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藻麗瑯嬛:滸灣書坊版刻圖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362080
- 條形碼:9787549362080 ; 978-7-5493-6208-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藻麗瑯嬛:滸灣書坊版刻圖錄 本書特色
★ 16開精裝,江西高校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
★ 國內外第壹本研究金溪滸灣雕版印刷文化的圖錄專著
★ 滸灣刻書始于明代末年,盛于清代康乾時期,一直延續到民國初年,時間長達300多年之久。從古至今,贛東大地流傳著“臨川才子金溪書”的民諺,表明臨川才子和金溪滸灣刻書聞名遐邇
★ 民國《江西地理志》載:“金溪滸灣男女皆能刻字,所有江西省讀本經書小說皆由此出,名曰江西版。”可見滸灣刻書在促進地方文化發展方面,在弘揚撫州鄉賢學術造詣方面,在保存、繼承、傳播我國優秀的文化典籍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 史料十分翔實,圖片資料來源于海內外各大圖書館及個人藏書
★ 鎖線精裝,可平攤閱讀,裝幀精良、古雅,收藏、研究兩相宜
滸灣是江西省金溪縣西部、旴江中游的一個商業市鎮,素以雕版印刷行業馳名。著名學者鄭振鐸先生指出,金溪滸灣與北京琉璃廠、武漢漢口、福建連城四堡并稱“清代四大出版中心”,印證了當地“臨川才子金溪書”古諺所言非虛。
滸灣書業伴隨著商業的興起,明末清初,本地出現規模化的圖書編印與發行活動,甚至大批外地雕版也流向滸灣。書業的崛起,使滸灣一躍成為具有全國影響的重要圖書產業基地,并開辟了湖湘、川渝、滇黔、秦晉的新興市場;同時挺進北京,為琉璃廠的創建與發展建立了嚆矢之功。
從明末至民國初元,金溪曾存在過的書坊及其他刻書單位大約在八十至一百家之間,經營者主要是今天合市、瑯琚、琉璃等鄉鎮及滸灣本地的家族(個別為鄰境東鄉浯溪等地族商),著名的有兩儀堂王氏、三讓堂吳氏、五云堂鄭氏、漁古山房許氏、大文堂余氏、紅杏山房趙氏、舊學山房謝氏等。由于產業的發展,其中一些大的書坊還進行過股權分析,如三讓堂就分出振記、睦記、怡記、信記,善成堂也分析出東記、莘記等分號。除了民營書坊之外,滸灣書局、鹽卡(鹺廨)、米行(漕倉)、育嬰會等機構也參與到圖書出版中,與本地書坊進行互動與競爭。
從目前掌握的數據來看,滸灣的圖書出版品種應在五千種以上,內容涵蓋文學歷史、小說掌故、科舉蒙學、醫學醫藥、堪輿星相、日常生活等門類。從大部頭的《歴代名臣奏議》《皇朝經世文編》到民間唱詞;從本地鄉賢的遺著到漢滿對照的詞典,滸灣刻書可以說是包羅萬象、珠玉并呈,這些版刻產品與歴史文化交融繡錯,形成了豐富多元的滸灣書坊文化現象。
滸灣生產的圖書產品也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這是它們區別于其他地域圖書的特點之一。由于滸灣周邊地域本身就盛產與圖書生產有關的原材料,如撫州的板材,文港的毛筆和排刷,婺源的徽墨,河口的紙張,都是附近著名的特產,甚至就地取材(如金溪清江紙)。從外觀上看,滸灣圖書開本以中小型為主,封面多為黃褐色厚紙,四至五孔雙線線釘;內封第壹頁多用黃色(刷有防蟲染料),少許使用洋紅色及石綠色,不施色料的則沿用本色。上印書名、作者及時間信息,少數加蓋小字廣告。相關內容以雙線外框包圍,以豎線分隔為三欄,一般右欄是作者信息,中間寬欄是書名,左欄是出版商信息,出版時間則置于框外頂部。
藻麗瑯嬛:滸灣書坊版刻圖錄 內容簡介
本書稿將滸灣八十多家書坊及私人的刻書代表作的書影集結成冊, 具有十分突出的版本學意義。內容包括: 兩儀堂 ; 左傳句解 ; 新增五方元音 ; 東華錄 ; 鳳凰山 ; 考義琵琶記 ; 西堂全集 ; 兩當軒詩詞鈔等。
藻麗瑯嬛:滸灣書坊版刻圖錄 節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