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創建偉業:中國共產黨成長發展史研究 (1976~1989)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828839
- 條形碼:9787548828839 ; 978-7-5488-288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創建偉業:中國共產黨成長發展史研究 (1976~1989) 本書特色
《創建偉業(中國共產黨成長發展史研究)》是一部述評中國共產黨成長發展歷史的大型學術研究著作。全書設7卷:分段、專題立卷,章目體系論述。縱設6卷,各卷時間段為:1919~1935,1935~1949,1949~1976,1976~1989,1989~2002,2002~2011。本書是其中的1976~1989分卷,由劉芳、張高臣著。本書以1976年到1989年中國共產黨的成長發展歷史為研究對象,寫作過程中力求全面客觀地反映歷史事實,總結歷史經驗。
創建偉業:中國共產黨成長發展史研究 (1976~1989)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于中國共產黨成長發展90年的光輝歷程, 以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堅持什么樣的馬克思主義為主題, 以立黨、固黨、強黨為主線, 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建設與改革開放偉業歷史進程中的重大問題和重大事件為基點, 闡述了中國共產黨成長發展的歷史軌跡與基本經驗, 揭示了“中國共產黨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堅強領導核心”的歷史真諦, 從而堅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這是一部述評中國共產黨成長發展歷史的大型學術研究著作。
創建偉業:中國共產黨成長發展史研究 (1976~1989) 目錄
一、揭批“四人幫”,分清大是大非
二、反對“兩個凡是”,真理標準大討論
三、堅持實事求是,科學評價的歷史地位
四、恢復工作,為天安門事件平反
五、局部落實政策,黨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
第二章 中國共產黨在歷史轉折中的正確抉擇
一、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共產黨決策走“新路”
二、排除“左”、右干擾,重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三、中央組織、人事的重大調整,成為中央第二代領導核心
四、反思歷史、認識國情,端正黨的經濟建設指導方針
五、整頓黨風、制定“準則”,突出黨的建設問題
六、堅持實事求是,正確處理歷史遺留問題
七、十一屆六中全會,黨完成指導思想上撥亂反正的歷史任務
第三章 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起步中制定現代化建設方略
一、中共十二大,黨制定全面開創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奮斗綱領
二、鄧小平肯定安徽經驗,黨中央決定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三、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黨中央決定改革的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
四、改革重點轉向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
五、鄧小平倡導辦特區,黨中央決策試辦經濟特區
六、“精簡機構是一場革命”,黨和國家政治體制改革起步
七、堅持“兩手抓”方針,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八、調整外交、國際戰略,“一國兩制”方針形成
第四章 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全面推進中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一、中共十三大,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的提出
二、中國國門一步一步打開,對外開放新格局形成
三、平息國內政治風波,黨經受嚴峻的政治考驗
四、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黨的第三代領導核心確立
五、抓緊黨的建設,改善黨的作風
六、開展睦鄰外交,打破西方“制裁”
七、黨中央決策治理整頓,治理整頓任務完成,改革進一步深化
第五章 中國共產黨在總結經驗中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一、什么是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二、如何堅持黨的思想路線,做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三、如何正確認識和把握當代中國的基本國情
四、怎樣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改進黨的執政方式
五、怎樣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執政黨自身建設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創建偉業:中國共產黨成長發展史研究 (1976~1989) 節選
《創建偉業:中國共產黨成長發展史研究1976-1989》: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以后,擺在中國共產黨面前的歷史任務是,如何認真地總結“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教訓,糾正黨在指導思想上的“左”傾錯誤,徹底地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團的罪行,恢復國民經濟,有計劃、有步驟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條件。但是,在1977、1978年兩年中,中共中央以華國鋒為代表在著手恢復經濟、開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同時,仍然堅持“文化大革命”以來的“左”傾錯誤,堅持所謂的“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因而出現了黨的工作徘徊的局面和社會主義建設決策的失誤。黨和國家的工作表現出在徘徊中前進的態勢。 “四人幫”垮臺后,全黨、全國展開了揭發批判“四人幫”的運動,并著手清查“四人幫”的幫派體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當批判運動不斷深入,涉及否定“四人幫”的理論體系及平反大量冤假錯案時,由于關系到“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和毛澤東晚年的錯誤,糾正“左”傾錯誤的努力遇到障礙。 中共中央主要領導人華國鋒為粉碎江青集團有過重要的貢獻,也試圖結束混亂狀態,并已著手開辟新的建設局面。但是他在指導思想上延續了毛澤東的“左”的錯誤,堅持毛澤東的“左”的理論觀點,繼續肯定“文化大革命”。1976年10月26日,華國鋒就提出,凡是毛澤東講過的,點過頭的,都不要批評。汪東興也說過,凡是毛澤東批示的文件,凡是毛澤東的指示,都不能動。1977年2月7日,根據華國鋒的意見,《人民日報》、《紅旗》雜志、《解放軍報》發表了《學好文件抓住綱》的社論,提出了“凡是毛主席做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即“兩個凡是”的方針。這大大地增加了撥亂反正的困難,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毛澤東晚年的錯誤和“文化大革命”的錯誤,新的現代化建設的局面難以真正打開。 就像華國鋒后來講的,“兩個凡是”不是他的創造,汪東興、吳德也都有類似的說法,“兩個凡是”也不是出于他的手筆。但這一思想符合華國鋒的思想實質,被華國鋒欣然接受,并大力地予以貫徹和執行。這里有必要簡單地介紹一下華國鋒。 華國鋒1921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是黨的同齡人。17歲時參加抗日游擊隊,曾擔任過交城縣委書記兼武裝大隊政委。1949年起到湖南工作。1952年,調往湖南湘潭工作,歷任湘潭縣委書記、湘潭地委副書記、專員公署專員、湘潭地委書記。華國鋒做事勤懇,作風樸實,經常到農村蹲點進行調查研究,推動當地的建設和發展。在新中國成立后的一系列運動中,華國鋒都緊跟毛澤東。農業合作化高潮時,華國鋒根據自己多年從事農村工作的經驗和調查研究寫的文章引起毛澤東的注意。“文化大革命”期間,華國鋒負責修建一條從長沙到韶山的鐵路,方便全國的紅衛兵去瞻仰毛主席故居。華國鋒給毛澤東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毛澤東評價他“講老實話,是老實人”。1959年在廬山召開的中共八屆八中全會上,華國鋒被毛澤東提名擔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處書記。1969年,在黨的九大上,華國鋒當選為中央委員。1971年初,華國鋒被調到中央,協助周恩來做好國務院的工作。1973年在中共十屆一中全會上,華國鋒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76年1月,周恩來去世,毛澤東選中華國鋒接替周恩來。毛澤東選擇華國鋒作為自己的接班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認為華國鋒“厚重少文”,是可以信賴的。華國鋒也確實表現了對毛澤東的無比忠誠。“你辦事,我放心”,這是毛澤東對華國鋒的贈言。“按過去方針做”,這也是毛澤東對華國鋒提出的要求和期望。 華國鋒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迅速提拔到中央高層的,對毛澤東也充滿了感情。他是在肯定“文化大革命”的前提下批判“四人幫”的,他一直強調“四人幫”的路線性質是極右,核心是篡黨奪權;在平反冤假錯案過程中,遲遲不給鄧小平平反,不準為天安門事件平反。1976年11月18日,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汪東興在中共中央宣傳工作會議上指出,鄧小平的問題,毛澤東已經有一個4號文件。堅持毛澤東講過的、指示過的,不會錯。1977年3月,陳云、王震在會上提出,應該恢復鄧小平的工作,并為天安門事件和其他重大冤假錯案平反,但他們的正確意見受到華國鋒的壓制。同年7月,中共十屆三中全會才正式決定恢復鄧小平的職務。1977年8月12日至18日,中共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由于華國鋒等人的影響,這次大會仍然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錯誤理論,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在指導思想上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步。這樣,撥亂反正的工作難以從根本上完成。 ……
創建偉業:中國共產黨成長發展史研究 (1976~1989) 作者簡介
劉德軍,男,1950年生,山東榮成人。齊魯工業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山東省省級教學名師,山東省省級學科帶頭人。發表、出版學術論文著作230余篇(部),其中被轉載與評介的有百余篇(部)。參與國家科研課題3項,主持省、廳局級科研課題20余項,獲省級教學成果一、二等獎4項,省級精品課程(團隊)3門,省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三等獎6項。代表性的學術論著有《周恩來的社會主義建設思想》《偉人的魅力,周恩來人格研究》《中國共產黨執政憂患意識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規律和當代走向》《人類思想解放史論》《五四運動山東潮》《山東通史·當代卷》《山東工業史》等。重要學術兼職有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委員會委員,山東省檔案系列高級職稱評委,山東省高校高級職稱評委,中國周恩來思想生平研究會理事,山東省高校中國革命史教研會副會長,山東省中共黨史學會常務理事,山東師范大學兼職教授等。 張榮華,曾用筆名曲峽,男,1961年3月生,江蘇泰興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發表、出版學術論文著作200余篇(部),其中被轉載與評介的有50篇(部)。參與、主持國家、省部及廳局級科研課題40余項,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省級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代表性的學術論著有《歷史審視與現實評說》《中國共產黨知識分子政策史》《當代中國黨的知識分子理論與實踐》《時代的中堅——我國現階段的知識分子問題研究》《第二次歷史性巨變》《加強執政黨建設》《中國近現代學生運動》《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概論》等。重要學術兼職有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評審委員會委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高校中國革命史教研會副會長,山東省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等。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