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046318
- 條形碼:9787548046318 ; 978-7-5480-4631-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庸 本書特色
子思著的《中庸》作為中華文化的源典,其論證的主張和思想已浸透到中國兩干多年的政教體制、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行為方式中。從古至今,無論是在士人還是在老百姓當中,《中庸》都是一部不可逾越的圣典,很多人通過研讀《中庸》獲得了成功的智慧和方法。
文若愚編的《中庸》的智慧具有普適性,它不僅是一部哲學經典,更是一部世俗生活的指導書,所以,它能夠跨越時空,到今天仍可以給我們的心靈注入鮮活的生命力。只要你進入《中庸》的世界,就能獲得智慧的啟迪。
中庸 內容簡介
本書對《中庸》正文進行了詳細的注釋和翻譯,以大量生動的事例闡釋了《中庸》蘊含的博大智慧,對《中庸》中如何提升自我修養、為人處世、齊家立業等方面的思想作了全面深入的挖掘,把《中庸》的智慧導入現代社會的生活情境中,幫助讀者更切身地領悟《中庸》,用《中庸》的智慧成就事業和人生。
中庸 目錄
**章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遒
經典再現
中庸精解: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中庸做人:文中子王通
中庸政道:樂天知命的蘇軾
中庸商道:長盛不衰的沃爾瑪
中庸精解:君子慎其獨也
中庸做人:“關西孔子”楊震
中庸政道:剛正不阿的海瑞
中庸精解:中為大本,和為達道
中庸做人:婁師德與人為善
中庸政道:唐初名相房玄齡
中庸商道:胡雪巖的成功秘訣
第二章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經典再現
中庸精解: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中庸做人:裴矩的為官之道
中庸政道:韓昭侯與申不害
中庸精解:君子時中,不偏不倚
中庸做人:呂端大事不糊涂
中庸政道:漢哀帝偏寵董賢
中庸商道:鄭李錦芬的經營之道
中庸精解:無道德之人反中庸,肆無忌憚
中庸做人:費無忌私心亂國
中庸政道:酷吏來俊臣
第三章 中庸乃至道
經典再現
中庸精解:中庸為至道
中庸做人:林肯的個人魅力
中庸政道:曾國藩的為政之道
中庸商道:馬里奧特公司穩健取勝
中庸精解:人所同得,初行無難
中庸做人:李紈與王熙鳳的做人之道
中庸政道:楊炎與盧杞
中庸精解:世教衰不能行中庸
中庸做人:有才無品的錢謙益
中庸政道:盛世奸相楊國忠
中庸商道:卜內門公司蠻橫失策
第四章 道之不明
經典再現
中庸精解:智者過,愚者不及
中庸做人:東郭先生的啟示
中庸政道:聰明過頭的八阿哥胤禊
中庸精解:賢者過,不肖者不及
中庸做人:楊修之死
中庸政道:不知變通:于謙遭人暗算
中庸商道:過猶不及:牟其中的敗局
中庸精解:人皆飲食,鮮能知味
中庸做人:呂蒙正處世有道
中庸政道:藺相如的為政之道
中庸商道:適應市場,可口可樂步步為營賺大錢
第五章 道其不行
經典再現
中庸精解:道其不行天下
中庸做人:剛愎自用的項羽
中庸政道:亡國之君孫皓
中庸精解:由不明,故不行
中庸做人:春申君自食惡果
中庸政道:魏忠賢禍亂國家
中庸精解:其無傳道者
中庸做人:虎父犬子的龔半倫
中庸政道:趙高陰險狡詐亡秦
中庸商道:埃弗里獨斷專行吞苦果
第六章 執其兩端,而用其中
經典再現
中庸精解:好問善思,就近察言
中庸做人:好問善思的伽利略
中庸政道:齊桓公的用人之鑒
中庸精解:隱惡而揚善
中庸做人:楚莊王滅燭絕纓
中庸政道:漢代名相丙吉
中庸商道:贊賞也是一種企業文化
中庸精解:執其兩端,量度以取中
中庸做人:王景治水
中庸政道:宋太宗推行“重文輕武”政策
中庸商道:蒙牛甘做第二
第七章 不知避禍,莫知守道
經典再現
中庸精解:自作聰明,不知避禍
中庸做人:禰衡之死
中庸政道:自作聰明的韓信
中庸精解:辨別眾理以求道
