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傳世典藏:詮解道德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046005
- 條形碼:9787547046005 ; 978-7-5470-4600-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傳世典藏:詮解道德經 本書特色
李耳著的《道德經》是一部以短短五千言而讓后人感覺永遠言猶未盡的傳世經典,歷來被學人們稱為“哲理詩”。老子是西方人非常感興趣的哲學家之一,從16世紀始,《道德經》就被譯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至今各種外文版本的《道德經》已有三百余種。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圣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大的世界文化名著。余慶編譯的《道德經詮解》每篇篇幅不長,但論述精辟,含義深遠,思想廣博。其內容從多方面論述宇宙的本體、萬物之源、自然規律等等,并將其意義融入到社會、國家、民生等諸多方面。
傳世典藏:詮解道德經 內容簡介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是一部以短短五千言而讓后人感覺永遠言猶未盡的傳世經典,歷來被學人們稱為“哲理詩”。老子是西方人非常感興趣的哲學家之一,從16世紀始,《道德經》就被譯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至今各種外文版本的《道德經》已有三百余種。《道德經》分《道經》和《德經》上下兩篇,全書共計81章,文約五千言,涉及到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每篇篇幅不長,但論述精辟,含義深遠,思想廣博。其內容從多方面論述宇宙的本體、萬物之源、自然規律等等,并將其意義融入到社會、國家、民生等諸多方面。
傳世典藏:詮解道德經 目錄
目錄
上篇 道經
**章/ 天地之始
第二章/ 美之為美
第三章/ 圣人之治
第四章/ 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
第六章/ 玄牝之門
第七章/ 天長地久
第八章/ 不爭無尤
第九章/ 功遂身退
第十章/ 長而不宰
第十一章/ 無之為用
第十二章/ 圣人為腹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
第十四章/ 無狀之狀
第十五章/ 善為士者
第十六章/ 沒身不殆
第十七章/ 功成事遂
第十八章/ 大忠大義
第十九章/ 絕圣棄智
第二十章/ 而貴食母
第二十—章/ 惟道是從
第二十二章/ 圣人抱一
第二十三章/ 道亦樂得
第二十四章/ 自是不彰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靜為躁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
第二十八章/ 復歸于樸
第二十九章/ 為者敗之
第三十章/ 以道佐主
第三十一章/ 有道不處
第三十二章/ 知止不殆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第三十四章/ 其不為大
第三十五章/ 不可既也
第三十六章/ 欲歙固張
第三十七章/ 道恒無為
下篇 德經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第三十九章/“一”為始祖
第四十章/ 虛中生有
第四十—章/ 善貸且成
第四十二章/ 以為教父
第四十三章/ 不言之教
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
第四十七章/ 不行而知
第四十八章/ 為道日損
第四十九章/ 善者吾善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第五十一章/ 是謂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第五十三章/ 盜夸非道
第五十四章/ 其德乃普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
第五十八章/ 福禍倚伏
第五十九章/ 長生久視
第六十章/ 德交歸焉
第六十一章/ 皆得其欲
第六十二章/ 萬物之奧
第六十三章/ 能成其大
第六十四章/ 無為無敗
第六十五章/ 善為道者
第六十六章/ 莫能與爭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寶
第六十八章/ 不爭之德
第六十九章/ 哀者勝矣
第七十章/ 被褐懷玉
第七十一章/ 以其病病
第七十二章/ 自愛不貴
第七十三章/ 天網恢恢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無以生為
第七十六章/ 強大處下
第七十七章/ 不欲見賢
第七十八章/ 柔之勝剛
第七十九章/ 報怨以德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
第八十一章/ 善者不辯
傳世典藏:詮解道德經 節選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的力量是巨大的,當人們違背自然規律時,它就會顯示出自己的威力。歷史上發生的洪澇災害都是水與人類不良行為的無聲對抗。 水和大道十分相像,大道無形;大道柔軟,不與宇宙萬物相違逆;大道生養萬物,但不與萬物爭高下,不求萬物的報答:大道謙遜,不居功自傲。大道具有很大的威力,它會令那些理解它的人內心平靜如水,摒棄了雜亂和煩躁,內心充實,而沒有了煩惱和憂愁。和大道同步而行的人心境平和,物我兩忘。 老子聲稱,擁有*高德行的人就如同水一樣,具有寬廣的胸懷、謙遜的品格、與世無爭的情操、寬厚誠實的作風,這些*接近大道的本質,是人類*應效仿的德行。具體地講也就是心胸要像水淵一樣,寬廣無邊、清湛悠然;要像水的流勢一樣,謙虛卑下,不可處處與人爭高低,要擇地而居。對人要親切自然,以誠相待,老實厚道,寧愿被人欺也決不欺人。為人處世重諾守信,如同潮汐一般,起落守時。 不止是這一章,老子在《道德經》的其他章節也多次提到水,他把水作為人格的*高寫照和完美表達。他諄諄告誡世人言談舉止要流水行云,循循善誘、悠然灑脫。
傳世典藏:詮解道德經 作者簡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出生于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約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