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錄像藝術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615906
- 條形碼:9787514615906 ; 978-7-5146-1590-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錄像藝術史 本書特色
★16開平裝,中國畫報出版社出版
★胡正榮(中國教育電視臺總編輯、教授、博士生導師、原中國傳媒大學校長)推薦序
★王春辰(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批評家、策展人,中央美院美術館副館長)推薦序
★系統梳理錄像藝術史的專業書籍,藝術專業書目
★對近半個世紀以來錄像藝術發展的重要指南
★分析整理了大量藝術家的作品及其創作理念,收錄了豐富的作品圖片
錄像藝術史 內容簡介
"作者以過去50余年間數字科技的進步為線索,整理了錄像藝術的發展歷程。在此基礎上,《錄像藝術史》還從更高遠的角度審視這一藝術形式,探討歷史文化及社會變遷對錄像藝術發展帶來的影響。從20世紀60、70年代的結構主義到80、90年代的后現代主義,甚至到2000年以來,新一代影像藝術家對后殖民主義、后媒體時代的思考,以及互聯網對藝術家創作的影響,本書將為你開啟詳盡的錄像藝術史導覽。《錄像藝術史》的靠前版出版于2006年。本書作為第二版擴大了靠前版的研究范圍,加入了更多藝術家及其作品,從而展現了一幅20世紀以來優選范圍內的錄像藝術家生態圖。此外,第二版還增加對影像藝術的理論概念的探討,并從現代藝術的角度去分析藝術家的作品。"
錄像藝術史 目錄
中文版序二
第二版前言.
**部分
錄像藝術的起源:歷史與文化語境
引言
1. 初創
2.跨界
3.技術、權限和語境
4. 延展電影
5.具象音樂、激浪派與磁帶循環
6.理論與實務.
7.超越鏡頭
第二部分
關于一些代表人物、視覺藝術作品與對其技術及批評性文本之間聯系的討論
8.工作室內外
9.剪輯
10.混合
11.畫廊打開了門
12.視頻影像的普遍存在
第三部分
錄像藝術與視頻裝置在技術轉變背景下的發展
13.
字段、
14.制作方式
15.新思想
16.
向數字化進軍
17. 新世紀的錄像藝術
第四部分
參考資料
技術術語和步驟
注釋
索引
錄像藝術史 節選
錄像藝術史 相關資料
這本書梳理了20世紀后半葉的錄像藝術和其他相關媒體技術的藝術形態。我向所有對媒體藝術發展的歷史、美學及社會背景感興趣的讀者推薦這本內容精彩、視角獨特的參考書。
——萊夫·馬諾維奇(Lev Manovich)
美國紐約城市大學教授、電子計算機軟件實驗室主任
克里斯·米-安德魯斯在沿著技術發展史的脈絡研究錄像藝術的同時,還通過案例分析整理了大量藝術家的作品及其創作理念,收錄了豐富的作品圖片。對這些作品的研究不僅回溯了錄像藝術發展的歷史,也為今天的讀者帶來了新的發現與靈感。我推薦所有錄像藝術領域的學生、學者、藝術家及策展人將這本書作為重點閱讀書目。
——史蒂芬·帕特里奇(Stephen Partridge)
錄像藝術家、
英國鄧迪大學喬丹斯通(Jordanstone)藝術設計學院多媒體藝術教授、學科帶頭人
克里斯·米-安德魯斯對于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各類多媒體藝術有著深切的洞見,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錄像藝術家的理念、情感與表達方式。本書中,科技的更新換代及其在全球范圍的不斷傳播是研究錄像藝術歷史的基本框架。《錄像藝術史》是對近半個世紀以來錄像藝術發展的重要指南。
——肖恩·丘比特(Sean Cubitt)
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電影與電視藝術教授
《錄像藝術史》第二版出版于2014年。在短短幾年內,人類觀看世界的方式再次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在未來,視頻將成為主導的傳播形式。特別是數字技術席卷全球的今天,深入研究與探討錄像藝術的過去、當下與未來都非常具有意義。而“讀屏”時代又將如何影響藝術的發展,我相信手中的這本《錄像藝術史》會為我們指出方向。
——胡正榮
中國教育電視臺總編輯、教授、博士生導師、原中國傳媒大學校長
本書從錄像技術說起,也正是在這個環節上,錄像藝術開始發生,而它的發生正如歐洲歷史上每一個新技術帶來藝術與觀念的變革一樣,又一次改變了我們關于藝術的理解和邊界。而后者才是*關鍵的地方:因為新技術不僅僅是為了實用,也不僅僅是一種游戲手段,而是其中更有深意。深意就在于人與物的關系的重新界定和感知經驗的改變,這個改變不是看著就可以發生,也不是淺嘗輒止就能完成的。
——王春辰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批評家、策展人,現任中央美院美術館副館長
錄像藝術史 作者簡介
克里斯·米-安德魯斯(Chris Meigh-Andrews)是一位錄像藝術家、學者、作家及策展人,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進行錄像藝術方面的實踐。他畢業于倫敦印刷學院,隨后在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獲得藝術專業碩士學位,并在皇家藝術學院獲得博士學位。
其諸多策展項目包括:是的,雪展(Yes, Snow Show,英國電影學院,2009),1968—1988英國、加拿大、芬蘭錄像藝術家對比展(Analogue: Artists’ Video from the UK, Canada and
Poland: 1968-88,英國泰特現代藝術館,世界巡展,2006—2009),數字美學(The Digital Aesthetic,哈里斯博物館,2001,2007,2012)等。
克里斯曾在多所學校任教,包括倫敦印刷學院(The London College
of Printing)、倫敦國際電影學院(The London International Film School)、梅德斯通藝術學院(Maidstone School of Art)、萊斯特理工學院(Leicester Polytechnic)和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在中央蘭開夏大學,他創建了現代媒體學(Time-Based Media),并擔任學科帶頭人。同時,他還參與創建了該校的純藝術碩士學位點,并建立了數字信息藝術中心(Electronic
& Digital Art Unit)。他先后成為該學校的副教授、教授,并在退休后成為名譽教授。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