中庸做人:范縝反對迷信
中庸政道: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中庸商道:中智藥業集團的發展史
中庸精解:擇中庸而不能守
中庸做人:元稹不能守道
中庸政道:孫權晚年昏庸
第八章 拳拳服膺,守之不失
經典再現
中庸精解:擇乎中庸
中庸做人:日行一善的古鐵雷斯
中庸政道:布衣儒相公孫弘
中庸精解:得一善言則拳拳服膺
中庸做人:周處悔改除三害
中庸精解:守道而弗失
中庸做人:曾國藩守道以恒
中庸政道:李斯晚節不保留罵名
中庸商道:以十二頭牛救國的弦高
第九章 中庸不可能
經典再現
中庸精解:家國可均,爵祿可辭
中庸做人:伯夷、叔齊餓死首陽山
中庸政道:勾踐復國殺功臣
中庸精解:白刃可蹈也
中庸做人:捍衛真理的殉道者:布魯諾
中庸政道:王導主和安天下
中庸精解: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做人:關羽之死
中庸政道:年羹堯不知進退遭誅戮
中庸商道:世界上*成功的慈善家
第十章 和而不流,中立不倚
經典再現
中庸精解:辨強以明強
中庸做人:自勝者強:張海迪
中庸政道:劉備自強不息成大業
中庸精解:君子中立而不倚
中庸做人:祁黃羊名著青史
中庸政道:唐高祖李淵晚年賞罰不明
中庸商道:源清流潔的聯想集團
中庸精解:和而不流
中庸做人:柳下惠和而不流
中庸政道:陳平、周勃鏟除諸呂
中庸精解:至死不變其塞
中庸做人:科希秋什科矢志不渝的救國之路
中庸政道:文天祥至死不改其志
第十一章 遵道不見知而不悔
經典再現
中庸精解:素隱行怪,有述弗為
中庸做人:“怪人”王安石
中庸政道:荒誕不經的正德皇帝
中庸精解:行道不可半途而廢
中庸做人:李時珍編著《本草綱目》
中庸政道:后唐莊宗有始無終
中庸商道:茶商孟喬波的成功之路
中庸精解:依乎中庸,不見知而不悔
中庸做人:黃宗羲入清拒仕
中庸政道:狄仁杰耿介為政
第十二章 君子之道費而隱
經典再現
中庸精解:中庸之道費而隱
中庸做人:琴師師曠以樂理服人
中庸政道:朱棣防微杜漸,治理朝政
中庸精解:至大莫能載,至小莫能破
中庸做人:從小事做起
中庸政道:雍正推行“火耗歸公”
中庸商道:疏忽的代價
中庸精解:愚人可知,君子莫行
中庸做人:管仲生活奢侈
中庸政道:漢文帝劉恒寵愛鄧通
中庸商道:風波莊酒家的“江湖味”
中庸精解:造端夫婦,察乎天地
中庸做人:竇燕山積善行德,教子有方
中庸政道:清皇室注重皇子教育
中庸商道:詹姆斯的成功之路
第十三章 道不遠人
經典再現
中庸精解:道不遠人
中庸做人:孔穿駁倒公孫龍
中庸政道:寬宏大量的蔣琬
中庸商道:麥德龍成功的要訣
中庸精解:己所不愿,勿施于人
中庸做人:李離錯判
中庸政道:晉靈公暴虐失天下
中庸精解:庸德之行,庸言之謹
中庸做人:李靖寡言避禍
中庸政道:禍從口出的賀若弼
中庸精解:言顧行,行顧言
中庸做人:曾子宰豬取信
中庸政道:北齊高演、高湛失信殺侄
第十四章 君子素其位而行
經典再現
中庸精解:貧賤富貴,各安其行
中庸做人:班婕好侍君不逾禮法
中庸政道:木匠皇帝明熹宗
中庸精解:君子無入不自得
中庸做人:安貧樂道的子恩
中庸政道:林則徐的為政之道
中庸精解:君子俟命,小人徼幸
中庸做人:林肯的故事
中庸政道:晉國驪姬之亂
中庸精解:君子反求諸其身
中庸做人:柳公權戒驕成各
中庸政道:諸葛亮自貶三級
中庸商道:威廉·波音反求諸身走出困境
第十五章 行遠自邇,登高自卑
經典再現
中庸精解: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
中庸做人:關注細節的陶侃
中庸政道:富弼的為官之道
中庸精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中庸做人:相敬如賓的梁鴻和孟光
中庸政道:潑婦皇后賈南風
中庸商道:陳天橋與賢內助雒芋芊
中庸精解:兄弟既翕,和樂且耽
中庸做人:繆彤兄弟和睦
中庸政道:袁氏兄弟同室操戈
中庸精解:宜爾室家,父母其順矣
中庸做人:萬石君忠孝治家
中庸政道:竇太后寵愛梁王劉武
第十六章 大道如神,可知不可見
經典再現
中庸精解:鬼神為德,其盛矣乎
中庸做人:正直的汲黯
中庸政道:北魏孝文帝重視祭祀
