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創建偉業:中國共產黨成長發展史研究(2002~2011)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828846
- 條形碼:9787548828846 ; 978-7-5488-2884-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創建偉業:中國共產黨成長發展史研究(2002~2011) 本書特色
《創建偉業(中國共產黨成長發展史研究)》是一部述評中國共產黨成長發展歷史的大型學術研究著作。全書設7卷:分段、專題立卷,章目體系論述?v設6卷,各卷時間段為:1919~1935,1935~1949,1949~1976,1976~1989,1989~2002,2002~2011。本書是其中的2002~2011分卷,由耿國華、胡業福、王青著,內設六章,包括中國共產黨在新世紀之初對歷史方位的正確判斷、中國共產黨在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科學選擇、中國共產黨在改革發展關鍵時期的戰略部署、中國共產黨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中國共產黨成功應對金融危機規劃發展藍圖、中國共產黨在開拓創新中引領中國發展進步。
創建偉業:中國共產黨成長發展史研究(2002~2011)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于中國共產黨成長發展90年的光輝歷程, 以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堅持什么樣的馬克思主義為主題, 以立黨、固黨、強黨為主線, 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建設與改革開放偉業歷史進程中的重大問題和重大事件為基點, 闡述了中國共產黨成長發展的歷史軌跡與基本經驗。
創建偉業:中國共產黨成長發展史研究(2002~2011) 目錄
一、十六大,制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綱領
二、重溫“兩個務必”,大力發揚艱苦奮斗作風
三、200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進一步解決好“三農”問題
四、抗擊非典與反思發展思路
五、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
第二章 中國共產黨在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科學選擇
一、十六屆三中全會,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出了科學發展觀
二、2003年;國人才工作會議,實施人才強國戰略
三、十六屆四中全會,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
五、建立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
六、十六屆五中全會,制定“十一五”發展規劃
七、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
八、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面部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九、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奮斗
十、樹立良好社會風氣,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
第三章 中國共產黨在改革發展關鍵時期的戰略部署
一、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全面部署
二、深化醫療衛生改革,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
三、加強干部作風建設,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保障
四、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開放戰略
第四章 中國共產黨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
一、中共十七大,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
二、推進依法行政,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三、統一思想、深化認識,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
四、中流砥柱:抗擊罕見自然災害與成功舉辦奧運會
第五章 中國共產黨成功應對金融危機規劃發展藍圖
一、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應對金融危機取得實效
二、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推進農村改革發展
三、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四、適應時代要求,建設學習型政黨
五、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
六、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制定第十二個五年規劃
七、深入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扎實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第六章 中國共產黨在開拓創新中引領中國發展進步
一、在新世紀,如何具備世界視野,把握黨的歷史方位
二、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實現什么樣的發展目標
三、如何正確認識和把握當代中國的科學發展之路
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堅持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
五、怎樣在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創建偉業:中國共產黨成長發展史研究(2002~2011) 節選
《創建偉業:中國共產黨成長發展史研究2002-2011》: 針對這些年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在黨員隊伍和干部隊伍中有滋長蔓延之勢,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在一部分黨員、干部那里被淡忘了,在少數人那里甚至被丟得差不多了的事實,胡錦濤同志嚴肅指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能不能堅持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能不能經得起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對每個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是一個很現實的考驗。”為此,他向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干部提出四點希望: **,牢記我國的基本國情和我們黨的莊嚴使命,樹立為黨和人民長期艱苦奮斗的思想。要深刻認識堅持艱苦奮斗的重要性,關鍵是要清醒地認識我國的基本國情。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我國是一個有近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生產力和科技、教育比較落后,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但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鞏固和提高目前達到的小康水平,還需要進行長期的艱苦奮斗。