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華夏出版社中國傳統(tǒng):經典與解釋論語說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094427
- 條形碼:9787508094427 ; 978-7-5080-944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華夏出版社中國傳統(tǒng):經典與解釋論語說義 本書特色
宋翔鳳是清代常州今文學派代表人物。宋翔鳳為學,把闡揚微言大義的經典根據(jù)從《春秋公羊傳》擴展到《論語》等多部經典,把義理闡發(fā)的重點從政治方面轉移到倫理道德方面。他詮釋《論語》是探求孔子的微言大義。稱這微言大義的根本則在:“欲求性與天道,必求之利與命與仁。”在書中他對利、命、仁都作了頗具新意的解釋,實際上是以孔子的言論為依據(jù),對儒家政治思想體系進行新的構建,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
華夏出版社中國傳統(tǒng):經典與解釋論語說義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傳統(tǒng):經典與解釋”之“歷代論語注疏叢編”系列的一種。宋翔鳳(1777—1860)是清代常州今文學派代表人物。其著作頗豐,有《論語鄭氏注》、《四書纂言》、《四書史釋地辨證》、《五經要義》等。另有讀書筆記《過庭錄》十六卷。宋翔鳳所著《論語說義》十卷,每卷依次解說《論語》的兩篇,卷首標明所說《論語》兩篇的篇目,對篇中他認為有價值的內容進行疏解闡釋。其核心是以公羊學思想來釋讀《論語》,以“素王說”為中心,闡發(fā)孔子存于《論語》中的微言大義。《論語說義》現(xiàn)存兩個版本:(一)清道光咸豐年間(1821—1861)《浮溪精舍叢書》刻本,現(xiàn)藏國家圖書館。(二)清光緒十四年(1888)南菁書院刻王先謙所輯《皇清經解續(xù)編》本。兩個版本文字差異甚微,相較而言,《皇清經解續(xù)編》本校刻更精。 本書稿是以《皇清經解續(xù)編》本為底本,以《浮溪精舍叢書》本為校本整理校釋而成。
華夏出版社中國傳統(tǒng):經典與解釋論語說義 目錄
華夏出版社中國傳統(tǒng):經典與解釋論語說義 作者簡介
宋翔鳳(1777—1860),清代常州今文學派代表人物。其著作頗豐,有《論語鄭氏注》、《四書纂言》、《四書史釋地辨證》、《五經要義》等。另有讀書筆記《過庭錄》十六卷。 楊希,男,1982年9月出生,湖南桃源人。中山大學哲學碩士。現(xiàn)任職于中山大學圖書館。
- >
山海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