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近代史學刊-第18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18347
- 條形碼:9787520118347 ; 978-7-5201-183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近代史學刊-第18輯 本書特色
《近代史學刊》是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主辦的中國近代史領域學術集刊。本書為第18輯,共11篇論文,其中有“中國近代大學與社會”和“近代中國宗教社會史”兩組主題論文;另有專題研究,研究議題分別為延安政治象征符號的構建、陳克文日記所見之抗戰、甲午戰后的開礦高潮、1920年代廣東鹽稅征收制度、徐繼畬和林則徐對西方的認識差異等;并且還有書評、學術綜述、會議綜述三個篇章。
近代史學刊-第18輯 內容簡介
《近代史學刊》是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主辦的中國近代史領域學術集刊。本書為第18輯,共11篇論文,其中有“中國近代大學與社會”和“近代中國宗教社會史”兩組主題論文;另有專題研究,研究議題分別為延安政治象征符號的構建、陳克文日記所見之抗戰、甲午戰后的開礦高潮、1920年代廣東鹽稅征收制度、徐繼畬和林則徐對西方的認識差異等;并且還有書評、學術綜述、會議綜述三個篇章。
近代史學刊-第18輯 目錄
主持人語【章 清】
職位之謎與負謗之痛:柳詒徵在東南大學的進退(1916—1925)【牛 力】
“派系撕裂校園”:暨南大學驅長風潮研究(1933—1934)【陳 嶺】
·近代中國宗教社會史·
主持人語【劉 迅】
從管理寺廟到監督寺廟——民國時期宗教立法觀念的轉變【何建明】
清末陜西沔縣武侯祠的管理糾紛
——地方儒生與全真道士從合作到沖突的個案分析【尹志華】
·專題研究·
從邊陲到圣地:“延安”政治象征符號的構建【尹 倩】
世事難料:陳克文日記所見之抗戰【洪富忠】
擱淺的富國夢
——甲午戰后清政府主導的第二輪開礦高潮(1895—1899)【張海榮】
自由制與包商制:1920年代廣東鹽稅征收制度的嬗變【于 廣】
從神光寺事件看徐繼畬與林則徐對西方的認識差異【尹素敏】
·書評·
胡適早期生命史的解構與重構
——評江勇振著《舍我其誰:胡適(**部璞玉成璧,1891—1917)》【張少鵬】
·學術綜述·
近代湖北財政史研究述評【羅 凱】
·會議綜述·
“大學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綜述【李建國】
第二屆“新革命史工作坊”會議綜述【彭 晗】
Table of Contents
稿約
近代史學刊-第18輯 作者簡介
馬敏,男,1955年6月生,四川雅安人。歷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華中師范大學黨委書記。1982年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歷史系,1988年在該校獲歷史學博士學位。曾任華中師范大學校長。兼任中國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歷史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沒工程教材編寫組首席專家、國務院學科評議組中國史組成員、國家社科基金(歷史)評審組成員、國際經濟史學會(IEHA)中國執行委員、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在中國早期資產階級研究、中國商會史研究、中國博覽會史研究、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等領域成果豐碩。學術成果多次獲得教育部、湖北省優秀社科成果一等獎。從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被評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7年入選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跨世紀優秀人才”,1998年9月獲教育部頒發的“全國優秀教師”稱號,1999年入選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2000年5月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由國務院授予“五一”勞動獎章。2003年10月獲全國“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 2009、2014年先后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