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月夜潛者 本書特色
大地震、大海嘯、核泄漏,聚焦東日本大地震五年之后的福島,揭露震后“復興”的殘酷現實!
從此之后天人永隔,父母、孩子、愛人、親人、朋友,甚至不能親自確認TA的死亡。為什么我還活著,為什么只有我活著,我到底該怎么繼續活下去……一次次詰問蒼天,永遠沒有任何回應;一遍遍質疑自己,生活還是要繼續過下去。災難之后的福島,到底是禁區還是圣域?乘著月光,他偷偷潛入深沉的大海,那里是人們幸福生活過的小鎮,是人們永遠無法割舍的牽掛。在死亡的國度里,他悄悄撿拾起每一個生命的珍貴模樣,妥帖珍藏。
月夜潛者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了潛水員偷偷潛入海底禁區為在大地震中失去親人的人們打撈死者遺物的故事。
月夜潛者 節選
時間很緊。
舟作對這一帶的情況心里大體有數,他打開頭燈,打算采用頭前式著陸。經過數次平衡耳壓,不多時已然到底。他將手電筒拿在手里,照向預想的方向。
海流確實與以往不同。以前,從左側緩緩涌過來的海流撞擊海岸后會向右畫一個半圓慢慢回到外海,但現在水流太快,它不及靠岸,就直直地沖向了右側。
舟作像岸邊靠近,再掉頭折回來,小心地尋找此行的目標,感覺自己就像在橫渡湍流。海水混濁,細小的懸浮物如漫天飛雪一般。
他循著記憶中的方位緩緩向前,不多時,前方露出半截居民樓供水用的大儲水罐來,之前從沒見過。舟作懷疑自己是不是弄錯了方位,于是一邊注意著水流,一邊打開微機表探測水深以及位置,向外海移動。這時,一個柱狀物體出現,如墓碑般直立。他矮下身體,沿著海流影響相對較弱的海底,近乎匍匐著前進。
靠近一看,正是透子丈夫的進口車。此時車子車身倒立,底盤朝著岸邊,壓癟的前部觸著海底,車尾向上。
養老院的單廂車已不見蹤影,估計是被海流沖走了。舟作走到車邊,往外海探了探身體,差點就被裹走。由此往外海去,海水中的漂浮物越來越多,仿佛前方正下著鵝毛大雪一般,令人完全看不清楚。
舟作小心翼翼地查看車內,發現原本關上的儀表盒開著,里面的戒指早已不知去向。為避開強勁的海流,他繞到車身背部;即便如此,還是難以站穩。于是他取下鐵鉤,找到合適的位置深深鉤住。鐵鉤連著短繩,短繩連著腰帶。
終于固定住身體后,舟作開始拍照和搜尋。近來海流日趨強勁,甚至可以掀動汽車。海底的泥沙似乎也已經被翻攪了一遍,處處皆可輕易挖開。塑料板,彎曲的鋁棒,碎木板,布條……出來的東西不勝枚舉。這些或許是聚集在別處的雜物因為地震或其他原因翻出地表,順著洋流過來后,碰到這些車體殘骸堆積而成的吧。
一只童鞋從泥沙里露了出來,飄到眼前。舟作伸手抓住,放進貝殼網內。他在周邊再刨了刨,又找到數只童鞋。也不知道這些鞋子的主人是否仍然在世,但鞋上可能有署名,他決定每雙鞋只取一只,另一只則拍下照片。這樣,能盡量多地帶回不同人的東西。
神奇的是,這里竟然還有體育館用拖鞋和芭蕾舞鞋,令人懷疑海底是不是住著一個兒童鞋類愛好者,將搜集來的鞋子都放在了這里。
舟作隱隱聽見自己的呼吸聲間,夾雜著一種奇特的聲音。他就著頭燈環顧四周,發現倒立的汽車在海流中前后微微搖晃。或許是汽車晃動的聲音。不能離得太近,萬一車翻個身,自己就會被壓在下面了。
