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為偉人做翻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320250
- 條形碼:9787553320250 ; 978-7-5533-202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為偉人做翻譯 本書特色
筆者挺幸運,當初干我這一行,用中文與一個“非通用語”阿爾巴尼亞語長期打交道,從一開始的7957午就經受鍛煉,就在新中國開國主席、首任總理身邊,為他們做翻譯服務,多次往返于此京與地拉那之間。偉人關心小人物,理解翻譯員,愛護年輕人,循循善誘,指引向前。
為偉人做翻譯 內容簡介
我們回顧歷史,這場罪惡戰爭的前夕和之后,總算蒼天有眼、民族有幸,國人漸醒,抗外侮、雪國恥、興中華有望。“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這是甲午戰爭前夕1893年的事。稍晚,1898年,上述日本侵華戰爭之后三年,清廷改良主義的“百日維新”夭折之年,“庚子賠款”前兩年,總之是在這多事之秋,中國又誕生了周恩來。他們兩位都是在我國深陷內憂外患、人民遭苦受難的年代來到這個世界的。 毛澤東、周恩來都是在少年時期就胸懷大志,都是義無反顧地投身救國救民的斗爭,都是幾乎在同一個時期走上同一條革命的道路。五四運動的風波把當時26歲和21歲的兩位意氣風發的青年卷入反帝反封建的浪潮。一個在湖南,創辦《湘江評論》,組織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一個在天津,組織覺悟社,創辦《覺悟》雜志。其宗旨所向,都是救中國、救人民;其影響所及,均遍于全國——為在中華大地建立共產黨做出貢獻。 正是這兩位早期的共產黨人和其他同時代的許多堅定的革命家,在中共建黨后的二十多年里,通過前仆后繼、艱苦卓絕的奮斗,取得了彪炳史冊的偉業:領導中國各族人民,贏得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洗刷了百年國恥,趕走了外國帝國主義,推翻了國內反動統治,建立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開拓了新中國的外交事業。他們兩位也順理成章地被推選為人民江山的開國主席和首任總理,成為中國和世界近現代歷史上的偉人。 對筆者個人來說,20世紀40年代前期,正是我苦難深重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在抗日烽火燃燒的蘇北解放區,我就學會了歌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你是燈塔,照耀著黎明前的海洋……”,就知道了毛主席、周副主席、朱總司令和他們領導的抗日戰爭和稍后的解放戰爭。他們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領導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是新中國的主要開國元勛。
為偉人做翻譯 目錄
上集 回憶主席“十次錦注刻骨銘心”
一 考學進北京要見毛主席
二 幸福機遇到美夢將成真
三 為我學外文主席謝阿方
四 給主席翻譯同主席握手
五 翻譯遇難題主席給指點
六 出口即成章語精意味長
七 釋“-批二保”獲主席認可
八 關心小人物了解周邊情
九 “文革”中遭難蒙主席解救
十 訪主席故里謁領袖舊居
下集 緬懷總理“綿綿恩情浩浩長歌”
一 周公業績多內外遍公認
二 國際高評價政要廣景仰
三 偉人富軼事量大且質高
四 總理訪阿國萬人空巷迎
五 在阿過新年會晤“八大員”
六 親臨大使館參加聯歡會
七 總理講往事偉人有鄉情
八 常關心下屬獨忘記自己
九 親自打電話召來“夜戰人”
十 夜飛巴中界心系我地勤
十一 姬喬搞“酗酒”總理責“違紀”
十二 故事有后續關注貫始終
十三 派醫療專家救霍查父子
十四 在遵化視察保基層干部
十五 批評加鼓勵誨人總諄諄
十六 平等對待人體貼細人微
十七 摒棄“四大件”導致雙效果
十八 當好翻譯員“三化”是標準
十九 是榜樣力量是中國“鐵人”
二十 寄悼詩慰函表由衷紀念
二十一 往事如詩境永恒記偉人
后記
附錄 《中華英才》《作家文摘》等媒體上的相關文章
一 范承祚心中的毛澤東
二 范承祚為偉人做翻譯
三 范承祚給毛主席、周總理當翻譯
四 毛澤東教范承祚如何翻譯“孫悟空”
為偉人做翻譯 節選
