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天人之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864711
- 條形碼:9787510864711 ; 978-7-5108-6471-1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天人之際 本書特色
葛劍雄先生是歷史學者,其視野涵蓋中外、跨越古今。本書中他回憶往事,書寫歷史變遷,探討語言文化,甚至直論時人時事,無不站在歷史與現實的時空軸上,微言大義,智慧動人。其獨到的眼光與深切的關懷同時兼具,優美的文筆與深刻的思想融于一爐。
天人之際 內容簡介
當今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歷史學家
百家講壇主講人葛劍雄先生的隨筆集
特殊年代的回憶,社會世相的洞察
深刻探討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天人之際 目錄
**章 往事歷歷
1.故鄉小學雜憶
2.我所知的俞大縝
3.我所經歷的抄家
4.我經歷過的“學生政審”
5.功夫在“書”外
6.讀薩蘇的書,回憶中國抗戰
7.我的從教心得
8.殉葬品和掘墓人:“文革”期間的中學教師
9.當年“樣板”
10.讀這本書是我人生的轉折
11.我當市人大代表
12.1982年的記憶:搬家
13.財富斷想
14.我的新書房
15.我是“不拘一格”的受益者:首批獲博士學位二十周年感言
第二章 故人依依
1.汪老遠行感言
2.真正的學者
3.100歲老人,20歲青年:語言學家周有光先生
4.與“鴨”同“巢”
第三章 人文游蹤
1.江河源頭,青藏文化
2.重走青藏路
3.神山和圣湖
4.贊美拉薩,祝福西藏
5.“新疆”不“新”,新疆常新
6.真正的歸宿:訪胡志明出生地
第四章 文化隨想
1.繁簡字與書法修養
1.1簡化是大勢所趨
1.2“字如其人”的疑惑:有感于“王義慶《世說新語》”
2.普通話與方言
2.1誰說了算
2.2上海人說上海話
3.姓名與稱謂
3.1解決同姓名之難:傳統與現代,文化與管理
3.2稱謂的困惑
4.文物與國寶
4.1館藏文物是否太多了
4.2確立文物的合法保管權
4.3對“國寶工程”的希望
4.4國寶如何回家
5.從歷史地理看地域歧視
6.中國飲食的另一面
7.徐霞客、朱載士育與酈道元
第五章 現實感懷
1.人物春秋
1.1 錢永健與錢學森
1.2 請查一下王益博士的來歷
1.3 奉勸李院士反躬自問
1.4 中國的教授為什么“申請科研基金很勇敢”
1.5 專家應擺正自己的位置
1.6 我對“開學**課”的憂慮
1.7 如獲諾獎提名,亦勿過于激動
2.大學之道
2.1 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
2.2 冷眼看排名,冷靜找差距
2.3 大學的“大氣”與必要的管理并行不悖
2.4 大學該不該有這些“圍墻”
2.5 此書何必出線裝本
2.6 對新教材不妨寬松些
2.7 體育節的設立應該因時制宜
3.熱點話題
3.1 從華南虎看周邊態度
3.1.1
從華南虎事件看政府的作為和不作為
3.1.2
查清照片真相才能更好保護華南虎
3.2 反興奮劑的*大障礙是特殊利益集團
3.3 山寨無法成功,文化尚須創新
3.4 觀看“嫦娥探月”能收費嗎
3.5 “嫦娥”探月與科學普及
3.6 學唱“樣板戲”是“傳承民族優秀文化”嗎
第六章 歷史隨筆
1.得天下與治天下
2.杯酒釋兵權之后
3.不可理解的賦稅額度
4.科舉制度:存廢皆有理
5.“正史”也要創新
6.歷史人物的評價應該以事實為依據
7.創造歷史的人如何進入歷史
8.“上海道臺”不等于上海市長
9.關于家譜
展開全部
天人之際 作者簡介
葛劍雄,曾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現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會常務委員,民革中央委員。著有《統一與分裂》《往事和近事》等。
書友推薦
- >
煙與鏡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