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郵 烏合之眾-哲人哲語
社會心理學領域的經典著作,至今已被翻譯成20種多種語言出版。作者以十分簡約的方式,考察了群體的特殊心理與思維方式,對個人與群體的迥異心理進行精辟分析。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烏合之眾-哲人哲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8122569
- 條形碼:9787558122569 ; 978-7-5581-2256-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烏合之眾-哲人哲語 本書特色
《烏合之眾》闡述了群體特征和種族特征的區別,分析了群眾運動的性質,指出了領袖與群眾、民主與獨裁的關系。《烏合之眾》的許多理論在20世紀和21世紀的歷史和經濟事件中得到了驗證。事實告訴我們,掌握了群體心理學,許多復雜多變的歷史現象與經濟現象,就會變得十分直觀。
烏合之眾-哲人哲語 內容簡介
《烏合之眾》為社會心理學領域的經典著作,至今已被翻譯成大約20種語言出版。作者古斯塔夫·勒龐以十分簡約的方式,考察了群體的特殊心理與思維方式,尤其對個人與群體的迥異心理進行了精辟分析。
烏合之眾-哲人哲語烏合之眾-哲人哲語 前言
——托克維爾《舊制度與大革命》
英雄豪杰與民眾在歷史上的作用孰輕孰重,歷來是史家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當然也是個非常不易說清楚的問題。常言道,一個好漢三個幫,這句明白易懂的話讓人覺得平實而中肯,可以省去我們做歷史辯的證法深思的不少麻煩。
然而,這些歷史中的好漢(或英雄)與幫手的學術地位,卻是非常不平衡的。研究英雄的著作,或是給英雄出謀劃策的各類寶鑒,千百年來不絕如縷,而就那些幫手們而言,在“群眾社會”到來之前,操持著改變或維持歷史方向的勢力的并不是他們,而是遍布于這個世界大大小小的帝王將相和各路神仙,因此鮮有人把他們作為一個心理實體進行研究。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民主時代的到來。
曼海姆在他去世前的一篇討論世俗化過程中“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民主”的未競稿中,曾根據中世紀晚期以來在民俗、藝術、建筑等方面的變化,對決定著后來政治民主化進程的民眾生活態度和審美情趣的潛移默化,作了十分深入而生動的說明。
他對這一過程的分析,有著一個與我們這里的討論相關的前提,即民主化使得各種偶像與建立在血統基礎上的世俗王權,已逐漸被平等人權和參與擴大的主張所消解,由此使權威合法性的來源發生了重大的轉移——血統身份也罷,君權神授也罷,奉天承運也罷,此時都已不再可能。領袖要想號令天下,也唯有反求諸天下的“授權”才成,這時群眾才真正成了前臺的主角。
1.被遺忘了的勒龐
然而,群眾在社會生活的變遷中唱起主角,這種現象給近代政治制度的變遷帶來的結果,并不全都令人歡欣鼓舞。正如近代中外歷史已經告訴我們的,群眾的民主權就像一切個人權力一樣,當它沒有受到恰當的憲政約束時,也很容易轉變為它的反面,成為一種暴虐的權力。因此自伯克以降,便有許多思想家對于各種群眾領袖挾民意而行獨裁的負面作用憂心忡忡。從這個角度出發,法國人勒龐在兩個世紀之交寫下了一系列社會心理學著作
勒龐(Gustave Ie Bon,1841一1931)是何許人物?我們對這位當年法國的才子式人物不該完全陌生。他的《烏合之眾》一書,包括漢語在內被翻譯成17種語言。
近代以來,國人長期面對內憂外患的時局,總是擺脫不了“保種圖存”的國家主義意識,因此*有現實意義的學說,是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類的集體主義意識形態,像《烏合之眾》這種反集體主義的著作幾乎沒有機會進入人們的視野,當然也就不足為怪。
勒龐從1894年開始,寫過一系列社會心理學著作,魚龍混雜,蔚為大觀,除了上面提到的《烏合之眾》外,還有《各民族進化的心理學規律》(1894)、《社會主義心理學》(1898)、《俄國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學》(1912)以及《戰爭心理學》(1916)。
