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個性心理學:自卑與超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14215
- 條形碼:9787513914215 ; 978-7-5139-1421-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個性心理學:自卑與超越 本書特色
本書的作者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他是弗洛伊德的學生之一,同時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的心理學家。
個性心理學:自卑與超越 內容簡介
本書的作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他是弗洛伊德的學生之一,同時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1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的心理學家。 本書深入生活,闡釋關于教育、愛情、婚姻的深刻洞見。作者以*流暢清晰的思路,*明白易懂的文字,啟迪我們思考人生的難題,找尋生命的價值。
個性心理學:自卑與超越 目錄
1.生活的意義
2.人的三種限定
3.人的社會屬性
4.童年對人生的影響
第二章 心靈和身體
1.心靈和肉體的關系
2.情緒的反應
3.心理與生理類型的關系
第三章 自卑與優越感
1.自卑情結
2.優越感的需要
第四章 早期的記憶
1.人格關鍵之所在
2.早期記憶的重要性
3.早期記憶對人的影響
第五章 夢
1.夢的解讀
2.弗洛伊德學派與夢
3.夢與現實
4.夢的構成
第六章 家庭的影響
1.母的角色
2.父的角色
3.家庭成員及相互間的關系
第七章 學校的影響
1.教育的變革
2.教師所扮演的角色
3.學校中的合作與競爭
4.學生的智商與評估
5.性格的不同類型
第八章 青春期
1.青春期心理及生理特征
2.青春期的困惑
3.青春期的性困惑
4.正確對待青春期
第九章 犯罪及其預防
1.犯罪心理及其成因
2.罪犯的類型與特征
3.合作與罪犯的矯正
4.案例與犯罪的預防
第十章 職業
1.人類生活的三個問題
2.職業的早期選擇與訓練
3.對待職業的態度
第十一章 個體與群體
1.人的群體性
2.人的社會性
3.人的利己性與合作障礙
第十二章 愛與婚姻
1.愛情、婚姻是平等的合作關系
2.為愛情、婚姻做好準備
3.愛情、婚姻中需要注意的
4.婚姻生活的成功之道
關鍵詞匯表
阿德勒年譜
個性心理學:自卑與超越 節選
《自卑與超越》: 1.心靈和肉體的關系 從古至今,對心靈與肉體的關系,人類一直都爭論不休。究竟是肉體支配著心靈,還是相反。無數參與爭論的哲學家都無法達成共識,他們因此被以這個為標準分成了唯心主義哲學家與唯物主義哲學家。然而今天看來,個體心理學有可能幫助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個體心理學事實上正是在研究人的心靈與肉體的互動關系。所有需要得到治療的病人,無不都具有肉體與心靈。假如我們治療的理論基礎是錯誤的,那我們就不可能對這些病人有所幫助。而我們的理論只能是來自我們的實踐經驗,也必須經得起實踐的檢驗。我們都生活在這種肉體與心靈的相互關系中,我們不得不接受找出正確答案的挑戰! 體心理學的發現,讓這個問題的大部分緊張局勢得到了化解,心靈和肉體不再非此即彼。個體心理學認為,無論是心靈還是肉體,都是生活的參與者,是生活這一整體的一部分,我們可以也應該從整體出發來分析掌握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與植物不同,人是能四處移動的動物,因此僅僅具有拓展肉體的能力是不夠的;而植物扎根在大地上,無法像動物一樣移動,如果發現植物有心靈——只要是人所能理解的形式,那么都會讓人感到驚奇。我們可以假設植物擁有預見未來的能力,但即使這樣,植物的特點也會讓這種預見能力無法施展。很簡單,如果植物預見到這樣的情形——有人來了,他馬上就會把我踩在腳下,我會被他踩死——對此,它卻毫無辦法,因為它們沒法移動自己! 〉覀兌贾绖游锸悄軌蛞苿幼约旱,而且都能事先設計好自己將要移動的方向。這一事實讓我們不得不相信:動物具有心靈或靈魂! 爱斎荒阌兴枷,否則你不會有動作!保ㄒ浴豆防滋亍返谌坏谒膱觯 ⌒撵`的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預見運動的方向。認識到了這一點,就能理解心靈對肉體的支配就是——為肉體制定動作的目的。如果缺乏目的性,那只能是在每段時間里,無目的地產生的一系列混亂的行為,這樣的行為是毫無意義的。由于心靈的作用是決定動作的目的,因此心靈在生活中具有主導地位。但反過來肉體一樣也影響著心靈,因為心靈只能在肉體能力的可能范圍內支配肉體,要不然心靈就可以在沒有任何輔助的前提下,讓肉體飛到月球上去了! ”绕鹌渌麆游,人的活動能力更強,不僅活動的方式更多——這一點可以從人的手部動作的復雜性看出——而且,人還更善于利用活動來改變自己的環境。由此可以得出:在人類的心靈里,預見未來的能力一定是得到了*高級的發展的;而且,人類總是在有目的地奮斗,以改進自己在所處環境下的地位! ≡诔蜃约旱哪繕怂M行的一系列動作后,人還會有一個囊括所有動作的單一動作。人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獲取更多、更確定的安全感,這樣的安全感就是——我已經克服了生活中出現的困難,而且我還很好地控制住了我所在的環境。這一*終目的必然導致人的所有動作的相互協調,使之成為一個整體。心靈的發展似乎就是為了這一*終目的而被迫進行的,肉體也是一樣,也是在努力成為一個整體。除此之外,肉體還會受到來自先天的目的性的控制,比如皮膚受傷后,人的整個身體都會為了修復這一受傷服務。不過要強調的是,肉體上的發展自己的潛能并非是單獨進行的,在這個過程中,心靈給予了很大幫助。運動、訓練及一般健康學的價值都已得到了證實,這些都是肉體在努力實現自己的*終目的時,心靈提供的幫助。 自始至終,生命中成長與發展的這種合作關系從未中斷。作為整體不可分割的部分,心靈與肉體相互合作,心靈就像一部汽車,利用肉體所能發掘的所有潛能,幫助肉體達到高枕無憂的境地。在肉體的任何活動中,在任何表情和病癥中,我們都能看到心靈目標的印記。人活動著,在他的活動中必有意義存在。他活動其眼、其舌、其臉部肌肉,他的臉上就會有一個表情、一種意義,給予這種意義的正是心靈,F在我們可以開始了解心理學(即心靈的科學)所探究的到底是什么。心理學的目的在于探索人的各種表情的意義,找出他的目標,并以之與別人的目標相比較! 榱税踩@個*終目的,心靈就需要將目標具體化,也就是說,弄清楚哪里是“安全”的,朝著哪個方向,怎樣走或者怎樣做才能到達。當然這其中會有出錯的可能,但若是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就根本不會有行動。當我抬起我的頭來,心中一定已有了一個目的。有時候,心靈選出的方向可能通往災難,但這只是因為心靈錯誤地判斷了形勢,以為朝著這個方向能獲取*大的利益。所有心理上的錯誤都是這種行動方向選擇上的錯誤。對安全的追求是人類共有的目的,只是有的人在尋找它時選擇了錯誤的方向,并且固執己見,從而導致走入歧途!
個性心理學:自卑與超越 作者簡介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弗洛伊德的學生之一,但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的心理學家。 《神經病的形成》、《自卑感》等著作,他將精神分析由生物學定向的本我轉向社會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學,對后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