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絲路粵韻(全七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1614986
- 條形碼:9787551614986 ; 978-7-5516-1498-6
- 裝幀:軟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絲路粵韻(全七冊) 本書特色
《絲路粵韻:一樂章 開海》:
美麗的南粵大地,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古百越先民們早在秦代前就開始出海,他們開辟了一條海上道路,開啟了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
大氣恢弘的潮州鑼鼓引子吹響了開拓海上絲綢之路的號角;歡騰的快板,音樂情緒熱烈振奮,令人歡欣鼓舞;充滿濃郁嶺南音樂風格的慢板,深情而優美,如歌如夢;再現的快板及尾聲,氣勢磅礴、激越豪邁,象征著船隊乘風破浪、一往無前,表現了人們對海上絲綢之路美好的向往。
《絲路粵韻:一樂章 開海》從宏觀上表達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對海洋的情懷與暢想,體現了銳意進取的開拓創新精神。
《絲路粵韻:第二樂章 祭海》:
祭海是出海遠行前的重要儀式,出海的人們在祭拜南海神的時候,祈愿海不揚波,出入平安。
音樂由面對大海的呼喚中開始,表達了虔誠的祈望和真切的感悟。調性的自由移位體現了人們在出海前對故鄉的無盡眷戀,立體化的配器音響則追求對大海的詩意描繪。 《絲路粵韻:一樂章 開海》:
美麗的南粵大地,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古百越先民們早在秦代前就開始出海,他們開辟了一條海上道路,開啟了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
大氣恢弘的潮州鑼鼓引子吹響了開拓海上絲綢之路的號角;歡騰的快板,音樂情緒熱烈振奮,令人歡欣鼓舞;充滿濃郁嶺南音樂風格的慢板,深情而優美,如歌如夢;再現的快板及尾聲,氣勢磅礴、激越豪邁,象征著船隊乘風破浪、一往無前,表現了人們對海上絲綢之路美好的向往。
《絲路粵韻:一樂章 開海》從宏觀上表達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對海洋的情懷與暢想,體現了銳意進取的開拓創新精神。
《絲路粵韻:第二樂章 祭海》:
祭海是出海遠行前的重要儀式,出海的人們在祭拜南海神的時候,祈愿海不揚波,出入平安。
音樂由面對大海的呼喚中開始,表達了虔誠的祈望和真切的感悟。調性的自由移位體現了人們在出海前對故鄉的無盡眷戀,立體化的配器音響則追求對大海的詩意描繪。
《絲路粵韻:第二樂章 祭海》通過對祭海儀式的刻畫,表現人們對海上絲綢之路的美好愿景。
《絲路粵韻:第三樂章 遠航》:
樂曲的結構是一個復三部曲式。在號角齊鳴的前奏聲中,龐大的船隊開拔起航。
A段的主題表現船隊在海天一色、波浪起伏的大海中徐徐前行;第二主題由輕快地彈撥樂奏出,表現船員們在碧波粼粼的海面上心情格外開朗,滿懷對遙遠國度的探索與向往。結束部號角齊鳴的音樂再度出現。
B段*部分將A段的兩個主題動機演化成一個新的主題在各個調上展開。第二部分表現天色漸晚,烏云密布,繼而狂風暴雨、惡浪滔天,船員們英勇無畏,齊心協力,艱難、頑強地與驚濤駭浪搏斗。展現部的A段和輝煌的尾聲,展現出龐大的船隊戰勝種種困難,氣勢磅礴、昂首奮發地向著勝利的彼岸駛去。
《絲路粵韻:第三樂章 遠航》表現海上絲綢之路的航船在遠航中與命運抗爭的場景。
《絲路粵韻:第四樂章 異域》:
航線串起了一個個國度,處處充滿著異域情調。一條繁華的海上貿易商道,一座輝煌的東西方文化橋梁,一條韌長的人類交流紐帶。
作品選用了東南亞國家、印度和阿拉伯地區的民歌及音樂素材作為曲式發展的重要依據。曲體結構展現中國船隊音樂元素與異國風情的主題音樂相互穿插、相向而行,通過對馬林巴、鋼絲箏、康加鼓、小三弦和啵咧等特色樂器的旋律寫作以及采用復調、對位的創作技法,加深了對異域風土人情的渲染。
《絲路粵韻:第四樂章 異域》表現中國船隊途經各國時與當地民眾進行貿易交流的熱鬧場景。
《絲路粵韻:第五樂章 鄉愁》:
面對茫茫大海,思緒卻停留在家鄉,想起了鄉親們那忙碌的身影,鄉愁涌上心頭。
艱辛的航行,鄉愁是一種說不出的痛,也是孤獨無助時強有力的精神支撐。漂泊海外,對親人的思念、對家鄉的眷戀,臨行前父母的囑咐,妻兒的守望,孩童的嬉戲,那一幕幕場景浮現在眼前……
《絲路粵韻:第五樂章 鄉愁》采用了廣東民歌《落水天》《月光光》和廣東音樂《彩云追月》的主要元素,營造了鄉愁的朦朧印象。作品為再現性三部結構,音樂主題通過調式色彩的不斷變化引深主題內涵;中段略帶童趣的小快板音樂主題在不斷變化的調性中,使音樂形象逐步豐滿起來。... ...
