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文化產業研究 18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203169
- 條形碼:9787305203169 ; 978-7-305-2031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化產業研究 18 內容簡介
本書關注的重點是當前我國文化產業中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主要從學術前沿、文化消費、產業創新、文化金融、文化貿易、版權經濟、博士論壇七個欄目展開論述, 論文內容涉及經濟、管理、藝術學、傳播學等多學科的理論與方法, 選題注重學科的交叉性、融合性、前沿性, 內容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文化產業研究 18 目錄
里山資本主義時代的地方創生
基于鉆石模型的旅游小鎮盈利模式構建
西部民族地區文化產業效率提升的路徑選擇
國有傳媒企業特殊管理股制度研究綜述
文化消費
文化消費行為的城鄉差異及其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
——基于CGSS2012數據的實證研究
我國城鎮居民文化消費結構變化趨勢分析
“一帶一路”背景下新疆艾德萊斯產業創新發展策略研究
影片單日票房的生命周期特征
——基于2013—2015年中國數據的一項實證分析
產業創新
我國互聯網視頻平臺用戶黏度提升策略探究
——以芒果TV獨播為例
從“目的途徑”到“結果”:演旅融合研究的再審視
媒介產業融合背景下廣電媒介發展研究
——基于廣告資源的生態位理論分析
文化金融
科技創新視角下我國文化金融融合發展
政府補助對文化上市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機制與優化路徑
——基于191家文化上市企業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
文化貿易
文化距離對中國文化產品產業內貿易的影響
中國電影北美票房績效不確定性根源的相關性分析
版權經濟
版權經濟研究現狀述評與展望
敘事學視野下杭州G20國宴餐具設計研究
特色文化品牌的形成要素及培育路徑研究
博士論壇
中國電影票房規模影響因素及預測
——兼論新階段中國電影產業發展戰略
產業化語境下戲曲電影的發展路徑
鄉愁記憶與江西非遺保護
“失語”后的重生
——媒介生態視域下徽州戲曲傳播研究
我國廣播電視業不平衡發展的成因和改善對策
文化產業研究 18 節選
《文化產業研究(18)》: 古鎮是伴隨著社會活動而自然形成的,歷史追溯與文化積淀都深深地吸引著現代人,許多成功的案例進一步激發了人們對古鎮的開發熱情。以烏鎮為例,2014年全年接待游客692.4萬人,同比增長21.7%;實現門票收入4.8億元,同比增長28%(烏鎮政府,2014)。而在烏鎮景區的開發格局中,門票收入僅占1/3。旅游小鎮如此強大的盈利能力,自然受到了投資機構的關注,成為眾多熱錢追逐的又一個“風口”。也因為解決就業、新型城鎮化等功能而受到政府的重視。 然而,在旅游小鎮日益受到社會認可的情況下,人們往往陷入一種誤區,認為有歷史的古鎮就有旅游價值,一定能夠被市場接受。旅游小鎮建設也就是圍繞著歷史講一個故事、挖掘一個文化名人,對歷史遺存不加辨析地全盤接受,只要是存在了幾百年的事項,都可以作為熱點去吸引游客,再加上“農家樂”的本色餐飲,一個旅游小鎮就算是建成了。而真正關系到旅游小鎮運營管理、業態布局與盈利模式卻常常被忽略。 旅游小鎮的盈利模式構建是一個綜合的概念,是一個價值鏈的構建過程。雖然旅游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但不同旅游方式的盈利途徑卻有很大的差異。縱觀成功的旅游小鎮,通常有以下幾種盈利模式:①門票主導型。以山川形勝、歷史、人文為訴求,圍繞這些主題形成住宿、餐飲、購物、交通等連帶性消費。雖然門票收入在價值鏈的*頂端,餐飲、住宿、購物等連帶性消費也很可觀。烏鎮、周莊等是這種模式的典范,也是效仿的標桿。但新開發的旅游小鎮,還無法得到廣泛的認可,不宜過早地關注于門票。②地產出租型。以商業街為主導,結合歷史、人文,多存在于大城市之中。這種模式以城市為依托,場地出租是其主要的利潤源,休閑、購物、餐飲等商家是形成價值鏈的前提。旅游小鎮在建設初期,沒有形成足夠的影響力與住宿配套等功能,無法吸引到有質、有量的商家,常常無法采用這種模式。③主題體驗型。這種模式依托一個被廣泛認可的主題,借助公眾認知在短期內形成較大的吸引力,其中以“茶、酒、瓷”的認可度*高。在古鎮上植入住宿、餐飲、交通、購物、旅游元素,就可以形成完整的價值鏈。這種模式特別適宜傳統的“生產型”古鎮向旅游小鎮轉化,讓人們熟悉的生活元素成為體驗的內容。有些商品集散地、批發地也適于采用這種模式。而上述的三種模式并不是互斥的,若能兼顧各方特征,形成體系化的協調、互動能力,必然有助于旅游小鎮的可持續發展。 旅游小鎮在構建時常常會以歷史古鎮為依托,在古鎮中植入旅游元素,并以此展開功能布局、盈利模式構建。這并不是在點上的結合,而是在歷史積淀與文化內涵的引領下,依托古鎮的區位、自然、生活特征,結合“新型城鎮化”“生態文明”等概念,從整體上進行系統化、規范化的競爭優勢塑造與盈利能力構建。這需要系統地審視旅游小鎮整體的價值鏈與要素特征,形成貫穿于價值鏈的整體運營能力。縱向——從時間維度來審視,歷史傳承、文化底蘊、歲月痕跡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生產、生活方式,都可以成為旅游小鎮基礎性的盈利要素,有值得提煉、發掘的價值;橫向——從空間維度來審視,如何通過系統化的建筑標識與經營業態布局,從視覺和內容上提升小鎮的整體內涵,而不是局限在某些特色點上,不斷地渲染、放大。生活方式、生存能力是旅游小鎮有別于一般旅游景點的*大特征,是在歷史的歲月中淬煉、升華,是古鎮*有活力、*具發掘價值的主題,也是旅游小鎮構建的主價值鏈。 ……
文化產業研究 18 作者簡介
顧江,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導,南京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從事文化產業與公司戰略研究。主持科研項目近60項,發表論文100多篇,出版《文化產業經濟學》、《文化遺產經濟學》等著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