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果樹高壟栽培體系及其增效機制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519154
- 條形碼:9787565519154 ; 978-7-5655-1915-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果樹高壟栽培體系及其增效機制研究 本書特色
近年來,在我國北方地區雖然桃栽培面積和產量不斷增加,但是優質果品率一直不高。通過對北京市場上出售桃品質調查發現,桃果實的可溶性固形物一般均在11°Brix(°Brix為糖度單位)以下,果實口感較差,果實品質較低,因此,迫切需要根據當前農業生產水平重新尋找與探索更科學高效的栽培方式來改善果實品質,以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水果的需求。為此,以高壟栽培為基礎,研究該栽培體系對果樹營養生長、產量、品質和果園小氣候等的影響,并對其改善桃品質的機制和相應的栽培配套措施進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結論概括如下:
(1)北京地區桃樹整個生長期內需水量約為627mm,生長期P。為0.88,降水量基本上可滿足桃樹需求,但是,4、5和6月份P:值分別是0.4、0.2和0.5,7和8月份的P:分別是2.1和2.4,表明不同生長發育階段水分供應差異較大,尤其在成熟期時外界降水供應量遠遠高于桃樹需水量,可見,生長期內水分的不適時、不適度供應是導致當前果實品質較低的主要原因。
(2)與常規種植相比,高壟覆膜栽培使桃樹提前2~3d開花,修剪量降低15%左右,增產20%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0%左右,氨基酸降低15%。高壟覆膜栽培處理顯著提高糖酸比,從而明顯改善桃果實的風味品質。近年來,在我國北方地區雖然桃栽培面積和產量不斷增加,但是優質果品率一直不高。通過對北京市場上出售桃品質調查發現,桃果實的可溶性固形物一般均在11°Brix(°Brix為糖度單位)以下,果實口感較差,果實品質較低,因此,迫切需要根據當前農業生產水平重新尋找與探索更科學高效的栽培方式來改善果實品質,以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水果的需求。為此,以高壟栽培為基礎,研究該栽培體系對果樹營養生長、產量、品質和果園小氣候等的影響,并對其改善桃品質的機制和相應的栽培配套措施進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結論概括如下:
(1)北京地區桃樹整個生長期內需水量約為627mm,生長期P。為0.88,降水量基本上可滿足桃樹需求,但是,4、5和6月份P:值分別是0.4、0.2和0.5,7和8月份的P:分別是2.1和2.4,表明不同生長發育階段水分供應差異較大,尤其在成熟期時外界降水供應量遠遠高于桃樹需水量,可見,生長期內水分的不適時、不適度供應是導致當前果實品質較低的主要原因。
(2)與常規種植相比,高壟覆膜栽培使桃樹提前2~3d開花,修剪量降低15%左右,增產20%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0%左右,氨基酸降低15%。高壟覆膜栽培處理顯著提高糖酸比,從而明顯改善桃果實的風味品質。
(3)高壟覆膜栽培處理可以有效調控土壤水分含量,使0~40cm土壤含水量比常規處理降低20%左右。高壟栽培樹V形中下層相對光照強度基本保持在50%以上,而常規開心下層的相對光照強度多低于30%。高壟栽培處理環境溫度變化趨勢與常規栽培處理基本一致,但略低于常規栽培。不同處理20cm深度土溫度變化較為劇烈,而40cm深度變化比較平穩。高壟覆膜栽培處理有機質和有效磷含量分別下降7.9%、3.1%,而常規覆膜栽培處理分別下降8.6%、3.7%;高壟覆膜處理全氮、有效鉀含量和pH分別升高10.4%、10.3%和0.0%,而常規覆膜栽培處理分別升高7.4%、7.6%和0.1%,表明高壟栽培可以有效地保持土壤的肥力。高壟栽培種植模式有效地促進各栽培因子向改善桃果實品質的方向發展,不但可提高桃果實品質,還明顯改善果園的小氣候。
