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弟子規/雙面水寫字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855504
- 條形碼:9787534855504 ; 978-7-5348-5550-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弟子規/雙面水寫字帖 內容簡介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的文義,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范。 《弟子規》共有360句、1080個字,三字一句,兩句或四句連意,合轍押韻,朗朗上口;全篇先為“總敘”,然后分為“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七個部分。《弟子規》根據《論語》等經典編寫而成,集孔孟等圣賢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傳統道德教育著作之綱領,是接受倫理道德教育的、養成有德有才之人的好讀物。 《弟子規》是一部成書于清朝并廣為流傳的兒童啟蒙讀物,目的就是要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為將來成長和發展奠定基礎。 “弟子”的意思比較多,北京弟子規教育培訓中心鄧衛東老師指出,“弟子”的意思也應該與時俱進:在家指孩子;在學校指學生;在公司指員工;在單位指下一級;在社會中,指公民。“規”就是規范,就是規矩,就是規則,就是規律。 作者李毓秀(1647-1729年),字子潛,號采三。山西新絳縣(古稱絳州)城關人,國學注選縣丞。清初著名學者、教育家。師從黨冰壑游歷近二十年。精研《大學》《中庸》,創辦敦復齋講學。被人尊稱為“李夫子”。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