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元雜劇版本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4046301
- 條形碼:9787104046301 ; 978-7-104-04630-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元雜劇版本研究 內容簡介
全書對元雜劇的形成時間,過程,其社會背景與成就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分析與整理。本書就學界越來越關注的雜劇版本問題,在對元雜劇從元代到明代版本的變遷問題重新進行系統的梳理之后,提出現存167種元雜劇的反復來源與版本的切實梳理方法。全書邏輯清晰,內容扎實,有科研價值,體現了作者的科研成果。
元雜劇版本研究 目錄
**章 元雜劇的記載與存佚
**節 元代雜劇的創作與著錄
第二節 明清時期全本元雜劇的存佚
一、明代元雜劇的存佚
二、清代元雜劇的存佚
第三節 明清時期殘本元雜劇的存佚
第二章 元雜劇初期文本的原生態——《元刊雜劇三十種》與元雜劇文本體制的基本建立
**節 《元刊雜劇三十種》的版本性質
一、元刊本是否為“劇團自刻”本
二、《元刊雜劇三十種》是否“建本”
第二節 《元刊雜劇三十種》與元雜劇文本體制的定型
一、元人曲本位的觀念與實踐
二、元刊本擁有了固定的文學形式
三、《劍橋中國文學史》的失誤
第三節 《元刊雜劇三十種》所表現出的元代雜劇藝術體制
一、首尾總題必要有,題目正名可省略
二、元雜劇曲辭基本體制的建立
三、可以省略的科白
四、元刊雜劇的腳色與人物扮演
第三章 元雜劇多種版本系統的雜糅——《脈望館校鈔古今雜劇》中的元雜劇抄本系統
**節 脈望館雜劇概述及抄本元雜劇劇目之考證
第二節 趙琦美抄內務府本元雜劇
一、教坊司、鐘鼓司、御戲監
二、趙琦美抄內務府雜劇的來源
三、趙琦美抄內務府雜劇的藝術體制
第三節 趙琦美抄校于小谷本元雜劇
一、于小谷本并非全為宮廷演出本
二、于小谷本元雜劇來源并非一處
第四節 趙琦美抄校來歷不明本元雜劇
第四章 明中葉梨園清唱元雜劇系統——三大曲選及《詞謔》所載元雜劇
**節 明中葉三大曲選所載元雜劇劇目初探
第二節 曲選、《詞謔》與《元刊雜劇三十種》之關系
第五章 元雜劇的文人選本系統(一)——《元曲選》之前的明代刊本
**節 嘉靖之后戲曲選本刊刻的繁榮
第二節 《改定元賢傳奇》對于劇本之“改定”
一、李開先與《改定元賢傳奇》的編刻
二、佚失的十種雜劇
三、《改定元賢傳奇》所收劇作版本來源及其對于元劇之“改定”
第三節 陳與郊與《古名家雜劇》的輯刊
一、《古名家雜劇》劇目探究
二、編刊者之辨
第四節 萬歷問其他的書坊“雜湊”文人選本
一、息機子與《古今雜劇選》
二、尊生館主人與《陽春奏》
三、顧曲齋本《古雜劇》
第五節 商業性文人選編本的版本特征
一、普遍逐漸遠離明初雜劇系統
二、與明中葉散套清唱元雜劇的進一步分離
三、對內務府本雜劇改動頗大
四、商業性文人選本內部存在復雜的關系
第六章 元雜劇的文人選本系統(二)——《元曲選》與元雜劇文本體制的*終建立
**節 臧懋循和《元曲選》的選編
第二節 《元曲選》與內務府雜劇之比較
一、曲辭之比較
二、賓白之比較
三、人物腳色之比較
第三節 《元曲選》對之前坊本的選擇
一、臧懋循對于各坊本的選擇
二、臧懋循對于各坊本的改編
第七章 元雜劇之文人評點本——《古今名劇合選》
**節 孟稱舜與《古今名劇合選》的選編
第二節 孟稱舜與《古今名劇合選》的評點
第三節 《古今名劇合選》的版本校勘
一、版本之辯一——“原本”與“今本”
二、版本之辯二——僅注明“吳興本”的雜劇
三、版本之辯三——無版本?痹u語的雜劇
結語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元雜劇版本研究 作者簡介
張倩倩,女,山東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后,研究方向為元明清文學、歷史文獻與圖文關系,出版有《文字、圖像與生活:漢代墓室繪畫圖像學研究》。
書友推薦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