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教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327024
- 條形碼:9787559327024 ; 978-7-5593-2702-4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教程 本書特色
★呂世倫先生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法學家。本套叢書收集了先生代表性的學術著述,是其從事法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來法學思想的精華。這套鴻篇巨制圍繞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西方政治法律思想、當代中國法哲學理論的建構以及當代中國依法治國進程中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等主題展開,內容豐富,思想深刻,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公丕祥(江蘇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呂世倫教授是我國老一輩杰出的法學家。在大力推進依法治國的背景下,出版這套叢書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本套叢書關于法的現象與本質的研究,可為我國法治建設提供理論指導:對西方法律思想全面的介紹和梳理,可為我國依法治國的實踐提供借鑒: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研究的成果,對保證我國依法治國堅持正確的方向和原則具有重大的意義:對當前依法治國實踐的許多現實問題有嚴肅、深入的思考,對策、措施的討論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行性。 ——張義顯(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中華司法研究會副會長)
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教程 內容簡介
本書是貫徹中國人民大學成仿吾老校長“沒有教材, 不能上講壇”的要求, 為新開設的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課程而趕寫的教材。這是國內**部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專著和高校教程, 其實用率頗高。
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教程 目錄
**節 概述
第二節 政治法律思想的發生
第三節 柏拉圖的政治哲學
第四節 亞里士多德和古典政治學的確立
第五節 希臘化時期政治法律思想的世界主義和個人主義傾向
第二章 羅馬奴隸制社會的政治法律思想
**節 概述
第二節 波利比和羅馬共和國的貴族政治
第三節 羅馬共和國末期政治法律思想家的典型代表者西塞羅
第四節 初期的羅馬帝國和塞涅卡的理論
第三章 歐洲封建社會產生和發展時期的政治法律思想
**節 概述
第二節 奧古斯丁的“神國”論
第三節 神學政治法律思想的集大成者托馬斯·阿奎那
第四節 中世紀末期政治法律思想的趨向
第四章 歐洲封建制度解體和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政治法律思想
**節 概述
第二節 早期的資產階級思想家馬基雅弗利
第三節 布丹及其主權論
第四節 歐洲宗教改革運動中的政治法律思想
第五節 新教派的反暴君論和天主教派的神權君主論
第六節 莫爾和康帕內拉的早期空想社會主義觀點
第五章 17世紀荷蘭資產階級思想家的政治法律思想
**節 16世紀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的概況
第二節 格勞秀斯的自然法和國際法理論
第三節 早期唯物主義哲學家斯賓諾莎的政治法律思想
第六章 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政治法律思想
**節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政治派別及其政治主張
第二節 君主專制制度的維護者霍布斯的政體說和法律思想
第三節 洛克的政治法律思想
第七章 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政治法律思想
**節 美國獨立戰爭和美利堅合眾國的成立
第二節 漢密爾頓的政治法律觀點
第三節 杰弗遜進步的政治主張
第四節 民主派代表倍恩的政治法律思想
第八章 18世紀法國專制制度危機和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政治法律思想
**節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夕的社會概況和啟蒙運動的產生
第二節 啟蒙運動早期領袖人物伏爾泰的政治觀點
第三節 孟德斯鳩的政治法律思想
第四節 激進的民主主義者盧梭的政治法律思想
第五節 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者的政治法律思想
第六節 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的政治法律思想
第七節 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活動家的政治法律思想
第八節 巴貝夫的政治法律思想
