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的歷史演進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13711
- 條形碼:9787520313711 ; 978-7-5203-137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的歷史演進研究 內容簡介
“五位一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的*終形成經歷了一個較長的歷史演進過程,這種歷史演進蘊含著某種規律和邏輯。研究這一問題,對于我們從宏觀上正確認識和科學把握總布局的發展趨勢與走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重要資政。新中國成立后,**代中央領導集體對于總布局的先行探索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的*終形成與發展提供了重要歷史借鑒。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以其開放性與包容性沿著某種軌跡向前演進并發展。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逐層推進,這種歷史演進軌跡的脈絡也越來越清晰。總布局的歷史演進經歷了從“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理論格局到由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的重大轉變。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建設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凸顯和緊迫,總布局突破了以前的“三位一體”,演進為包括社會建設在內的“四位一體”。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面對席卷全球和影響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危機,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愈加凸顯,把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總布局成為必然,*終使“五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得以形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的歷史演進研究 目錄
一選題背景
(一)現實背景
(二)**外研究現狀
二研究意義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內容及重點難點
(一)研究內容
(二)研究重點
(三)研究難點
五創新之處
第二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形成與演進的
依據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形成與演進的理論
依據
(一)馬克思主義社會有機體論
(二)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論
(三)馬克思主義的系統與要素論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形成與演進的歷史
依據
(一)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與教訓
(二)延安時期邊區建設的歷史借鑒
(三)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形成與演進的現實
依據
(一)時代特征
(二)國情特點
第三章 **代中央領導集體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總體
布局的先行探索
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對新民主主義社會建設的
構想
(一)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政治架構
(二)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經濟政策
(三)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文化建設
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戰略
布局的認識與實踐
(一)經濟建設:以實現“四個現代化”為目標和
任務
(二)政治建設:發揚人民民主
(三)文化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文化
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探索社會主義建設戰略布局的
經驗與教訓
(一)正確認識和把握國情
(二)正確認識“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這一首要問題
(三)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的
關系
第四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歷史演進的軌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的歷史演進研究 作者簡介
梁丹丹,1987年2月生,山東臨沂人,博士,西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西北政法大學文化與價值哲學研究院兼職研究員,陜西省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會員,陜西省哲學學會會員,西北政法大學黨內法規研究青年學術創新團隊成員。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先后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合作出版專著3部,在陜西人民出版社參與出版編著3部,并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理論導刊》《教育評論》等學術期刊發表專業研究論文近二十篇。參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陜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多項。曾獲陜西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