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家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381765
- 條形碼:9787544381765 ; 978-7-5443-817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家訓 本書特色
中國傳統家訓內涵之豐富、內容之廣博、影響之深刻,是世界上其他國家所無法相比的,其核心是治家教子、修身做人,其實質是倫理教育和人格塑造,可以說,傳統家訓是祖先留給后人的為人處世寶典。自古至今,為世人尊崇而廣為流傳的家訓,主要有三國時諸葛亮的《誡子書》、北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唐代李世民的《帝范》、北宋司馬光的《溫公家范》、南宋袁采的《袁氏世范》、明代朱柏廬的《朱子家訓》與袁了凡的《了凡四訓》、清代張英的《聰訓齋語》與曾國藩的《曾國藩家書》等。傳統家訓各具特色,但大都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比如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勤儉持家、誠實守信、勤奮好學等。《中國家訓》精選了中國十大經典家訓及歷代名人家訓,并對其進行了注釋,以方便廣大現代讀者理解古代的這些家訓文化。
中國家訓 內容簡介
俗話說“家合萬事興”,只有家風正,民風才會淳,政風才會清,國家才會昌盛。為了方便廣大讀者尤其是黨員干部了解和學習中國傳統的家訓文化,進而提高個人修養,加強家風建設,我們精選了歷代家訓中的精彩篇章,匯編成《中國家訓》。《中國家訓》分為兩編,**編收錄了十部較具規模的經典家訓,第二編為歷代名人家訓的集萃,收錄了歷代零散的家訓,力爭讓讀者了解到較為全面的家訓文化。
中國家訓 目錄
《顏氏家訓》
序致**
教子第二
兄弟第三
后娶第四
治家第五
風操第六
慕賢第七
勉學第八
文章第九
名實第十
涉務第十一
省事第十二
止足第十三
誡兵第十四
養生第十五
歸心第十六
書證第十七
音辭第十八
雜藝第十九
終制第二十
《帝范》
序
君體**
建親第二
求賢第三
審官第四
納諫第五
去讒第六
誡盈第七
崇儉第八
賞罰第九
務農第十
閱武第十一
崇文第十二
《溫公家范》
治家
祖
父
母
子
女
兄弟
夫妻
《袁氏世范》
一 睦親篇
二 處己篇
三 治家篇
《了凡四訓》
一 立命之學
二 改過之法
三 積善之方
四 謙德之效
《朱子治家格言》
《庭訓格言》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圣諭廣訓》
序
一 敦孝弟以重人倫
二 和鄉黨以息爭訟
三 重農桑以足衣食
四 尚節儉以惜財用
五 隆學校以端士習
六 黜異端以崇正學
七 講法律以儆愚頑
八 明禮讓以厚風俗
《聰訓齋語》
卷一
卷二
《曾國藩家書》
稟父母·九弟習字長進
致諸弟·讀書應立志有恒
致諸弟·應立志猛進
致九弟·人而無恒,一事無成
致四弟、九弟·早起乃千金妙方
致九弟·郁怒*易傷人
稟父母·家和則福自生
稟父母·以和睦兄弟為**
致四弟·治家有八字訣
致九弟·周濟受害紳民
稟祖父母·請資助族人
稟祖父母·先饋贈親族
致諸弟·應親近益友
致九弟·同甘苦共患難
致九弟、季弟·述自己有負朋友
致諸弟·交友須常常來往
致諸弟·不可占人便宜
稟父母·不敢求非分之榮
致諸弟·進諫言勸天子戒除驕矜
致九弟·處事修身以明強為本
致九弟·以求才為大急
致沅弟、季弟·隨時推薦出色的人
致九弟·以多選替手為**義
第二編:歷代名人家訓集萃
先秦篇
周公誡子
孫叔敖戒子
庭訓
敬姜論勞逸
曾子殺彘
孟母斷織教子
楚子發母
秦漢篇
劉邦:手敕太子書
司馬談:命子遷
東方朔:誡子書
劉向:戒子歆書
馬援:誡兄子嚴敦書
鄭玄:誡子益恩書
蔡邕:女訓
魏晉南北朝篇
曹操:遺令
王修:誡子書
劉備:遺詔敕后主
諸葛亮:誡子書
諸葛亮:誡外甥書
羊祜:誡子書
陶淵明:與子儼等疏
隋唐五代篇
蘇瑰:中樞龜鏡
姚崇:遺令誡子孫文
姜公輔:太公家教
韓愈:符讀書城南
元稹:誨侄等書
宋元篇
范仲淹:告諸子及弟侄
歐陽修:書示子侄
邵雍:戒子孫
家頤:教子語
陸游:放翁家訓
許衡:訓子詩
陳櫟:與子勛書
明清篇
張居正:示季子懋書
呂坤:為善說示諸兒
王夫之:示子侄書
紀曉嵐:寄內子
紀曉嵐:訓大兒
鄭板橋:寄舍弟墨
鄭板橋:寄舍弟墨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林則徐:覆長兒汝舟
林則徐:訓次兒聰彝
左宗棠:示兒書
張之洞:致兒子書
民國篇
袁世凱:與叔保恒書
袁世凱:與叔保恒書
袁世凱:示次兒書
孫中山:勸胞兄孫眉不要做官
孫中山:家事遺書
梁啟超:致梁思順
梁啟超:致梁思成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