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針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240349
- 條形碼:9787519240349 ; 978-7-5192-403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問道針灸 本書特色
《問道針灸》一書根據北京人民廣播電臺《醫醫道來》節目相關內容編寫。
全書分“開篇”“各篇”兩大部分,共四十六講,系統闡述了中醫針灸的起源、傳播、歷史文化背景以及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等十四經脈的循行、各經脈中的重要穴位、針灸所治相關病癥、針灸治療的特點及功效等,以問答形式進行講解,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內容豐富、實用,對中醫專業人士、中醫愛好者及普通讀者均具有很好的學習參考價值。
行文中配有相關插圖,可以讓讀者更直觀地了解和學習。
問道針灸 內容簡介
我們從哪里來
智者察同
感知即存在
穴位大發現的時代
用古人的思維方式理解中醫
素心之問
人體上的昆侖山
病在頭取之足
扎針的境界
問道針灸 目錄
開 篇
**講 文化背景(一)
灸與針/歐洲人與針刺的**次邂逅/針灸針與注射
器/扎針為什么能治病/病為本,工為標/扎針疼
嗎/獨一無二的療法/黃河與針刺/流水不腐,戶樞
不蠹/天道就是人道
第二講 文化背景(二)
我們從哪里來/天人同構/中央之國/井里的世界/
智者察同/脈的含義/感知即存在/齒脈、耳脈與肩
脈/分經辨證/目無全人/俞、輸、腧/*早的髹漆
木人經脈模型/整體性調節作用/雙向良性調節作用
第三講 文化背景(三)
炙與灸/火的特殊性/古代取火的方法/原始的灸
法/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一日不見如三歲兮/以艾
承其影/左配金燧,右配木燧/艾火相傳/燒灼甲
骨/醫草上品
第四講 文化背景(四)
蘄艾*佳/艾灸治病的實質/荷蘭牧師的艾灸故事/
艾絨的替代品/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頭不可多灸/
艾炷灸法/灸刺之道,得氣穴而定/*早的經脈專書
第五講 文化背景(五)
脈的可見與不可見/東西方醫學的主要差別/荷蘭醫
學博士眼中的經脈/云的啟示/呼吸的鍛煉/流水不
腐,戶樞不蠹/動態的生命觀/東西方認識人體的兩
個途徑/圣人寒頭而暖足/經脈的發現/卜兆與灸兆
第六講 文化背景(六)
太上之火/醫學的復雜性/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
之所湊,其氣必虛/針灸治病之道/用古人的思維方
式理解中醫/經脈與臟腑/穴位大發現的時代/循經
考穴/十二經脈者,學之所始,工之所止;粗之所易,
上之所難/學習穴位的三境界
第七講 文化背景(七)
經脈辨證/從十一脈到十二脈/經脈所過,主治所及/
經脈像棵樹/經脈氣血的流與注/經脈氣血流動的大
循環
第八講 文化背景(八)
所出為井/經脈的本與標/四根三結/治標與治本/
頭痛醫腳/十二經脈的名稱/經脈氣血的流注順序/
經脈屬絡臟腑/循經取穴
各 篇
第九講 手太陰肺經(一)
三焦就是三口爐子/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
肺經的內行線與外行線/人體陰陽的分界線/三陰與
三陽
第十講 手太陰肺經(二)
過敏性哮喘的內外因/過敏性哮喘的自我調理/積羽
……
第十一講 手陽明大腸經(一)
第十二講 手陽明大腸經(二)
第十三講 足陽明胃經(一)
第十四講 足陽明胃經(二)
第十五講 足陽明胃經(三)
第十六講 足陽旦月胃經(四)
第十七講 足陽明胃經(五)
第十八講 足陽明胃經(六)
第十九講 足陽旦月胃經(七)
第二十講 足太陰脾經(一)
第二十一講 足太陰脾經(二)
第二十二講 足太陰脾經(三)
第二十三講 足太陰脾經(四)
第二十四講 足太陰脾經(五)
第二十五講 足太陰脾經(六)
第二十六講 手少陰心經
第二十七講 手太陽小腸經(一)
第二十八講 手太陽小腸經(二)
第二十九講 足太陽膀胱經(一)
第三十講 足太陽膀胱經(二)
第三十一講 足少陰腎經(一)
第三十二講 足少陰腎經(二)
第三十三講 足少陰腎經(三)
第三十四講 手厥陰心包經(一)
第三十五講 手厥陰心包經(二)
第三十六講 手少陽三焦經(一)
第三十七講 手少陽三焦經(二)
第三十八講 足少陽膽經(一)
第三十九講 足少陽膽經(二)
第四十講 足少陽膽經(三)
第四十一講 足厥陰肝經(一)
第四十二講 足厥陰肝經(二)
第四十三講 足厥陰肝經(三)
第四十四講 督脈(一)
第四十五講 督脈(二)
第四十六講 任脈
展開全部
問道針灸 作者簡介
白興華,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教授,長期從事針灸教學、科研和臨床工作,對針灸早期歷史及對外傳播史方面的研究有創新性成果,其中2001年在英國出版的專著Acupuncture: Visible Holism,提出了新的針灸起源觀及中英文新概念“看得見的整體觀”(Visible Holism),在國際上引起較大反響,包括《美國醫學會雜志》與《英國醫學雜志》在內的許多主流醫學媒體都對此書作了介紹,2002年被評為北京中醫藥大學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主編的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中國針灸交流通鑒》歷史上下卷分別獲得2013年和2014年度北京中醫藥大學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從事臨床工作近30年,擅長以針灸為主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等多種消化系統疾病。 安楊,新聞學碩士,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知名健康節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