絲路粵韻(全七冊) 內容簡介
想象中的海洋波瀾壯闊,想象中的音樂綿延悠長,當它們二者相遇的時候,感動之余,海上絲綢之路的旖旎風光就是《絲路粵韻》大型民族交響套曲音樂會帶給你的奇幻音樂之旅。海洋的魅力、交響的音效,旋律的誘惑、節奏的快感……當這些極富吸引力的因素完美融合的時候,不知道能否打動你呢?強大的主創團隊,包括著名作曲家趙季平、景建樹、韓蘭魁、張堅、房曉敏、藍程寶和張曉峰等人的傾情加盟,為大家呈現出來的是一副揚帆遠航的歷史畫卷,而這幅畫卷需要閉上你美麗的眼眸,用心靈和她觸碰,或氣勢磅礴,或低沉悠遠,或戀戀不舍,或遐想夢幻……對,正如你感受到的,你在人群中前進、虔誠中祈愿、大海上浮沉、異域里徜徉、回憶里思戀、歡笑中歸來、憧憬中向往…… 時光流轉,一個多小時過去了,你還在那個原來的位子上,但思緒早已隨著那些絲竹管弦之聲走過了海上絲綢之路,領略了大海的魅力、見識了異域的風情、完成了人生的遠航。
絲路粵韻(全七冊) 目錄
絲路粵韻(全七冊) 作者簡介
景建樹,國家一級作曲、指揮,享受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現任濟南軍區前衛歌舞團藝術指導,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指揮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主要代表作:絳州鼓樂《秦王點兵》,中國打擊樂與樂隊《金沙灘》,與人合作大型民族歌舞《黃河兒女情》《黃河一方土》《黃河水長流》以及大型民族交響樂《華夏之根》《長征》《敦煌音畫》《絲路粵韻》等。多部作品獲國家“文華”“金星”“金鐘”“金獅”“五個一工程”、中國金唱片獎等大獎。
韓蘭魁,著名作曲家。西安音樂學院副院長、作曲系教授。教育部高等院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陜西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兼創作委員會主任,陜西省政協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和陜西省三秦人才津貼專家。 景建樹,國家一級作曲、指揮,享受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現任濟南軍區前衛歌舞團藝術指導,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指揮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主要代表作:絳州鼓樂《秦王點兵》,中國打擊樂與樂隊《金沙灘》,與人合作大型民族歌舞《黃河兒女情》《黃河一方土》《黃河水長流》以及大型民族交響樂《華夏之根》《長征》《敦煌音畫》《絲路粵韻》等。多部作品獲國家“文華”“金星”“金鐘”“金獅”“五個一工程”、中國金唱片獎等大獎。
韓蘭魁,著名作曲家。西安音樂學院副院長、作曲系教授。教育部高等院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陜西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兼創作委員會主任,陜西省政協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和陜西省三秦人才津貼專家。
主要作品有:交響曲三部、協奏曲三部、管弦樂五部以及多首室內樂和藝術歌曲。大型舞劇《滿江紅》《敦煌神女》,大型樂舞《敦煌韻》,參與創作了大型舞劇《夢回大唐》,大型秧歌劇《米脂婆姨綏德漢》,民族交響樂《華夏之根》《敦煌音畫》等多部不同體裁的音樂作品。其中交響樂《音詩——絲路斷想》、琵琶協奏曲《祁連狂想》、合唱交響曲《綠色的呼喚》等作品分別獲得中國文華音樂獎、中國金唱片獎等國家獎項。
張堅,著名作曲家。國家一級作曲,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合唱協會理論創作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合唱協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歷任成都軍區戰旗歌舞團藝術指導、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總政藝術職稱高級評委、全軍音樂作品及聲樂大賽評委、四川省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成都市文化局藝術顧問等。
