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考研英語背單詞20個詞根詞綴
-
>
西班牙語詞根寶典
-
>
美國K-12原版語文課本--初中·下(全12冊)
-
>
流浪地球劉慈欣
-
>
西南聯大英文課 輕讀禮盒版
-
>
英語大書蟲世界經典名譯典藏書系:中國人的精神 (英漢對照)(精選權威版本)
-
>
許淵沖譯唐詩三百首:漢文·英語
口語交際教學新思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822062
- 條形碼:9787566822062 ; 978-7-5668-220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口語交際教學新思維 內容簡介
本書在對地方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語言教學現狀以及大學生口語交際現狀調查與反思的基礎上,結合當下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以及社會對中文人才需求的實際,緊緊圍繞地方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師范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提煉開展口語交際教學的基本理念。試圖建構比較切實可行的并具有特色的口語交際課程體系,以及較為健全的口語交際能力訓練機制。本書對師范生之外的大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也具有普適意
口語交際教學新思維 目錄
口語交際教學新思維 節選
《口語交際教學新思維》: 一、口語修辭學教學思辨隨著交際視野的不斷擴大,跨地域、跨國界、跨文化的口語修辭活動也在普遍化。因此,口語修辭學課程在地方性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體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從課程名稱就可以看出,該課程主要解決的是口語修辭中的相關問題,尤其是具有普適意義的口語修辭通則問題。我們知道,口語修辭的障礙就是文化之間的不同構性,或者說是文化的差異性。這里所謂的“文化”涵蓋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域外文化。如何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師范生交際順暢,有效交流情感,快捷傳遞信息,這是口語修辭學課程必須首先考慮解決的問題。口語修辭學課程的教學只有努力建構文化滲透機制,才有可能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大化。有研究者認為,所謂文化滲透機制就是“以文化導人為中心,以教學內容改革為重點,以教學方法、考核方式調整為手段,以教材調整等為輔助,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綜合人文素質”①。在我們看來,文化滲透是在口語修辭學課程教學時所采用的重要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陳光磊說:“‘語言教學中文化導入’的基本含義似乎可以作這樣的說明:進行語言教學,在教授語言結構規律的同時,還要使學習者了解乃至習得所學語言的本體構造和使用方式所具有的文化內涵和所遵循的文化規約,并在一定程度上轉化為交際能力,以期在一定的范圍內順利地加入該語言社團的交際活動。”②由此,所謂文化滲透機制是指在口語修辭學課程教學過程中,以文化自覺為主體教學意識,把交際文化作為核心教學內容,把實踐訓練作為重要教學手段,把文化審視作為重要檢測手段,從而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以全面提高師范生口語交際能力并實現教學效果*大化的教學運作機理。 文化滲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但絕對不是唯一的。不能僅僅把文化滲透作為救命稻草,其他的教學策略和手段無疑也可能有助于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或者,更確切地說,口語修辭課更應該堅持多種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綜合運用,也更應該堅持文化滲透,努力建構完善的文化滲透機制。只不過本節在論述過程中把立足點聚焦在了文化滲透方面,其余不論。二、教學方法論選擇(一)樹立文化自覺教學意識把文化自覺作為主體教學意識,可以強化師范生的口語修辭觀念。文化自覺強調的是任課教師和師范生的文化自省意識。每一個教學主體和客體都應該充分意識到口語修辭中文化滲透的重要性,把文化闡釋、文化解讀、文化尋根、文化滲透放在重要位置,當作鏟除不同文化之間的壁壘并進行順暢交際、心靈溝通的重要策略和手段。在口語修辭中,語言世界重在解決話語的規范化與合格化問題;物理世界重在解決話語語義的真實性和邏輯性問題;心理世界重在解決話語的可接受性問題;而文化世界解決的根本問題則是交際主體話語的可解釋性問題,也就是對交際話語進行文化闡釋,看能不能從文化意義上解釋得通。文化滲透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教會師范生對包括話語在內的口語修辭現象做出文化闡釋,能夠從文化層面給口語修辭現象一個*具說服力的理由,從而廓清師范生對異質和異域文化模糊不清甚至是完全錯誤的認識。 文化既是文化自身,又是語境的重要組成部分,①還可以被當作教學策略和手段來為課堂教學服務,我們曾就此做過專門的論述。文化語境策略是課堂教學語境策略中的重要策略之一。②教師和學生應該努力形成文化自覺意識,并把這種意識作為主體教學意識貫穿于整個口語修辭學課程教學之中.、所謂“文化自覺”,簡單地說就是為了達到教學目的,提高教學的質量,而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始終自愿而又主動地牢固樹立文化滲透意識,把文化滲透到教學的各個層面,通過導人文化來引領教學并用文化來解釋口語修辭中出現的各種異質和異域文化現象。堅持把文化自覺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學意識,目的在于強調文化滲透的必要性、普遍性和不可或缺性。 **,文化滲透是必要的、必需的。交際中,人們往往發現母語和目的語之間存在著較大的文化差異。即便是在同一個文化圈內,人們有著不少相同的背景因素,但在文化上也依然存在著較多的不同。甚至同一個民族的不同區域在文化習俗、風土人情等地域文化上也都存在差異。因此,使用口語修辭時往往會因為文化的差異而出現交際上的障礙。這種障礙主要是文化障礙。文化障礙自然得用文化手段來解決,因此,交際需要文化的介入,其具有文化滲透的現實需要性。 ……
口語交際教學新思維 作者簡介
孟建安,河南省葉縣人,現為肇慶學院文學院教授、廣東省中國語言學會理事、中國修辭學會理事。1985年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中文系.2002年破格晉升為教授。主要講授現代漢語、漢語修辭學、言語交際學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漢語修辭學、言語交際學和語言教學。在中國大陸、臺灣、澳門、日本等境內外數十家學術期刊發表專業論文1 30余篇。出版《漢語病句修辭》《漢語修辭轉化論》《修辭語義:描寫與闡釋》《編輯語言學論綱》等專著以及主編(參編)教材等共9部。主持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項目、廣東省本科高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立項建設精品教材類項目等省級、市廳級以上課題若干項。獲省級、市廳級政府科研獎及優秀教學成果獎十多項。其中,市廳級一等獎7項,專著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