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們仍然面臨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面占優勢的壓力。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國內繁重艱巨的改革、建設任務和我們黨肩負的莊嚴使命,我們沒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有的成績而稍有懈怠,沒有任何理由故步自封而止步不前,沒有任何理由滿足現狀而不思進取! 〉诙,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不渝地為*廣大人民謀利益。艱苦奮斗,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色,也是我們黨堅持執政為民、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領導核心的必然要求。只有堅持艱苦奮斗,心中裝著人民群眾,始終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才能保持我們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才能增強抵御腐朽思想侵蝕的能力,才能不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如果丟掉了艱苦奮斗的作風,貪圖享樂,不愿意再做艱苦的工作,對群眾的疾苦漠然置之,對群眾的呼聲充耳不聞,就必然會脫離群眾。堅持艱苦奮斗,根本目的就是要為*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努力,不斷把人民群眾的利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這也是我們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要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實實在在地為群眾謀利益,帶領群眾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第三,牢記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以艱苦奮斗的精神做好各項工作。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要同貫徹落實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緊密結合起來,同全面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緊密結合起來。實踐證明,要把黨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需要有正確理論、路線和方針政策的指引,還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和扎實的作風,經過艱苦奮斗,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我們講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下真功夫、苦功夫是不行的。所有領導干部要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發揚百折不撓的斗志,堅定不移地在工作中貫徹落實黨的理論、路線和方針政策,扎扎實實地做好各項工作。要堅持實現遠大目標和切實做好當前工作的統一,堅持發揚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和堅持科學務實態度的統一,腳踏實地,埋頭苦干,講實效,辦實事,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要不畏艱難,奮力拼搏,勇于開拓,善于創新,在帶領群眾戰勝困難的過程中,切實落實黨的方針政策,全面做好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 〉谒,牢記黨和人民的重托和肩負的歷史責任,自覺在艱苦奮斗的實踐中加強黨性鍛煉。毛澤東曾經指出:“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與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不能脫離的。沒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發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沒有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也就不能執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泵珴蓶|同志的這段話,深刻地揭示了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堅持艱苦奮斗之間的辯證關系。對于共產黨員和領導干部來說,保持和弘揚艱苦奮斗的精神,說到底就是牢固樹立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只有從根本上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才能使艱苦奮斗的精神在思想上真正扎根、在行動上自覺體現。只有真正做到為黨和人民艱苦奮斗,才能在思想上作風上真正貼近群眾,也才能在實踐中不斷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傊,艱苦奮斗既是我們必須大力弘揚的工作作風,又是我們必須大力弘揚的思想作風,是共產黨人應有的政治品質。 ……
創建偉業:中國共產黨成長發展史研究(2002~2011) 作者簡介
劉德軍,男,1950年生,山東榮成人。齊魯工業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山東省省級教學名師,山東省省級學科帶頭人。發表、出版學術論文著作230余篇(部),其中被轉載與評介的有百余篇(部)。參與國家科研課題3項,主持省、廳局級科研課題20余項,獲省級教學成果一、二等獎4項,省級精品課程(團隊)3門,省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三等獎6項。代表性的學術論著有《周恩來的社會主義建設思想》《偉人的魅力,周恩來人格研究》《中國共產黨執政憂患意識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規律和當代走向》《人類思想解放史論》《五四運動山東潮》《山東通史·當代卷》《山東工業史》等。重要學術兼職有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委員會委員,山東省檔案系列高級職稱評委,山東省高校高級職稱評委,中國周恩來思想生平研究會理事,山東省高校中國革命史教研會副會長,山東省中共黨史學會常務理事,山東師范大學兼職教授等! 垬s華,曾用筆名曲峽,男,1961年3月生,江蘇泰興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發表、出版學術論文著作200余篇(部),其中被轉載與評介的有50篇(部)。參與、主持國家、省部及廳局級科研課題40余項,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省級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代表性的學術論著有《歷史審視與現實評說》《中國共產黨知識分子政策史》《當代中國黨的知識分子理論與實踐》《時代的中堅——我國現階段的知識分子問題研究》《第二次歷史性巨變》《加強執政黨建設》《中國近現代學生運動》《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概論》等。重要學術兼職有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評審委員會委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高校中國革命史教研會副會長,山東省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等。
- >
二體千字文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