果樹高壟栽培體系及其增效機制研究 內容簡介
近年來,在我國北方地區雖然桃栽培面積和產量不斷增加,但是優質果品率一直不高。通過對北京市場上出售桃品質調查發現,桃果實的可溶性固形物一般均在11°Brix(°Brix為糖度單位)以下,果實口感較差,果實品質較低,因此,迫切需要根據當前農業生產水平重新尋找與探索更科學高效的栽培方式來改善果實品質,以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水果的需求。為此,以高壟栽培為基礎,研究該栽培體系對果樹營養生長、產量、品質和果園小氣候等的影響,并對其改善桃品質的機制和相應的栽培配套措施進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結論概括如下: (1)北京地區桃樹整個生長期內需水量約為627mm,生長期P。為0.88,降水量基本上可滿足桃樹需求,但是,4、5和6月份P:值分別是0.4、0.2和0.5,7和8月份的P:分別是2.1和2.4,表明不同生長發育階段水分供應差異較大,尤其在成熟期時外界降水供應量遠遠高于桃樹需水量,可見,生長期內水分的不適時、不適度供應是導致當前果實品質較低的主要原因。 (2)與常規種植相比,高壟覆膜栽培使桃樹提前2~3d開花,修剪量降低15%左右,增產20%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0%左右,氨基酸降低15%。高壟覆膜栽培處理顯著提高糖酸比,從而明顯改善桃果實的風味品質。 (3)高壟覆膜栽培處理可以有效調控土壤水分含量,使0~40cm土壤含水量比常規處理降低20%左右。高壟栽培樹V形中下層相對光照強度基本保持在50%以上,而常規開心下層的相對光照強度多低于30%。高壟栽培處理環境溫度變化趨勢與常規栽培處理基本一致,但略低于常規栽培。不同處理20cm深度土溫度變化較為劇烈,而40cm深度變化比較平穩。高壟覆膜栽培處理有機質和有效磷含量分別下降7.9%、3.1%,而常規覆膜栽培處理分別下降8.6%、3.7%;高壟覆膜處理全氮、有效鉀含量和pH分別升高10.4%、10.3%和0.0%,而常規覆膜栽培處理分別升高7.4%、7.6%和0.1%,表明高壟栽培可以有效地保持土壤的肥力。高壟栽培種植模式有效地促進各栽培因子向改善桃果實品質的方向發展,不但可提高桃果實品質,還明顯改善果園的小氣候。
果樹高壟栽培體系及其增效機制研究 目錄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栽培措施對桃果實品質影響的研究進展
1.3 桃果實中糖酸對果實品質影響的研究進展
1.4 發展前景
2 桃果實品質降低的生態因素分析及其驗證
2.1 材料與方法
2.2 結果與分析
2.3 討論
2.4 本章小結
3 高壟栽培體系對桃果實品質形成的影響
3.1 材料與方法
3.2 分析與討論
3.3 本章小結
4 高壟栽培體系下環境因子與果實品質間的關系研究
4.1 材料與方法
4.2 結果與分析
4.3 討論
4.4 本章小結
5 高壟栽培改善桃果實品質的糖酸代謝生理研究
5.1 材料與方法
5.2 結果與分析
5.3 討論
5.4 本章小結
6 不同水分供應對桃果實細胞中糖酸分布的影響
6.1 材料與方法
6.2 結果與分析
6.3 討論
7 桃果實不同發育時期細胞內糖酸分布對甜酸風味的影響
7.1 材料與方法
7.2 結果與分析
7.3 結果與分析
7.4 本章小結
第二部分 果樹高壟栽培配套技術
8 高壟栽培模式下灌溉、施肥和修剪等栽培措施研究
8.1 材料與方法
8.2 結果與分析
8.3 本章小結
9 不同施肥量對高壟栽培模式下桃果實產量與品質的影響
9.1 材料與方法
9.2 結果與分析
9.3 本章小結
10 寬窄種植對葉片光合作用及產量品質的影響
10.1 材料與方法
10.2 結果與分析
10.3 討論
第三部分 高壟栽培技術體系的應用展望
11 高壟栽培技術體系的發展及其應用前景
11.1 高壟栽培技術體系的發展概述
11.2 高壟栽培技術體系的優勢分析
11.3 高壟栽培技術體系的應用前景
11.4 高壟栽培技術體系尚需完善的幾個方面
11.5 結語
參考文獻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