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讀成語·識天下·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形勢篇2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119764
- 條形碼:9787513119764 ; 978-7-5131-1976-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讀成語·識天下·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形勢篇2 本書特色
《讀成語·識天下:走進中國傳統文化(形勢篇2)》圍繞“形勢”這一主題,精選三十四個成語。《讀成語·識天下:走進中國傳統文化(形勢篇2)》在體例的編排上注重知識性、可讀性和完整性,每則成語下包含出典尋源、解字釋義、關聯詞語、應用說例四個部分。 《讀成語·識天下:走進中國傳統文化(形勢篇2)》主要供廣大中學生和漢語語言文化愛好者閱讀使用。
讀成語·識天下·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形勢篇2 內容簡介
《讀成語·識天下:走進中國傳統文化(形勢篇2)》遍搜中國浩如煙海的歷史文化典籍及相關成語故事集而成,共選以“形勢”為主題的成語三十四個。讀者可以追本溯源,從生動有趣的故事入手,去體味中華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將其作為工具書查閱。
讀成語·識天下·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形勢篇2 目錄
鳥槍換炮
旗鼓相當
騎虎難下
強弩之末
青云直上
犬牙交錯
如火燎原
如火如荼
燃眉之急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成語小游戲
山雨欲來風滿樓
山窮水盡
生死存亡
勢如破竹
適可而止
死灰復燃
死里逃生
四面楚歌
圖窮匕見
危急存亡
危在旦夕
成語小游戲
無所適從
欣欣向榮
軒然大波
雪上加霜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一落干丈
一日千里
一葉知秋
朝不慮夕
炙手可熱
轉危為安
危機四伏
成語小游戲
讀成語·識天下·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形勢篇2 節選
《讀成語·識天下:走進中國傳統文化(形勢篇2)》: 騎虎難下 出典尋源 “騎虎難下”這個成語引自唐代房玄齡等《晉書·溫嶠傳》。 325年秋天,東晉明帝司馬紹去世,司馬衍當上了皇帝,是為晉成帝。 為了提防祖約和陶侃做出反抗朝廷的舉動,庾亮(晉成帝之母庾太后的哥哥)任命溫嶠為江州刺史,將軍隊駐扎于武昌,以加強對長江中游地區的控制。同時,庾亮又任命王舒為會稽內史,同溫嶠遙做支援,以保障京城建康的安全穩定。 328年春天,蘇峻會合祖約派來的軍隊,共計兩萬人,一同從歷陽向東進發,從長江走水路直達建康。庾亮毫無準備,倉促之間,只能委派卞壺帶兵應戰。叛軍借著風勢放火攻城,一舉成功,卞兵慘敗,卞壺被殺。無奈之下,庾亮只好帶著殘余部隊向西逃亡,去投奔溫嶠。 蘇峻攻進建康后,縱兵大掠,驅役百官,隨意鞭打朝廷重臣。不僅如此,他還派兵將宮廷整體包圍起來,軟禁了晉成帝和皇太后,自任驃騎將軍,總攬朝政大權。 溫嶠在武昌聽說了蘇峻和祖約率軍進攻京城一事,立即帶領部隊向東進發,準備支援建康。可沒想到他們剛到達尋陽,就碰上了前來投奔的庾亮。庾亮告訴他,京城已經被叛軍攻陷。于是,二人商榷后決定立即派人前往荊州,請陶侃的部隊支援,然后一同起兵援救晉成帝。 陶侃受邀后,想起先帝臨終前沒有召他回朝和其他大臣一同受遺命,心里很不是滋味。雖然起初他還委派將軍龔登率兵到尋陽援助庾亮和溫嶠的部隊,但很快便反悔了,命人火速追趕,在龔登行至半路時,就把他們召回了。 溫嶠完全能理解陶侃的心情,知道他為何會有此舉,于是立即派大將王愆期前往荊州勸說于他。王愆期不僅對陶侃講了很多忠君愛國的大道理,還告訴他溫嶠想請他統領勤王軍隊。溫嶠的誠意打動了陶侃,加之此時又傳來蘇峻殺害他的兒子陶瞻的消息,陶侃憤怒異常,便決定和他們一同起兵勤王。 荊州大軍同江州大軍會合后,共計六萬多人,一同順汀東下,朝京城建康進發。蘇峻緊急部署隊伍進據石頭城,想憑借險要的地勢對抗晉軍,固守京城。因為叛軍英勇善戰,雙方交戰好幾個月,依舊沒能分出勝負。可晉軍的糧食眼看就要吃完了,人心漸漸浮動起來。 有一天,陶侃突然將溫嶠請到中軍,對他說:“現在敵軍借助有利地勢,死死地守住城池,短時間內我們根本無法取勝。所以,我想先帶一批自己的人馬回荊州,籌集糧草并擴充兵力后,再想其他辦法來收復建康。” 溫嶠聽了,非常詫異。他立即對陶侃說:“現在皇帝被困,國家有難。依照目前的情勢來看,我們已經是騎虎難下了。如今我們聯軍起兵勤王,你要是忽然離開了,軍心肯定會動搖。如果因為你的這一舉動耽誤了救國的大事,那義軍一定會把矛頭指向你的。”聽完溫嶠這些話,陶侃意識到自己此舉根本不在理,只好打消了離開的念頭。 次日,溫嶠派人在場上建了一個土壇,準備召開誓師大會。他親自寫了一篇誓師的文告,并登上土壇向大家做動員。隨后,他和陶侃沖鋒在前,率兵分兩路向叛軍發起猛烈進攻。叛軍的首領蘇峻陣亡了,叛軍士兵們見此情景,士氣受到重挫,優勢很快就傾向于溫嶠一方了。 得勢的晉軍乘勝追擊,一舉攻下石頭城,救出了晉成帝,并將其送上了溫嶠的戰船。 守衛宮城的匡術見此情景,知道推翻東晉王朝已無希望,便向晉軍投降了。經過溫嶠、陶侃等人長達一年的艱苦抗爭后,蘇峻之亂終于被平定下來,勤王一事以勝利告終,東晉王朝順利渡過了危機。 ……
- >
煙與鏡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