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菲律賓華人文化重構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10093
- 條形碼:9787520310093 ; 978-7-5203-100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菲律賓華人文化重構研究 本書特色
書稿主要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東南亞華人文化的變遷為研究對象,從菲律賓華僑社會的演化、華文教育的嬗變、華人社團的本地化、華人參政意識的改變、華文報紙的流變和華人文化的調和等角度入手,從多重維度對華人文化進行闡述和分析。并從中國政府的角度出發,就如何支持海外華文教育和文化傳承,提出了意見和想法。同時,能為研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華人文化問題提供參考。書稿主要運用歷史學、民族學、政治學、教育學、文化傳播學和國際關系學等基本理論,廣泛采取結合史料、考察和田野調查等方法,深入探索菲律賓華人文化發展狀況,尋找出東南亞華人文化式微和變遷的根源。在研究過程中,力求宏觀把握,微觀分析,力爭使本課題走在這一研究領域的前沿。
菲律賓華人文化重構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為國家社科基金“東南亞三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華人文化重構研究”(14BSS014)課題的階段性成果。書稿主要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東南亞華人文化的變遷為研究對象,從菲律賓華僑社會的演化、華文教育的嬗變、華人社團的本地化、華人參政意識的改變、華文報紙的流變和華人文化的調和等角度入手,從多重維度對華人文化進行闡述和分析。并從中國政府的角度出發,就如何支持海外華文教育和文化傳承,提出了意見和想法。同時,能為研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華人文化問題提供參考。書稿主要運用歷史學、民族學、政治學、教育學、文化傳播學和國際關系學等基本理論,廣泛采取結合史料、考察和田野調查等方法,深入探索菲律賓華人文化發展狀況,尋找出東南亞華人文化式微和變遷的根源。在研究過程中,力求宏觀把握,微觀分析,力爭使本課題走在這一研究領域的前沿。
菲律賓華人文化重構研究 目錄
菲律賓華人文化重構研究 作者簡介
姜興山,1969年5月出生,黑龍江省佳木斯人,2011年畢業于南開大學,獲得世界史博士學位。現為福建師范大學社會歷史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亞太地區國際關系、海外華文教育、華人文化研究。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國家漢辦基金項目等;出版《戰后菲律賓華文教育研究(1945-1976)》專著,該書入選《世界華僑華人研究文庫》,并獲得福建省社科二等獎;在《世界歷史》、《世界民族》、《臺灣研究集刊》、《南洋問題研究》、《東南亞研究》、《歷史教學》、《東南亞縱橫》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
- >
莉莉和章魚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