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英藏黑水城出土社會文書研究:中古時期西北邊疆的歷史側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634516
- 條形碼:9787516634516 ; 978-7-5166-3451-6
- 裝幀:袖珍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英藏黑水城出土社會文書研究:中古時期西北邊疆的歷史側影 本書特色
本書將珍貴的出土文書和豐富的古籍史料及考古新發現相互印證、補充,結合地質學、動植物學和生態學等自然科學的知識體系,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啟發性的觀點,試圖對中古時期西北邊疆社會展開深度的歷史考察。
英藏黑水城出土社會文書研究:中古時期西北邊疆的歷史側影 內容簡介
本書以黑水城出土的西夏和蒙元社會文書的研究為主要內容, 對英國藏西夏的軍政文書、契約文書、戶籍賦稅文書等進行了收集和考釋, 并分別對政治、軍事、經貿和科技史等展開深入研究, 資料收集完整, 研究富有新意, 在西夏學和西北史地領域具有開創性。
英藏黑水城出土社會文書研究:中古時期西北邊疆的歷史側影 目錄
序二/ 3
序三/ 6
緒論/ 1
章 瀚海闌干/ 39
節 干旱沉積的西北/ 41
第二節 史前西北自然環境和人文活動/ 47
第三節 青銅時代的記憶/ 55
第二章 呼嘯的黑河/ 67
節 荒漠綠洲/ 69
第二節 秦時明月漢時關/ 86
第三節 黑水城生態變化與農耕活動/ 99
第三章 邊塞墾殖/ 109
節 西北拓荒者/ 111
第二節 西夏、元時期西北社會面貌/ 125
第三節 黑河下游后的墾殖/ 139
第四節 谷物文書:邊塞生活的真實寫照/ 149
第五節 漠漠平沙際碧天/ 163
第四章 力畜之重/ 177
節 中古時期西北畜牧業的繁榮/ 179
第二節 漢、唐、宋馬政在西北邊疆的傳承/ 190
第三節 馬草料文書:西夏馬政的原始記錄/ 208
第四節 古代馬的異質性資源特征/ 2203
第五章 兵役峻厲/ 233
節 軍籍文書見證兵民合一/ 235
第二節 軍事帝國的面紗/ 254
第三節 宋朝邊疆憂患/ 275
第六章 干戈化玉帛/ 291
節 榷場文書:西北貿易的生動畫面/ 293
第二節 居民生資唯榷場 南客北客相經商/ 302
第三節 榷場與歐亞國際貿易/ 311
第七章 遙望黑水城/ 331
節 發生在黑水城的高利貸剝削/ 333
第二節 黑水城文書與西夏基層社會管理/ 365
第三節 城廢人去/ 373
第八章 絢麗的科技文書/ 379
節 唐、宋科學技術在西夏的傳播/ 381
第二節 西夏造船條款考釋/ 390
第三節 黑水城出土歷書和醫方/ 400
附錄一 黑水城出土部分社會文書一覽表/ 412
附錄二 本書引用黑水城社會文書釋文匯編/ 420
附錄三 英藏黑水城草書文書(未釋讀部分)影印件/ 447
附錄四 書中引用碑文影印件/ 467
參考文獻/ 481
后記/ 485
英藏黑水城出土社會文書研究:中古時期西北邊疆的歷史側影 作者簡介
許生根,男,1963年生。蘭州大學歷史系畢業,現任寧夏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院副院長。主要從事中國邊疆史、西夏學和民族文獻研究。2010—2011年,由“西部之光”選派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做訪問學者,2011年11月—2012年11月,由國家留學基金委選派到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做訪問學者。2012年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英藏黑水城社會文書整理研究”,2015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基于黑水城的絲綢之路科技傳播研究”。出版著作有《英藏黑水城文獻》(任副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出版);《日本藏西夏文文獻》(任副主編)(中華書局2010年出版),該書榮獲寧夏社科著作二等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