舟作換了個安全位置,還是用鐵鉤鉤住海底,刨開泥沙繼續搜尋。但除了已經腐蝕變形,無法分辨的東西以外,什么都沒有找到。
看來除了車身附近,并沒有什么東西。雖然危險,他也只好回到原處,一面小心注意著車骸,一面憑著手指的觸覺繼續探尋泥沙中埋藏的物品。
塑料碎片。陶瓷碎片。好像是什么金屬薄板,繼續深挖,出來了一臺智能手機。隨后,又接連找到兩臺不同種類的平板終端。也不知道是潮水的杰作,還是電器店的商品被打包全沖到了這里,舟作還找到一個小都上班時總聽的MP4。
這里,簡直就是漁夫們*喜歡的豐收地。舟作收獲頗多,身后的貝殼網鼓了起來,越來越重。
忽然,他注意到車骸與海底的夾縫里,似乎有什么東西反射著手電筒的光。若要去取,身體勢必會碰到車骸。車骸本就不穩,若被碰觸,不知道會怎樣。但是,還剩六分鐘,時間足夠,而且這樣的機會絕無第二次。
舟作顧不上遲疑,匍匐著爬進車骸的正下方,頭部與車骸的發動機相距只在毫厘。
一具骸骨。一串廉價的項鏈——雖不是貴金屬,但也顧不上了,仍是置之原地。一條鏈子——時間緊迫,不再深挖。一個金屬環——挖出來一看,卻是小環串成的手鏈,也置之原地。
突然,余光里閃過一道黑影。他以為是魚,轉過頭燈一看,發現竟然是一具裸著上身的人的尸骸。尸骸的皮膚被劃爛,只剩了半張臉,胸部深陷,右手不知去向,下半身更是被攔腰斬斷。
舟作嚇得呆住,良久才看清那是一個服裝店的人體模型。它或許原本被夾在某處的墻壁間,受了震動脫落出來,機緣巧合順著海流飄流到了這里。他一時驚恐無狀,本能地往車身靠,驚覺后趕忙扭頭試圖恢復到之前的姿勢。這時,肩膀撞到了發動機。想必是剛才看到模型嚇得后仰,靠近了車身的緣故。
霎時,身體不能動彈!不是因為疼痛,而是恐懼。
呆在這里太危險,他心下警覺,顧不得攪起泥沙,猛地蹬了一下地面,想要離開。但是,鐵鉤又把他拉了回來。
這時,海流中原本倒向外海的車骸壓了過來。不及遲疑,舟作用肩抵住車身,隨即取下鐵鉤,抽身退向岸邊。泥沙驟起,直追而來。
若是海上風平浪靜,海底沉渣泛起,想必久久不能澄清;但現在海水流動迅速,泛起的泥沙很快便被沖到了別處去。
舟作仔細檢查全身,所幸并沒有受傷,只是潛水服的肩部破了一道口子。并未覺冷,也就是說海水暫時還沒進來。但一旦灌進來,全身濕透,便會有生命危險。
此地不宜久留。剛好計時器響起,警告燈也開始閃爍。
舟作再次確認透子丈夫的車。可能是剛才倒下的勢頭太猛,車身朝外海方向移動了不小的距離。車頂觸地,前面就是向外海傾斜的斜坡,車骸似乎正一點一點向下滑去。
舟作雙手撐地,打算先浮到五米深的安全水域。他收起鐵鉤掛在腰間,向上浮去,貝殼網很重,直直地墜在身后。他擔心貝殼網被刮壞,東西散落了出來,于是打開手電筒向下查看。
車骸傾倒攪起的泥沙大部分已經被沖散,剛才挖掘過的地方也沒了泥沙。光圈中,微光閃爍,似乎是原本深埋的東西終于裸露了出來。
仿佛被吸引住一般,舟作關掉計時器和警告燈,又一次頭朝下潛向海底。
地上散落著數只手表,其中很多的表面已經破碎,指針不知去向。另外還有胸針、耳環等首飾以及甜點用叉勺。估計是因為密度相近,全都聚集過來了吧。
舟作并不著地,只懸浮在這些反光的物品上方慢慢搜尋。這時的他與其說是用眼睛在看,毋寧說是用鼻子在“聞”。但他所憑不是實際的鼻子,而是他腦袋里過人的 “嗅覺”。
就是這里!
