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彝漢文合璧《水西安氏族譜》箋證與解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014184
- 條形碼:9787566014184 ; 978-7-5660-141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彝漢文合璧《水西安氏族譜》箋證與解讀 內容簡介
彝族水西安氏在西南地區曾經輝煌一時,創造了頗具地域色彩的水西文化,建立的彝族地方政權延續千余年之久,對于促進彝族地區社會發展、維護西南地區的政局穩定和民族團結,客觀上起到了積極作用。道光《大定府志》利用大量彝族譜牒對黔西北彝族歷史進行梳理,并將安氏家族保存的部分檔案文獻編人方志,成為后學研究黔西北彝族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制度的重要資料來源。 改土歸流之后,安氏家族的政治社會地位被邊緣化,正史及其他漢文資料鮮有提及,即使偶有提及也是只言片語,一筆帶過。光緒年間,安氏后人利用自身優勢編纂的彝文漢文合璧《水西安氏族譜》參考彝文、漢文相關史料及家傳資料,結合當時所存家族文檔,邀約當地名流參與,歷時十余年編纂而成,其中對家族世系的梳理、家族材料的整合,客觀上為我們保存了難得的一手資料,是研究黔西北彝族水西安氏家族的早期文獻資料!端靼彩献遄V》系稿本,現藏于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目前學界尚未發現對此譜進行系統的整理研究,個別文章雖對此譜偶有提及,但只是浮光掠影、淺嘗輒止,其文獻資料價值尚未得到發掘利用! 兑蜐h文合璧《水西安氏族譜》箋證與解讀》首次利用彝文和漢文資料對《水西安氏族譜》進行系統整理研究,試圖為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準確可靠的文獻資料。《水西安氏族譜》由四大部分組成。第1部分,序言。系統地簡述了安氏家族從德實氏到安勝祖,宣慰司被改流,譜作者之父安紹緒協同官弁鎮壓遵義楊龍喜起義的家族歷史。第二部分,彝文連名譜系,為我們梳理安氏先祖的彝族名和漢名對應關系提供了一定的參考。第三部分,“羅甸安氏世系”。首先記錄安氏家族的源流世系、宗族分支情況;其次,世系記載了歷代安氏家族重要成員的事跡、家族遷居路線及各家支的分居情況。第四部分,“雄書氏近代祖考妣暨近代子孫”。《水西安氏族譜》收錄了一些官府的文書檔案,友朋吊詩唁文,內容豐富,材料翔實,對研究水西安氏家族發展及歸流后土司家族社會政治地位的變化是不可多得的文獻資料。譜中還記載安氏近祖的祖塋,對于研究彝族喪俗和喪葬制度變遷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然而,由于時代和文化的隔閡,對有些文化事象和歷史事實,《水西安氏族譜》作者的記述、理解可能未臻至美,因此對《水西安氏族譜》進行箋證和解讀,糾謬補缺,為彝族史、彝族文化的研究提供準確可靠的文獻資料就成為《彝漢文合璧《水西安氏族譜》箋證與解讀》的主要任務。
彝漢文合璧《水西安氏族譜》箋證與解讀 目錄
一、研究意義及價值
二、相關研究動態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
**章 漢文譜序與題跋箋證
**節 余昭與秉直序
一、余昭譜序
二、秉直重修譜序
第二節 舊譜題詞跋語
一、吳永輔題詞
二、張觀國題詞
三、花杰題詞
四、史世光題詞
五、謝佳霖題詞
六、陳興禮題詞
七、佚名題詞
第三節 雄書安氏譜序跋
一、安秉直序
二、安吉士等跋語
三、祠堂對
第二章 彝文譜系釋讀
第三章 羅甸安氏漢文連名世系
**節 一世孟趕至五十五世勺阿火
一、孟赾至讀
二、讀慕至必額勿
三、勿阿納至勺阿火
第二節 五十六世火阿濟
一、火阿濟(濟火)家傳
二、漢羅甸國王濟濟火碑銘
第三節 五十七世濟比五至九十二世隴贊
一、濟比五至主色阿更
二、阿更阿佩家傳
三、阿佩阿是至沮渠則額
四、則額普貴家傳
五、額則至阿糯
六、濟國公阿畫家傳
七、宣慰使隴贊靄翠
第四節 攝宣慰使奢香
一、明封順德夫人祿德氏奢香序
二、明誥封順德夫人貴州水西宣慰使司夫人奢香墓志文
三、吳嵩梁題詩
第五節 安氏歷任宣慰使
一、安觀
二、安貴榮
三、安萬鍾、安萬鎰和安萬銓
……
第四章 雄書氏譜系
第五章 羅甸安氏流衍圖及近代譜系
參考文獻
附錄
彝漢文合璧《水西安氏族譜》箋證與解讀 作者簡介
陳棣芳,河北威縣人,文學博士,主要致力于民族文化研究、文獻學及出版史研究,在《廣西民族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 >
巴金-再思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