《為偉人做翻譯》: 1969年2月22日,阿爾巴尼亞新任駐華大使喬吉爾·羅博抵京履新。在中阿友好氣勢如虹的歲月里,席不暇暖的羅博大使就在外交部禮賓司的提前安排下,在副部長喬冠華等官員的陪同下,于2月27日很快向國家副主席董必武呈遞了國書。于是,從即日起,新大使正式上任。 為給新官上任的阿爾巴尼亞大使接風洗塵,外交部在當年位于首都中心區的臺基廠的國際俱樂部舉行歡迎晚宴。宴會由常務副部長姬鵬飛主持。副部長喬冠華、有關司局長和我們這些具體負責對阿外交事務的人員參加。姬鵬飛、喬冠華在**桌,是正副主人,是主角。羅博大使和他的公使銜參贊茲奇·阿戈里,作為主要的嘉賓,也在**桌,我在該桌當翻譯。 為了中阿友好,歡迎大使到任,大家一起飲酒,原屬正常事件。可是**桌的**主人自己并不善飲,但卻會勸飲。許多人喜歡茅臺,興之所至,開懷暢飲了。 在飲酒問題上,穩重、謙遜、黨務出身的羅博大使不敢造次,淺嘗輒止。中方的第二主人飲酒能力酣暢淋漓,顯然“居冠”。阿戈里參贊呢,他盡管人高馬大,自謂酒量“不小”,但同久經沙場的喬冠華副外長對酌了一會兒,便敗下陣來。這兩人,前者仍從容自如,不顯山露水;后者則捂著嘴跑到衛生間去了。 我不放心,走近前一看,阿戈里在嘔吐著。我讓服務員遞給他一塊濕毛巾,擦擦臉,緩解一下,扶他回到席位上。筆者把阿戈里參贊嘔吐的事向姬、喬兩位副外長報告了,并建議他們不宜再勸酒。但未果。主持人又勸了兩輪,*后還要大家來個“門前清”。 這場歡迎宴會是晚上9點多散場的。我注意到,曾經醉過一次的阿戈里后來又被勸飲了幾杯。宴會參加者們——阿爾巴尼亞大使、中國副外長們都有官車,由專職司機駕駛,其他人也有公家派車負責接送。唯獨阿戈里公使銜參贊同一般外國駐華使領館的外交官們一樣,都是自己開車。他帶著夫人,醺醺然地將車開出北京國際俱樂部。 常言道,酒后駕車十有八九會出事。阿戈里的車呢,北出臺基廠路,右行往東一拐,上了長安街東路,這段行程還算好。可是這位參贊出了建國門,往位于光華路的阿爾巴尼亞使館方向開,道路也寬廣了,行人也稀少了,光線也暗淡了①,車速也加快了。這時候,醉眼朦朧的阿戈里慌了手腳,方向盤不聽使喚了,一下子把一位騎自行車的中國工人猛烈撞倒。那工人當場就死在血泊里。肇事人傻眼了,酒也醒了一半。 事發后,周恩來總理從外交部的《值班簡報》中,得知阿戈里參贊駕車撞人的事。當總理1969年3月23日接受阿新大使羅博到任拜會時,交談中,只略提到撞車。總理說,現在北京車輛逐年增多,開車人要多加小心才是。 從總理的言談話語里,我發現,上述“簡報”的起草人把大事化小,有關部門領導對此事三緘其口,瞞報了車禍的起因,有意不讓我們的總理全面知情。我,作為此次總理接見大使的譯員、上次宴會的親歷者,真想當場向總理匯報有關實情。 ……
為偉人做翻譯 作者簡介
范承祚,大使、詩人、高級翻譯、兼職教授。漢族,祖籍淮安,1931年4月生于江蘇省寶應縣安宜鎮。 20世紀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初期,先后就讀于畫川初中、寶應中學和揚州中學,1953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1954年被公派到阿爾巴尼亞地拉那大學人文學院留學,1957年提前學成回國,進入外交部工作 1957年、1969年及1975年幾度被派往中國駐阿使館工作,經歷從職員、秘書、參贊的職務提升,包括80年代初在駐希臘使館的參贊任職。1986年被國家主席任命為駐阿爾巴尼亞特命全權大使。 從20世紀5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期,作為阿爾巴尼亞語的主要譯員,上百次地為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做翻譯服務,互譯中阿重要文獻百萬字,翻譯阿爾巴尼亞文學、政經作品多部。2001年被授予新中國首批“資深翻譯家”稱號。 自50年代起,多次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世界知識》《世界文學》等報刊和后來的《中華英才》《中華詩詞》《作家文摘》《縱橫》《炎黃春秋》《百年潮》《秘書工作》《留學生》《海內與海外》《鳳凰周刊》等媒體發表報告文學、長篇通訊、譯文、詩詞.出版了《阿爾巴尼亞通訊集》《“山鷹之國”紀念詩文集》,紀事文學作品《往事如詩》和現在的這本《為偉人做翻譯》的回憶錄,以及詩集《萬里千詩》《鄉情詩》等。還作為編委和主要執筆人,出版了64萬字的《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外交》專輯。 曾被選為中華詩詞學會首屆理事,現仍兼任淮安市詩詞學會名譽會長。 在改革開放的歲月里,應邀在北京內外多個黨政機關和北京大學、上海交大等高校做國際形勢報告和做關于毛主席、周總理的“偉人風范與人格魅力”的演講,接受中央電視臺、國際廣播電臺以及首都、上海、香港的鳳凰等電視、廣播的專題采訪。從90年代起,應聘任上海交大、武漢科大、揚州大學兼職教授。 新世紀開始后,曾在我國和意大利先后舉行的“中歐關系回顧”國際會議及論壇上,做過大會主旨的演講和相關的專題發言。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