中庸精解:敬神如在其上
中庸做人:洞察世情的老子
中庸政道:劉駿嘲弄祖父丟江山
中庸商道:強生召回事件自辱形象
中庸精解:神之格思,不可度思
中庸做人:柳公權的處世之道
第十七章 大德必受命
經典再現
中庸精解:舜其大孝,德為圣人
中庸做人:至圣孔子福澤后世
中庸政道:周文王仁義得天下
中庸商道:以德立業的西門子
中庸精解:大德之人四必得
中庸做人:郭子儀福祿壽全
中庸政道:商湯以德立國國運長
中庸精解:因材而篤,栽培傾覆
中庸做人:陶行知慧眼識才
中庸政道:唐太宗選擇栽培繼承人
中庸商道:三星公司重視人才培養
第十八章 周公制禮行天下
經典再現
中庸精解:盛德之人福壽長
中庸做人:仁義為懷的孫思邈
中庸政道:名相傅說
中庸精解:周公制禮
中庸做人:曾家家規,培育代代英才
中庸政道:禮制的破壞和魯國的衰落
中庸商道:“商圣”白圭的經商之遭
中庸精解:重喪祭以治天下
中庸做人:孔子制止厚葬顏淵
中庸政道:武乙囊血射天
中庸商道:杜邦公司的前管理時代
第十九章 踐其位,行其禮
經典再現
中庸精解:繼志述事,方為大孝
中庸做人:司馬遷忍辱著史償父愿
中庸政道:李存勖繼承父志開大業
中庸商道:敗家子約翰·哈維
中庸精解:禮序尊卑,辨貴賤
中庸做人:鰲拜越禮遭禁錮
中庸政道:叔孫通制禮
中庸商道:充分授權的喬致庸
中庸精解:以禮治國,如示諸掌
中庸做人:一代名臣陳蕃
中庸政道:齊宣王禮賢下士
中庸商道:邵逸夫六請鄒文懷
第二十章 為政在人,治國九經
經典再現
中庸精解:為政在人,修身以道
中庸做人:劉秀知人善任
中庸政道:齊威王善于納諫
中庸商道:注重人才培養的聯想集團
中庸精解: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中庸做人:羊祜修身自守
中庸政道:以身作則的朱元璋
中庸精解:五達道,三達德
中庸做人:做人當學周公瑾
中庸政道:晏子諫齊景公
中庸精解: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中庸做人:孟嘗君狡兔三窟
中庸政道:秦孝公變法強秦
中庸商道:晉商始祖猗頓
中庸精解:知善致誠獲乎上
中庸做人:實事求是的貫高
中庸政道:齊襄公失信誤國
中庸商道:棄儒從商的孫春陽
中庸精解:學問思辨行
中庸做人:錢學森的人生境界
中庸政道:諸葛亮的用人智慧
中庸商道:印尼順瑪銀行的衰敗
第二十一章 誠則明,明則誠
經典再現
中庸精解:自誠明謂之性
中庸做人:恪守誠信的高允
中庸政道: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中庸商道:“鋼鐵大王”卡耐基
中庸精解:自明誠謂之教
中庸政道:劉邦信陳平
中庸商道:不講誠信的代價
中庸精解:誠則明,明則誠
中庸做人:至誠君子魯肅
中庸政道:唐玄宗不逐韓休
中庸商道:富甲天下的陶朱公
第二十二章 天下至誠,可與天地參
經典再現
中庸精解:至誠方能盡其性
中庸做人:講真話的季羨林
中庸政道:魏文侯至誠盡性待臣下
中庸精解:盡物之性與天地化育
中庸做人:物盡其用才能各盡其性
中庸政道:士尹池順應天道息兵戈
中庸商道:海南養生堂順其自然大獲全勝
中庸精解:可與天地參
中庸做人:李士謙的慈悲之心
中庸政道:魏孝文帝順天應人成大業
中庸商道:麥當勞濃濃的人情味贏得人心
第二十三章 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經典再現
中庸精解:其次致曲,曲能有誠
中庸做人:香港大學的榮譽院士
中庸政道:至誠君子司馬光
中庸商道:誠信為本的胡雪巖
中庸精解:誠形著明而有動變
中庸做人:王祥侍奉后母
中庸政道:犯人報答季羔
中庸商道:敢把對手扶上馬
中庸精解: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中庸做人:為人師表的胡瑗
中庸政道:子產的治國之道
展開全部
中庸 作者簡介
子思,孔子的嫡孫、孔子之子孔鯉的兒子。大約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享年8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