3.4Internet
3.4.1Internet簡介
3.4.2IP地址
3.4.3常用Internet服務
3.4.4移動互聯網
3.5信息安全
3.5.1信息安全概述
3.5.2數據加密技術
3.5.3PKI安全技術
3.5.4數字簽名技術
3.5.5身份鑒別技術
3.5.6防火墻
3.5.7計算機病毒及其防治
習題
閱讀材料: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歷史
第4章計算機新技術
4.1大數據
4.1.1大數據的概念及特點
4.1.2大數據的關鍵技術
4.2云計算
4.2.1云計算概述
4.2.2云計算的分類
4.2.3云計算的關鍵技術及存在的問題
4.3人工智能
4.3.1什么是人工智能
4.3.2AI的研究途徑
4.3.3AI的研究領域
4.3.4AI的進展
4.4物聯網
4.4.1物聯網概述
4.4.2物聯網的關鍵技術
4.4.3物聯網的應用
4.5虛擬現實技術與增強現實技術
4.5.1虛擬現實技術概述
4.5.2虛擬現實技術基礎及硬件設備
4.5.3增強現實技術概述
4.5.4虛擬現實技術和增強現實技術的應用
習題
閱讀材料1:人工智能的應用——AlphaGo
閱讀材料2: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之間的關系
第5章Windows操作系統
5.1Windows操作系統簡介
5.1.1Windows 7的配置要求
5.1.2Windows 7的桌面管理
5.2文件管理
5.2.1管理文件和文件夾
5.2.2查找文件和文件夾
5.2.3改變文件和文件夾的顯示方式
5.3控制面板
5.3.1系統
5.3.2用戶賬戶管理
5.3.3設置Internet屬性
5.3.4外觀和個性化
5.3.5卸載應用程序
5.4常用附件
5.4.1記事本
5.4.2寫字板
5.4.3畫圖
5.4.4命令提示符
5.4.5截圖工具
5.4.6系統工具
5.5任務管理器
5.6注冊表
5.7Windows 10簡介
5.7.1桌面和“開始”菜單
5.7.2文件資源管理器
習題
第6章文字處理軟件Word 2010
6.1Word 2010概述
6.1.1文字處理軟件概述
6.1.2Word 2010的主要功能
6.1.3Word 2010的工作界面
6.2文檔操作
6.2.1新建文檔
6.2.2打開文檔
6.2.3保存和關閉文檔
6.2.4合并文檔
6.2.5保護文檔
6.3文檔內容編輯
6.3.1輸入文本
6.3.2編輯文本
6.3.3查找替換
6.4文檔格式設置
6.4.1字符格式
6.4.2段落格式
6.4.3邊框和底紋
6.4.4分欄
6.4.5頁面格式與打印輸出
6.4.6其他格式
6.4.7格式的復制與清除
6.5圖文混排
6.5.1插入圖片
6.5.2設置圖片格式
6.5.3文本框
6.5.4藝術字
6.5.5繪制圖形
6.5.6公式
6.6表格
6.6.1創建表格
6.6.2編輯表格
6.6.3修飾表格
6.6.4表格與文本的轉換
6.6.5管理表格數據
6.7高級編排
6.7.1樣式
6.7.2長文檔編輯
6.7.3審閱文檔
6.7.4郵件合并
6.8域
6.8.1什么是域
6.8.2插入域
6.8.3域操作
6.9宏
6.9.1什么是宏
6.9.2“開發工具”選項卡
6.9.3錄制宏
6.9.4管理宏
6.9.5運行宏
6.9.6保存宏
6.9.7宏安全性
習題
第7章電子表格軟件Excel 2010
7.1Excel 2010概述
7.1.1基本概念
7.1.2主要功能
7.1.3界面組成
7.2基本操作
7.2.1工作表操作
7.2.2單元格、行、列基本操作
7.3輸入和導入數據
7.3.1輸入文本型數據
7.3.2數值型數據
7.3.3日期與時間型數據
7.3.4邏輯型數據
7.3.5快速輸入數據
7.3.6導入外部數據
7.4編輯和整理數據
7.4.1數據的查找和替換
7.4.2操作的撤銷和恢復
7.4.3批注的插入
7.5格式化工作表
7.5.1套用表格格式
7.5.2設置字體格式
7.5.3設置數字格式
7.5.4設置對齊方式
7.5.5設置邊框和填充色
7.5.6設置行、列格式
7.5.7格式的復制和刪除
7.6公式和函數
7.6.1運算符
7.6.2公式的使用
7.6.3公式中單元格的引用方式
7.6.4函數的使用
7.6.5常用函數
7.7圖表操作
7.7.1插入圖表
7.7.2圖表的編輯和美化
7.8數據管理
7.8.1數據列表與記錄單
7.8.2數據的排序
7.8.3數據的篩選
7.8.4數據的分類匯總
7.9打印工作表
7.9.1設置頁面布局
7.9.2打印預覽和打印
7.10實用高級操作技巧
7.10.1設置數據有效性
7.10.2數據的保護、共享及修訂
7.10.3設置條件格式
7.10.4數學函數
7.10.5文本函數
7.10.6統計函數
7.10.7查找和引用函數
7.10.8日期和時間函數
7.10.9邏輯函數
7.10.10數據庫函數
7.10.11信息函數
7.10.12合并計算
7.10.13高級排序
7.10.14高級篩選
7.10.15創建復雜圖表
7.10.16數據透視表和數據透視圖
7.10.17其他實用操作
習題
第8章演示文稿軟件PowerPoint 2010
8.1PowerPoint 2010概述
8.1.1PowerPoint 2010的工作界面
8.1.2PPT制作的一般流程
8.2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8.2.1新建演示文稿
8.2.2操作幻燈片
8.2.3打開、關閉和保存演示文稿
8.3編輯演示文稿
8.3.1輸入和編輯文本
8.3.2插入圖片和藝術字
8.3.3繪制和編輯圖形
8.3.4插入和編輯表格
8.3.5制作和編輯圖表
8.3.6插入和編輯SmartArt圖形
8.3.7插入聲音和視頻
8.3.8插入和編輯超鏈接
8.4設置幻燈片外觀
8.4.1使用幻燈片版式
8.4.2設置幻燈片背景
8.4.3設置頁眉和頁腳
8.4.4應用主題
8.4.5應用幻燈片母版
8.5設置動畫效果
8.5.1為幻燈片的對象設置動畫效果
8.5.2設置幻燈片切換效果
8.6放映演示文稿
8.6.1設置放映方式
8.6.2排練計時
8.6.3畫筆的使用
8.6.4觀看放映
8.7打印與打包演示文稿
8.7.1打印演示文稿
8.7.2打包演示文稿
習題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高等學校通識教育系列教材計算機基礎與高級辦公應用/黃蔚 作者簡介
主要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現代信息技術,計劃課時6周左右。主要讓學生了解計算機軟、硬件工作原理、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基礎知識;第二部分為辦公自動化軟件,將針對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提出不同的要求。其中基礎篇適用于入門級用戶,在教學中將主要面向體育類及藝術類學生,以及來自偏遠地區計算機基礎較差的學生;提高篇適用于文科類專業對辦公軟件有較高要求的學生。第二部分的計劃課時為7周左右。通過對常用辦公軟件的學習和訓練,為學生將來深入學習專業課程以及未來從事職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