一股海里不可能聞到的香味,就像是春夏之交花草萌發的芬芳。他立即揮動蛙鞋,逆流向前,輕輕拂去泥沙。藤蔓纏繞的大樹下,男人伸手擁抱住了戀人。戒指,出現了。
戒指貫穿在一段白珊瑚上,舟作正要伸手去拾,卻停了下來。原來那段白珊瑚是人的指骨。
指骨前端和根部已經消失,只留下第二指節前后約六厘米的骨頭。估計是無名指指骨,正中央嵌著戒指。全面罩內,舟作深深嘆了口氣。
他迅速拍了照片,然后捏住指骨,正待拾起,海流沖擊著身體一陣晃動,指骨從戴著手套的指間滑落,連同戒指一起向遠處飄去。伸手去抓,已然不及。舟作連忙大步揮動蛙鞋,上前追趕。照理說,戒指應該很容易從指骨上滑落,但或許是今天的海流壓力太大的緣故,它們合為一體,越飄越遠。
警告鈴已經關了,不知道過了多少時間,但空氣瓶里應該還有空氣。只差一點,只差一點……舟作伸長手,拼命追趕。泥沙愈泛愈多,愈來愈猛,仿佛漫天大雪。戒指隱在了大雪的國度。
舟作感到海流正拽著自己往外海沖去。靠近岸邊的海底較為平坦,到了這一帶,有差不多六十多度的斜坡。原本水平流動的海水急轉直下,沖力之大可想而知。海底滑坡后形成的深不見底的斷崖在腦海中閃現。
不能再追,太危險了。但是有浮力調節背心,即便被沖到深處,只要注入空氣,就能重新浮上來,沒關系。
舟作已經不能保持冷靜。他知道危險,卻無論如何想要找回戒指。正要跳進湍急的海流,突然感覺有手抓住了自己的背。
無法動彈。
誰?是文平叔嗎?
左肩。
右手肘。
回來!那里不能去!
似乎有人在督促自己一般,左手肘被拽住了,腰也被抱住了,一直拉著往后退。
你這是干什么?好不容易死里逃生,你不管岸上等你的人了嗎?
邁出的右腿和左膝也接連被抓住。他不能向前。
舟作不及回頭細看,只好拼命蹬著蛙鞋朝岸邊游動,終于從湍急的海流中脫身出來。驚魂未定之際,回頭看去,鵝毛大雪那邊是逐漸遠去的人影。
似父母的人影,似哥哥大亮的人影,還有很多未曾見過的。小孩,老人,男人,女人……他們倏忽消失在了大雪的深處。
這難道是潛水時偶爾會看到的幻影嗎?還是血液里氮氣積累太多產生的錯覺?亦或是內心對于死亡的恐懼和竭力求生的愿望幻化成夢境,阻止了失去理智的自己?
突然,背后傳來大魚悲鳴般的聲音。舟作轉過頭,只見透子丈夫的車滑到了斷崖處,前半部分逐漸隱沒,后半部分隨之揚起,令人想到朝著虛空嘶吼的海獸。轉瞬之間,仿佛被某種看不見的力量拽著,卷起一陣更強烈的雪花,消失了蹤影。
懸浮的粒子同時不見了,海水隨即清澈下來,仿佛虛空,目不可極。然,下一刻從海底深處噴涌出更猛烈的暴雪,埋葬了虛空。
車骸落下時攪起的逆流朝著舟作涌過來,帶著一點光。光似乎在祈求舟作帶自己上岸,就像之前那個月牙發冠一樣。
流星劃過。
舟作許下了愿望:請安息吧。
……
月夜潛者 作者簡介
天童荒太(1960— )
編劇、作家。1986年正式進入日本文壇,后獲獎無數,是當代日本文壇的實力派大家。作品多聚焦家庭,善于從細小的點挖掘出生命的意義,對生活有著天然的人文關懷,包括《家族狩獵》《永遠的孩子》在內的多部作品被改編成熱門影視劇。
獲獎記錄:
1986年
《白色家族》獲野性時代新人文學獎
1994年
《孤獨的歌聲》獲日本推理懸疑大獎優秀作品
1995年
《家族狩獵》獲日本山本周五郎獎
2000年
《永遠的孩子》獲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
2009年
《哀悼人》獲日本直木三十五獎
2013年 《歡喜的孩子》獲每日出版文化獎
- 主題:
還是有打動人的地方,男主去潛水的出發點本身就很偉大了,實在沒必要給已婚的男主增加兩段沒必要的感情,其中一段還是一特優秀的女孩膚白貌美大長腿前后為了男主拒絕三個男生,一股修真小說氣息撲面而來
- 主題:當成治愈小說看吧
被封面設計吸引,整個感覺真是和小說的基調很匹配,清冷的感覺。小說的角度還是切入的很有意思的。寫的不夠有深度,但是本身就是小說所以也不太糾結這個問題。小說更偏向主角內心自我救贖的過程,對打撈本身這件事其實著墨不多,本來以為風格類似于紀實類,結果不是。個人感覺作者寫得很溫柔,當做治愈類的小說看看也算是不錯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