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zhàn)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jīng)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跨文化研究-總第3期(2017年第2輯)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20120814
- 條形碼:9787520120814 ; 978-7-5201-208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跨文化研究-總第3期(2017年第2輯) 本書特色
《跨文化研究》為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跨文化研究院組織編撰的綜合性學術(shù)集刊,其主旨是矚望人文,學宗博雅,拆解古今中西樊籬,匯通人文,“六藝”兼容;立足語言文學,卻無學科本位,嘗試將文學、歷史、宗教、哲學、語言融于一體。書中以跨文化的方法和視野審視人類古今精神問題,通過對話與交流,致力于推進以中化西、中學西傳和中國文化的現(xiàn)代化,為拓展中國文化世界化的渠道,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做不懈的努力。
跨文化研究-總第3期(2017年第2輯) 內(nèi)容簡介
《跨文化研究》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依托該校跨文化研究院組織編撰的一本集刊,曹衛(wèi)東校長(我社專家委員)擔任主編。該集刊以跨文化的方法和視野審視人類古今精神問題,通過對話與交流,致力于推進以中化西、中學西傳和中國文化的現(xiàn)代化,為拓展中國文化世界化的渠道,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做著不懈的努力。致力于融化新知、視野開闊,學兼中外,對話互動,古今會通等特色,在文化傳播和中西對話的動態(tài)歷史中探究中國文化精神,承擔著傳承經(jīng)典和創(chuàng)造轉(zhuǎn)換的學術(shù)使命。
跨文化研究-總第3期(2017年第2輯) 目錄
性別神話與思想及城市的復(fù)合體
——從柏拉圖的亞特蘭蒂斯到瓦爾特·本雅明的哲學化都市
【亞伯拉罕·阿克曼(Abraham Akkerman)】
19世紀帝國都市風景:柏林閃靈、照片、火車、電影和汽車
【伊斯特·萊斯利(Esther Leslie)】
歷史的廢墟【馬克斯·潘斯基(Max Pensky)】
游蕩者洞觀:漫步城市與人群體驗【蘇珊·巴克-莫斯(Susan Buck-Morss)】
對女性城市的閱讀與書寫:卡爾維諾、黑塞爾和本雅明
【西格爾德·魏格爾(Sigrid Weigel) 】
·經(jīng)典解釋·
懷疑和探索:漢姆萊特性格的悲劇意義【袁憲軍】
柏拉圖的神義論
——《理想國》376d5-383c7中蘇格拉底的荷馬批評研究【崔 嵬】
·文論前沿·
后現(xiàn)代科學視域中“物的返魅”【張 進 王曉婷】
修辭和邏輯的張力——保羅·德曼寓言式閱讀理論略論【武淑冉】
論《芬尼根的覺醒》的媒介隱喻【王 琦】
從荷馬到但丁的歐洲文學之旅
——讀《歐洲文學與拉丁中世紀》中譯本【黃 荷】
·涵化之道·
自重出互見的相似詩考論
——《西游記》《封神演義》二書之關(guān)系【康士林(Nicholas Koss)】
文字和字母的跨文化觀察【馬慶株】
·新著攬英·
本雅明、現(xiàn)代性與歷史唯物主義【胡康佳 等編譯】
《跨文化研究》稿約
Abstract
跨文化研究-總第3期(2017年第2輯) 作者簡介
王柯平,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享受國務(wù)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曾先后就讀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人文學院、北京語言大學法語系、瑞士洛桑大學哲學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東亞西和哲學系;現(xiàn)任中華美學學會副會長,國際美學協(xié)會(IAA)跨國執(zhí)委;曾任牛津大學圣安妮學院訪問研究員、悉尼大學哲學與歷史學院訪問教授、希臘奧林匹亞哲學與文化中心榮譽成員、國際普適對話學會(ISUD)副會長。 胡繼華,男,中共黨員,博士,教授,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碩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文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所教授。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師,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術(shù)骨干,北京市人才強教計劃“域外學術(shù)文化與中國比較文學”學術(shù)創(chuàng)新團隊學術(shù)骨干。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