不過這些著作因為既不十分合乎學術規范,又是一些過于嚴肅的話題,因此大多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唯獨《烏合之眾》一書卻取得了出乎預料的成功。它在1895年出版后,以平均不到一年再版一次的速度,至1921年已印到第29版。即使是在今天,我們在主要的網上書店也仍可看到此書的多個網頁和讀者針對此書的一些奇談怪論。
……
我們只來考慮一個這樣的意識形態觀點,勒龐和當時的許多人都持有這種觀點,即他所說的“種族這個基本概念”是“決定著我們命運的神秘主因”。但是,這種觀點如其所示,不過是上世紀中葉戈賓諾所創立的那種種族主義,它是經久不衰的種族中心主義的基礎,為剝奪“劣等種族”提供了理由。在勒龐看來,“種族”是個不易理解的概念,它大體上相當于“民族性格的構成”。例如,當勒龐提到“西班牙種族的遺傳本能”時,或當他偶爾談到所有地方的群體都有“女人氣”,但他發現“拉丁民族女人氣*重”時,我們便可以理解到這一點。“種族”是個定義不嚴格的標簽,可以把它貼在各國人民和民族身上,它反映著勒龐對人類學的無知,并不說明他有種族中心主義的壞心腸。
一本廣為流行的書;對勒龐的時代和我們的時代一再表現出實際意義;絕對談不上完全創新,嚴格地說也不正確;與作者的任何求知行為相比,表現*佳時也只能算較好,*差時也不算很精;字里行間與字面上有著同樣多的意義;眼光時而偏于一隅時而放眼全球;既有預見又觀念落后;在實踐中有效地利用著歷史,又從原則上否認它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從當時表現出人類行為共同特點的重要的事件中概括出了一些這樣的特點;還有一些并不影響其本質的烏七八糟的意識形態怪論,這就是勒龐的《烏合之眾》,一本仍然值得一讀的書。
烏合之眾-哲人哲語 目錄
前言
導言:群體的時代
**卷群體的心理
**章群體的一般
第二章群體的感情和道德觀
第三章群體的觀念、推理與想象力
第四章群體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
第二卷群體的意見和信念
**章群體的意見和信念中的間接因素
第二章群體意見的直接因素
第三章群體領袖及其說服的手法
第四章群體的信念和意見的變化范圍
第三卷群體的分類及其特點
**章群體的分類
第二章被稱為犯罪群體的群體
第三章刑事案件的陪審團
第四章選民的群體
第五章議會
烏合之眾-哲人哲語 節選
不過在深人研究不同類型的群體之前,我們必須先考察一下它們的共同特點。我們將像自然科學家一樣從事這項工作,他們總是先來描述一個族系全體成員的共同特點,然后再著手研究那些使該族系所包含的種類有所區別的具體特點。
對群體心理不易做出精確的描述,因為它的組織不僅有種族和構成方式上的不同,而且還因為支配群體的刺激因素的性質和強度而有所不同。不過,個體心理學的研究也會遇到同樣的困難。一個人終其一生性格保持不變的事情,只有在小說里才能看到。只有環境的單一性,才能造成明顯的性格單一性。我曾在其他著作中指出,一切精神結構都包含著各種性格的可能性,環境的突變就會使這種可能性表現出來。這解釋了法國國民公會中*野蠻的成員為何原來都是些謙和的公民。在正常環境下,他們會是一些平和的公證人或善良的官員。風暴過后,他們又恢復了平常的性格,成為安靜而守法的公民。拿破侖在他們中間為自己找到了*恭順的臣民。
這里不可能對群體強弱不同的組織程度做全面的研究,因此我們只專注于那些已經達到完全組織化階段的群體。這樣我們就會看到群體可以變成什么樣子,而不是它們一成不變的樣子。只有在這個發達的組織化階段,種族不變的主要特征才會被賦予某些新特點。這時,集體的全部感情和思想中所顯示出來的變化,就會表現出一個明確的方向。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我前面所說的群體精神統一性的心理學規律才開始發生作用。
在群體的心理特征中,有一些可能與孤立的個人沒有什么不同,而有一些則完全為群體所特有,因此只能在群體中看到。我們所研究的首先就是這些特征,以便揭示它們的重要性。
烏合之眾-哲人哲語 作者簡介
古斯塔夫·勒龐(1841—1931),法國社會心理學家,著有《各民族進化的心理學規律》《法國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學》《戰爭心理學》等,其中以《烏合之眾》著名。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