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奎文萃珍:便民圖纂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054664
- 條形碼:9787501054664 ; 978-7-5010-5466-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奎文萃珍:便民圖纂 本書特色
★ 16開精裝,文物出版社2018年6月1版1印
★ 明代底本,原版影印,布面精裝,印制精美,鑄就經典之魂,再現古籍之美
★ 研究價值:保留了明代及之前的古代中國生活與生產資料情況,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 民俗價值:可從中了解明代中國南方的一些民俗
★ 審美價值:此書保留了宋代《耕織圖》的部分內容,有較高的審美價值
中國明代反映蘇南太湖地區農業生產的著作。編者(一說是刻印者)鄺璠(1465~1505),字廷瑞,今河北任丘人,明弘治六年(1493)進士,翌年任蘇州府吳縣(今江蘇吳縣)知縣,歷官瑞州(今江西高安縣)知府、河南右參政。此書大約是鄺璠知吳縣時所編印,首刻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后又多次翻刻。1959年出版了石聲漢、康成懿的整理排印本。
全書共16卷。前兩卷為圖畫部分:卷一“農務之圖”,繪水稻從種至收15幅;卷二“女紅之圖”,繪下蠶、紡織、制衣16幅。這兩卷圖系以南宋《耕織圖》為藍本,由傅文光、李楨等人所刻。書中將原配古體詩換成江、浙民間通俗易懂的吳歌,有利于推廣。后14卷為文字部分。卷三“耕獲類”,包括以水稻為主的糧食、油料、纖維作物的栽培、加工和收藏技術。卷四“桑蠶類”介紹栽桑和養蠶的技術。卷五、六為“樹藝類”,記載了不少有關果樹、花卉、蔬菜的實踐經驗,常為此后的農書所引述。卷七為“雜占類”,屬于氣象預測的農諺,部分錄自《田家五行》。卷十四“牧養類”,敘述家畜家禽的鑒別、飼養和疾病防治。卷十五、十六為“制造類”,錄自《多能鄙事》。至于卷十二、十三,講醫藥衛生,所載藥方大部摘自宋、元、明的醫書;而卷八“月占類”、卷九“祈禳類”和卷十“涓吉類”則多屬迷信無稽的內容。
奎文萃珍:便民圖纂 內容簡介
1、研究價值:保留了明代及之前的古代中國生活與生產資料情況,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2、民俗價值:可從中了解明代中國南方的一些民俗。
3、審美價值:此書保留了宋代《耕織圖》的部分內容,有較高的審美價值。
奎文萃珍:便民圖纂 節選
奎文萃珍:便民圖纂 作者簡介
鄺璠(1458—1521),明代農學家,字廷瑞,號阿陵,河北任丘人。自小聰慧過人,求學于莆陽陳乘善,熟讀古今典籍。明弘治六年(1493)中進士,翌年任吳縣知縣,弘治十二年(1499)任徽州同知,正德六年(1511)任瑞州知府,嘉靖元年(1522)以擒賊功,追贈為江西布政使司右參政。鄺璠為官清廉,政績突出。《國朝獻征錄》中收費宏撰寫的《瑞州府知府贈左參政鄺公璠表》,對鄺璠生平有較為全面的記載。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