第九章 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國和德國守舊的政治法律思想
**節 概述
第二節 麥斯特和波那爾的神權政治論
第三節 德國的歷史法學派
第十章 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家的政治法律思想
**節 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家政治法律思想的一般特點
第二節 康德的政治法律思想
第三節 費希特的政治法律思想
第四節 黑格爾的政治法律思想
第十一章 19世紀上半期法國和英國的政治法律思想
**節 法國資產階級自由主義。本扎曼·孔斯旦的政治觀點
第二節 英國功利主義者的政治法律思想
第三節 奧古斯特·孔德的社會政治觀.點
……
第十二章 19世紀上半期空想社會主義者的政治法律思想
第十三章 帝國主義時期的資產階級政治法律思想
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教程 節選
《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教程/呂世倫法學論叢》: 從公元前4世紀起,希臘城邦沿著一路解體的方向發展。當時的大喜劇作家阿里斯多芬,運用藝術手法,揭露了達于登峰造極程度的城邦內部的腐敗。馬其頓王菲利浦,在克羅尼亞戰爭中粉碎雅典和迪拜的同盟軍,促使城邦的瓦解。亞歷山大王*后建立起包括小亞細亞、波斯、印度、埃及等龐大軍事帝國的行動,更使城邦國家遭到決定性的崩潰。馬其頓軍事帝國的建立,加強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加強希臘文化向東方的傳播及其本身的變化,意味著所謂希臘化時期的開始。在希臘化時期,希臘的政治法律思想,沿著兩個方向發生著重大的變化:**,文化的中心轉移到以埃及亞歷山大城為代表的東方城市,希臘境內也出現不同民族及其文化的混雜,逐漸地泯滅希臘正統文化和異域文化之間的原始差別。希臘文化影響著外部世界,外部世界又在改變著希臘。于是,排他的、自我滿足的封閉式城邦已經開放,成為同外域發生緊密聯系的地區了。在思想理論領域中,前所未有的世界主義色彩,便以此為契機生長起來。第二,在馬其頓人的君主制度的統治下,以雅典為代表的伊奧尼亞民主制,隨同全部希臘的城邦政治一起崩潰了。市民參與國家管理的情景已付諸歷史,他們同城邦不可分割的聯系消失,維系整體利益觀念的根據不復存在了。其結果,思想理論的中心自然而然地從集聚的城邦國家移到個人。如何獲得個人的幸福的問題成為研究的重要課題。斯多噶學派和伊壁鳩魯學派及其政治法律思想中的世界主義和個人主義傾向,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斯多噶學派的創始人是塞浦路斯島出生的芝諾(公元前336-前264)。芝諾并非完全的希臘人,與希臘沒有生來之緣,因此他率先擺脫希臘城邦主義意識是更易于理解的。芝諾受到昔尼克派的影響,在雅典一所飾有公元前5世紀中葉勃留古諾托斯的濕法壁畫的“畫堂”(斯多噶)里開辦學校。從此,他的同道者們就得到斯多噶之徒的雅號。 芝諾代表的早期斯多噶學派繼承德謨克里特的唯物主義原子論(他們稱為“火”)和赫拉克里特的辯證法,認為宇宙是運動的物質構成的。但與此同時,又承認神的邏各斯(*高理性)對人類社會的*終支配作用;并把辯證法引向所謂一切都是必然的宿命論。這些觀點,不論正確的和錯誤的,都反映到其自然法的理論中去了。把自然法的概念加以普遍化,這是斯多噶學派的政治法律思想的顯著特征。 斯多噶學派首先是把自然法與禁欲主義結合一起。他們的倫理學認為:按照自然法的要求,善惡的根源僅僅在于能否做到適應外部環境和遵循理性原則抑制自己的欲望。正是在宣揚應當抑制感情和使不道德的欲望回歸理性這一點上,他們又被呼為禁欲學派。他們從命運是自然確定了的觀念出發,說人的目的就是與自然協調一致地生活。這同時是與*高理性(神的邏各斯)協調一致地生活。為此,對于人的享樂,要求規范上的適當性。有理性的人,靠他自覺地服從自然法。對于沒有理性的人,要束縛以鐵的強制使之服從自然法。如此看來,斯多噶學派的自然法是超越人的意志、超越人的欲望,并且是永恒不變的東西。歸根到底,它就是神的邏各斯(*高理性)的體現。再者,他們用自然法來說明禁欲,又用禁欲來說明自然法,兜售生死由命、富貴在天的宿命論人生哲學,是麻痹人的意志和斗爭精神的鴉片。這是在馬其頓帝國統治下伏首屈服、甘心效勞的希臘奴隸主階級頹廢、萎靡的具體表現。 斯多噶學派還把自然法作為其世界主義思想的根據。他們拒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人們自然不平等的觀點,采取昔尼克學派的人們相互平等的觀點。按照斯多噶學派的說法,整個宇宙有一個*高理性(神的邏各斯)所產生的統一秩序。自然法就是把一切人聯結為一個巨大的共同體的紐帶。一切人,不管奴隸也好,野蠻人也好,同樣是神的兒子,互相都是兄弟。神賦予每個人以相同的理性,所以彼此是平等的。至于現實中存在著有理性的人與沒有理性的人這種差別,是后來的種種原因造成的,而不是先天的、自然的原因造成的。政治性的法律之所以必要,恰恰就是要強加給每個人以義務,使之不喪失理性,或者使喪失理性的人復歸理性。平等,主要是人們參與政治活動的平等,追求自己功利的權利上的平等。斯多噶學派進一步說,個人對人類整體的關系,比對他所處的特殊的、歷史的國家的關系更為重要。從根本上講,自然法所要求的是一個法則,一個法律,一個國家,即世界的國家和法律。世界的國家和法律靠人類之愛和普遍的理性來維持,而不靠政治性的法律和物理的刑罰來維持。自然法就是世界國家的法律和理性的法律,它高于各個國家的法律和習慣,并使后者從屬于自己。不難看出,斯多噶學派的世界主義思想,在打破希臘人和異邦人之間的障壁的亞歷山大的單一帝國里,具有很大的政治適應性。后來,隨著羅馬國家的建立,它獲得了更廣闊的地盤。應該說明的,就該學派本身而言,他們并沒有把世界主義同國家之間的侵略和民族擴張主義聯系在一起。 ……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