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城南舊事 本書特色
《城南舊事》被列為語文必讀叢書指定書目。 精裝經典版本以中青社黑皮書為基礎,配有88幅珍貴、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照片, 這是“胡同之沒”攝影家沈繼光歷時18年,走遍老胡同大雜院的搶救性記錄。 隨書贈送林海音五歲初到北京的照片藏書票。
城南舊事 內容簡介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女士的成名作,自1960年出版以來,暢銷不衰。全書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來展現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和悲歡離合。淡淡哀愁中的濃濃詩意,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讀者。 照片版《城南舊事》,配有88幅珍貴的老北京照片。老照片中的北京大多已無處可尋,但跟林海音寫的故事一起,留在了這本書中。 “我是多么的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
城南舊事 節選
駱駝隊來了,停在我家的門前。 它們排列成一長串,沉默地站著,等候人們的安排。天氣又干又冷,拉駱駝的摘下了他的氈帽,禿瓢兒上冒著熱氣,是一股白色的煙,融入干冷的大氣中。 爸爸在和他講價錢。雙峰的駝背上,每匹都馱著兩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還是“烏金墨玉”?我常常看見順城街煤棧的白墻上,寫著這樣幾個大黑字。但是拉駱駝的說,他們從門頭溝來,它們和駱駝,是一步一步走來的。 另外一個拉駱駝的,在招呼駱駝們吃草料。它們把前腳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來。 爸爸已經和他們講好價錢了。人在卸煤,駱駝在吃草。 我站在駱駝的面前,看它們吃草料咀嚼的樣子,那樣丑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度。它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里冒著熱氣,白沫子沾滿在胡須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了起來。 老師教給我,要學駱駝,沉得住氣的動物。看它從不著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總會走到的,總會吃飽的。也許它天生是該慢慢的,偶然躲避車子跑兩步,姿勢就很難看。 駱駝隊伍過來時,你會知道,打頭兒的那一匹,長脖子底下總系著一個鈴鐺,走起來,當、當、當地響。 “為什么要一個鈴鐺?”我不懂的事就要問一問。 爸爸告訴我,駱駝很怕狼,因為狼會咬它們,所以人類給它戴上鈴鐺,狼聽見鈴鐺的聲音,知道那是有人類在保護著,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靈中卻充滿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對爸爸說: “不是的,爸!它們軟軟的腳掌走在軟軟的沙漠上,沒有一點點聲音,你不是說,它們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聲不響地咀嚼著從胃里反芻出來的食物嗎?一定是拉駱駝的人類,耐不住那長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給駱駝戴上了鈴鐺,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說: “也許,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過完了,春天就要來,太陽特別的暖和,暖得讓人想把棉襖脫下來。可不是么?駱駝也脫掉它的絨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塊一大塊地從身上掉下來,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們剪一剪,因為太不整齊了。拉駱駝的人也一樣,他們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脫下來了,搭在駱駝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烏金墨玉”都賣了,鈴鐺在輕松的步伐里響得更清脆。 夏天來了,再不見駱駝的影子,我又問媽: “夏天它們到哪兒去?” “誰?” “駱駝呀!” 媽媽回答不上來了,她說: “總是問,總是問,你這孩子!”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 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聽見緩慢悅耳的鈴聲,童年重臨于我的心頭。 一九六○年十月……
城南舊事 作者簡介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她原籍臺灣,生于日本,長在北京。她的父親在她12歲時離世,剩下她與母親一起照顧三位妹妹和兩位弟弟。她曾擔任《世界日報》實習記者,成功地主持《聯合報》副刊10年。林海音提出“純文學”的概念,提倡不含政治及商業目的的文學創作。她成立純文學出版社,創辦《純文學雜志》,發掘鼓勵了無數青年作家,寫下獨樹一幟的出版傳奇。 林海音一生保持著旺盛的創作力,代表作有《城南舊事》《冬青樹》《綠藻與咸蛋》《曉云》《婚姻的故事》等,她說:“我在北京度過的二十五年時間,是金色年代,可以和故宮的琉璃瓦互映。” 沈繼光,1945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紹興,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美術系,中國鐵路文工團高級美術設計師。1987年開始舉辦個人畫展,1992年應國際老舍學術研討會之邀,舉辦“胡同之沒”黑白攝影展,這也成為了他胡同攝影的開端。 1997年,應胡絜青、舒乙約請,他拍攝了以老舍在北京的生活為題材的專題攝影作品,作品存立于中國現代文學館老舍陳列室紀念墻。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