主要作品有:為國慶節天安門游行譜寫的《文藝大軍進行曲》、獲中國金唱片獎的大型民族交響樂《華夏之根》、民族交響樂《大漠戍邊圖——岑參邊塞詩兩首》、獲國家文華獎的大型歌舞《西藏之光》、獲中國廣播征歌金獎一名的《神奇的高原》、獲四川省大學生藝術節專業合唱比賽一名的《蜀山素描》等。
張曉峰,著名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民族管弦樂學會副會長,原西安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現任華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作曲系教授。先后獲得笛子專業學士學位和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碩士學位。師從音樂教育家元修和教授及著名作曲家饒余燕教授。曾在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進修學習,還隨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陳銘志、林華、楊立青等教授學習賦格、對位、配器等理論課程。
主要作品有:一交響曲《劈山救母》(1994年獲陜西省交響樂比賽創作獎);長笛協奏曲《春的幻想》(2008年意大利佛羅倫薩首演、2009年獲第十四屆文華音樂作品創作優秀獎);木管五重奏《獵人和小精靈的游戲》(2009年獲第十四屆文華音樂作品創作優秀獎);《鋼琴序曲三首》;琵琶與交響樂隊《弦上秧歌》(2009年獲廣東省交響樂新作品比賽金獎及2011年第十六屆全國音樂作品交響樂評獎小型作品組三等獎);《秦韻》(合作,獲1991年全國小型民樂展播比賽一等獎);雙占箏協奏曲《潮》(1994年在新加坡錄制CD唱片);二胡協奏曲《神土》(1998年在新加坡首演);《少年狂想》(2007年8月由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彈撥樂團與香港中樂團在港聯合演出);板胡協奏曲《撼庭秋》(與沈減合作、2009年在香港首演);笙與民族管弦樂隊《弄竽》(2012年2月由新加坡華樂團首演)。
主要論文有:《九音作曲技法新探》。
趙季平,著名作曲家、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陜西省文聯主席,西安音樂學院原院長,中國電影音樂學會會長,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及主席團成員,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歷任陜西省戲曲研究院副院長,陜西省歌舞劇院院長,中國共產黨十五大代表。
多年來他創作了大量優秀音樂作品:《第二交響曲——和平頌》,交響詩《霸王別姬》,交響音畫《太陽鳥》,交響組曲《喬家大院》,大提琴協奏曲《莊周夢》,民族管弦樂《慶典序曲》《絲綢之路幻想曲》,二胡協奏曲《心香》《古槐尋根》,舞劇《大漠孤煙直》《花兒》,陜北秧歌劇《米脂婆姨綏德漢》,交響京劇《楊門女將》,室內樂《關山月》,歌曲《大江南》《斷橋遺夢》《好漢歌》《遠情》等。
先后為電影《黃土地》《紅高粱》《秋菊打官司》《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霸王別姬》《梅蘭芳》《孔子》,電視劇《水滸傳》《大宅門》《喬家大院》《三國》等創作音樂。曾兩度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音樂獎,四度獲得中國電視金鷹獎音樂獎。還獲得法國南特國際電影節音樂獎、中國電視飛天獎優秀音樂獎、飛天獎突出貢獻獎、中國金唱片藝術成就獎、“二十世紀華人經典作品”獎等。
他在音樂創作領域獨樹一幟,被譽為“中國樂壇中國作風、中華氣質和民族文化精神”的作曲家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