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泉州文庫林次厓先生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60865
- 條形碼:9787100160865 ; 978-7-100-16086-5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泉州文庫林次厓先生文集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文史哲專業研究者 本書是研究林希元政見與學術以及明正德、嘉靖年間歷史和政治的重要史料。 林希元是明代著名理學家,一代名臣。為官期間多次直言政事,揭露冗弊,提出對策,但當政者多不能言,仕途坎坷。其一生遠承程朱理學,近宗鄉賢蔡清的《易經蒙引》,對王陽明心學多有批評。著有《四書存疑》、《易經存疑》、《林次厓先生文集》等。本書主要收錄了作者所作的疏、書、序、跋、墓志銘、墓表、祭文等,附錄包括了該書提要以及各類志書中所收錄的《林希元傳》等。該集既是研究林希元政治見解和經世之學的重要資料,也是研究正德、嘉靖年間歷史和政治的重要史料。 此外,本書經李夢生(漢語大詞典出版社總編輯,編審,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兼職教授)全文審讀。
泉州文庫林次厓先生文集 內容簡介
《林次厓先生文集》是一部比較全面反映林希元從政、治學、交游等方面的重要文獻。共十八卷,其中包括奏疏、書、揭帖、序、記、碑、論、議、雜著、墓志、墓表、祭文、哀詞等多種文體,十六卷;各體詩兩卷。附錄包括了該書提要以及各類志書中所收錄的《林希元傳》等。該集既是研究林希元政治見解和經世之學的重要資料,也是研究正德、嘉靖年間歷史和政治的重要史料。
泉州文庫林次厓先生文集 目錄
林次厓先生文集卷二
林次厓先生文集卷三
林次厓先生文集卷四
林次厓先生文集卷五
林次厓先生文集卷六
林次厓先生文集卷七
林次厓先生文集卷八
林次厓先生文集卷九
林次厓先生文集卷十
林次厓先生文集卷十一
林次厓先生文集卷十二
林次厓先生文集卷十三
林次厓先生文集卷十四
林次厓先生文集卷十五
林次厓先生文集卷十六
林次厓先生文集卷十七
林次厓先生文集卷十八
附錄
校點后記
泉州文庫林次厓先生文集 節選
《林次厓先生文集/泉州文庫》: 三、六急。 曰垂死貧民急館粥者。臣按,作粥以伺饑民,昔漢獻帝蓋嘗行之,后世多有用之而專賑粥者。但以臣觀之,次貧之民生計未急,日授之米,已有不屑,而況粥乎?極貧之民生計雖急,而給之粥,亦有所不愿者。何則?粥之稀稠冷暖不一,食之多寡緩急甚殊,早關晚放,人弗自便,氣蒸疫作,死亡相繼。始也不得已,扶搞強健而人廠,終也不得去,空拳匍匐而出門,此所以不愿也,臣昔泗州親見之審矣。若夫垂死之民,生計狼狽,命懸頃刻,若與極貧一般給米,則有舉火之艱,將有不得食而立斃者矣。惟與之粥,則不待舉火而可得食,涓勺之施,遂濟須臾之命,此粥所以當急也。必于通都大衢量搭小廠,亦設官耆,令其領米作粥。流莩所過,并聽就食。但人餓既久,腸胃噎寒,乍飽多死。粥要極稀,毋令至飽,當漸以與之,待氣完體壯,然后與極貧一體賑米。然作粥之法,又慮生熟不齊、參和灰水之弊。要在委任得人,則民蒙實惠矣。或曰:賑粥之法,昔大臣嘗行于江北,今子三貧之賑不之取,獨取而用于垂死貧民,何也?臣曰:昔江北之大饑也,民餓死與為盜正在十一、十二月之間。臣至,多方賑濟,稍健能行者隨口給米,弱憊不能行者為湯粥飼之。及正月初,廷臣建議賑粥,民多不愿。臣乃試為二廠,一賑粥,一賑米。民皆舍粥而趨米。臣因與面論可否,其說鑿鑿可聽,臣不能奪,乃一意推行,而更得法。然行之未久而弊作,何也?饑飽混進而糜費浩繁,疫癘盛行而死亡枕藉。當日上司目擊其弊,故行之不兩月,羽書星馳,令停粥而給米,則上司已知其法之不可行而自改之矣。臣目擊其弊,乃多方澄汰,亦只查革得一二。續因饑民病愈乞歸,遂給米散遣之,雖以賑粥造報,實則賑米者半月,則臣已知其法之不可行而陰改之矣。然臣始至泗州也,親見饑民立死,乃亟行賑濟。城郭餓殍既仆者、欲仆者,亟取米飲灌之,旋以稀粥接續與食,既仆者十救五六,欲仆者全救。因思垂死饑民,非粥決不能救,又不可緩。若夫三貧之賑,決不可用。乃知昔人此法實為垂死饑民而設。擇羸弱給粥,候氣完然后一給,則宋儒程頤之論,實有見矣。今臣三貧之賑去粥不用,而獨用之垂死貧民者,豈空言無據哉!或曰:賑粥民既不愿,又有濫食者,何也?臣曰:不愿食者,貧民;其濫食者,非貧也。 曰疾病貧民急醫藥者。蓋時際兇荒,民作疫癘。極貧之民一食尚艱,求藥問醫,于何取給?昔宋趙撲知越州,為病坊以處病民,給以醫藥者,正為此也。往時江北賑濟,官府亦發銀買藥以濟病民,然斂散無法,督察無方。醫人領銀,不盡買藥而多造花銷。窮民得藥,初不對病,而全無實效。今各處災傷重大,貧民疾病所不能免。臣愚欲令郡縣博選名醫,多領藥物,隨鄉開局,臨證裁方。郡縣印刷花闌小票,發各廠賑濟。官令多出榜文,播告遠近,但是饑民疾病,并聽就廠領票,赴局支藥。仍開活過人數,并立文案,事完連冊繳報,以憑稽考。濟人多寡,量行賞罰,侵克錢糧,照例問遣。如是,則病者有藥,而民免于夭札矣。 曰病起貧民急湯米者。蓋疾病饑民或不能與賑濟,或與賑濟而中罹疾病,逮疾病新起,元氣初復,正當將息之時也,而筋力頹憊,不能赴廠支米。若非官為之所,則呻吟牀簀之上,有枵腹待斃者矣。臣昔泗州賑濟,四月疫作,見饑民多病不能赴廠食粥,因遣人訪問其家,則有患病新瘥欲食而無所仰者。乃遣人沿門搜訪,但是疾病新起貧民,每人給米一升五合。三日內外,散米一十一百七斗,而濟病民八百二十二名口,所費不多,全活者眾。今各處災傷重大,民病有所不免。臣愚欲令各廠賑濟官遣人沿門搜訪,但是患病新起貧民,俱日給米五合,一支五日,使其旦夕燒湯,不時餐飲。待元氣既復,膚體既壯,方發饑民廠照舊支米,則病起有養,而民免于橫死矣。 ……
泉州文庫林次厓先生文集 作者簡介
林希元(1481-1565),字茂貞,號次厓,福建同安人,明代著名的理學名宦。明正德十二年進士,歷官南京大理寺評事、南京大理寺丞、欽州知州,廣東按察司僉事。后罷官歸里,從事著述活動。其一生著作共有十九種,包括《易經存疑》、《林次厓先生文集》、《荒政叢言》、《自鳴稿》、《南國談兵錄》、《四書存疑》、《更正大學經傳定本》等等。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