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漢語量度形容詞的不對稱及其歷時演變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613671
- 條形碼:9787548613671 ; 978-7-5486-1367-1
- 裝幀:一般書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語量度形容詞的不對稱及其歷時演變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以漢語具有反義聚合關系的量度形容詞為研究對象,從共時和歷時兩個角度對這個性質形容詞的次范疇類進行較為全面深入、系統的研究。反義成對的量度形容詞幾乎都具有不對稱現象,本書首先主要從構詞能力、詞語搭配、句法分布、特殊構式等多方面對量度形容詞“大/小”、“多/少”、“深/淺”等的不對稱現象進行窮盡性考察與分析,并嘗試從句法語義的限制、主觀性差異對隱喻中突顯作用的影響、象似原則和經濟原則的共同作用、社會規約性的制約等角度對其不對稱的原因做出解釋。其次,運用語法化理論,從歷時視角對成對量度形容詞的語義演變進行詳細考察與分析,探討量度形容詞的不對稱現象與歷時演變之間的共變關系。再次,采用概念整合理論,對反義量度形容詞共現對舉兩字組“大小、長短、高低(矮)、寬窄、厚薄、深淺、粗細、遠近、快慢、貴賤、多少、輕重、早晚”等的整合度高低及其層級分布進行考察。*后,借鑒詞匯化、語法化理論,考察研究反義量度形容詞共現對舉兩字組“大小、長短、高低(矮)、寬窄、厚薄、深淺、粗細、遠近、快慢、貴賤、多少、輕重、早晚”等的詞匯化或語法化過程,并對其虛化機制及動因進行分析和解釋。
漢語量度形容詞的不對稱及其歷時演變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稿以漢語具有反義聚合關系的量度形容詞為研究對象,從共時和歷時兩個角度對這個性質形容詞的次范疇類進行較為全面深入、系統的研究。反義成對的量度形容詞幾乎都具有不對稱現象,本書首先主要從構詞能力、詞語搭配、句法分布、特殊構式等多方面對量度形容詞“大/小”、“多/少”、“深/淺”等的不對稱現象進行窮盡性考察與分析,并嘗試從句法語義的限制、主觀性差異對隱喻中突顯作用的影響、象似原則和經濟原則的共同作用、社會規約性的制約等角度對其不對稱的原因做出解釋。其次,運用語法化理論,從歷時視角對成對量度形容詞的語義演變進行詳細考察與分析,探討量度形容詞的不對稱現象與歷時演變之間的共變關系。第三,采用概念整合理論,對反義量度形容詞共現對舉兩字組“大小、長短、高低(矮)、寬窄、厚薄、深淺、粗細、遠近、快慢、貴賤、多少、輕重、早晚”等的整合度高低及其層級分布進行考察。很后,借鑒詞匯化、語法化理論,考察研究反義量度形容詞共現對舉兩字組“大小、長短、高低(矮)、寬窄、厚薄、深淺、粗細、遠近、快慢、貴賤、多少、輕重、早晚”等的詞匯化或語法化過程,并對其虛化機制及動因進行分析和解釋。
漢語量度形容詞的不對稱及其歷時演變研究 目錄
漢語量度形容詞的不對稱及其歷時演變研究 作者簡介
石慧敏,女,上海人,語言學博士。現為上海師范大學對外漢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負責人。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漢語語法研究、對外漢語教學與教材研究。歷年來先后在《修辭學習》、《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漢語學習》、《世界漢語教學》、《華東師范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余篇;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專著一部(2011);由北京大學出版社、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日本好文出版社等出版對外漢語教材7部。曾赴日本、韓國、美國、馬來西亞等國進行漢語教學、研究及講學。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