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美國歷史-理想與現實-全兩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54635
- 條形碼:9787100154635 ; 978-7-100-15463-5
- 裝幀:6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國歷史-理想與現實-全兩冊 本書特色
一部精彩絕倫的美國通史讀本,內容豐富,寫作精美,將歷史敘事與深刻的分析完美融合。 市面上沒有任何其他美國通史讀本具有這種出色的特征。 《美國歷史:理想與現實》是一部美國通史,跨度從歐洲人對新大陸的*初探險與征服開始,一直貫穿到21世紀的頭10多年為止。這部通史讀本是“新美國史學”的結晶。它以“自由”為主線,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視角,將新社會史的研究成果天衣無縫地融入到對經典美國史學題目的重新解釋之中,凸顯被傳統史學所無視的美國群體的歷史經驗,呈現了一種以多元互動的歷史觀來重構的美國通史。全書的史實多而有序,繁而清晰,敘述流暢,既有細致入微的史實描述,也有入木三分的精湛分析,令人難忘的故事與發人深省的思想各領風騷但又交相輝映。
美國歷史-理想與現實-全兩冊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美國通史,由美國當代著名歷史學家方納先生所著。它從歐洲探險者*早到達美洲和征服新大陸開始寫起,一直敘述到2014年奧巴馬總統當政時期有關美國政治、社會、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內容,力圖呈現一部*前沿的、具有*廣包容性的美國歷史敘事。 本書亦是“新美國史學”的結晶,它以“自由”為主線,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視角,將新社會史的研究成果天衣無縫地融入到對經典美國史學題目的重新解釋之中,凸顯被傳統史學所無視的美國群體的歷史經驗,呈現了一種以多元互動的歷史觀來重構的美國通史。書中所強調的是美國歷史上*為重要的事件、個人和主題,但同時關注那些聲名顯赫的領袖人物和平凡普通的美國人的經歷,并關注那些構成美國社會的不同群體的歷史經歷。該書觀點鮮明,思想深邃,知識豐富,寫作精美,深受國內外眾多讀者的歡迎和喜愛。
美國歷史-理想與現實-全兩冊 目錄
美國歷史-理想與現實-全兩冊 作者簡介
埃里克·方納(Eric Foner),是當代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歷史學家之一,長期擔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德威特·克林頓歷史學講席教授,在美國內戰與重建史、非裔美國人史、奴隸制史、美國政治文化與思想史、林肯研究等領域中著述甚豐,成就斐然,出版了近30部著作,其中多部專著以史料扎實、觀點獨到、思想深刻、文筆精美而成為美國史研究的經典著作。其重要著作包括:《自由土地、自由勞動、自由人:內戰前共和黨的意識形態》(1970)、《湯姆·潘恩與革命時期的美國》(1976)、《重建:美利堅未完成的革命(1863—1877)》(1988,獲班克羅夫特獎等6項學術獎)、《美國自由的故事》(1998)、《烈火中的考驗:林肯與美國奴隸制》(2010,獲7項學術獎,包括普利策獎、林肯獎和班克羅夫特獎)和《自由之路:“地下鐵路”秘史》(2015),并有多部著作被翻譯成中文、日文、意大利文、韓文、西班牙文和葡萄牙文,其學術成果在世界范圍內享有崇高的聲譽,具有廣泛的影響。 方納是美國國家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科學院當選通訊院士,曾任美國歷史學家組織主席(1993)、美國歷史學會主席(2000)、美國歷史學家協會主席(2006),兩次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偉大教師”的榮譽稱號,并被倫敦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授予榮譽博士學位。 王希,北京大學歷史學系長江學者講座教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印第安納大學歷史系教授,著有《民主的考驗:黑人選舉權與北部共和黨人的政治 (1860—1910)》(英文版,1997,2012),《原則與妥協:美國憲法的精神與實踐》 (2000,2005修訂版,2014增訂版),《西方國家政治制度·世界歷史第11卷》(合著,2011);主編有《在美國發現歷史:留美歷史學人反思錄》(2010),《世界和中國歷史中的重慶:重慶史研究論文選編》(2013),《開拓者:著名歷史學家訪談錄》(2015),《跨洋話史:在全球化時代做歷史》(2017);譯著包括《美國自由 的故事》(2002),《給我自由!一部美國的歷史》(2010)。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