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現代-講給孩子的中國文學經典-第四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60631
- 條形碼:9787108060631 ; 978-7-108-06063-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講給孩子的中國文學經典-第四冊 本書特色
這是一部面向青少年讀者的文學知識普及讀本,以講故事的口吻,介紹中國文學發展的歷程,上起神話時代,下至20世紀上半葉,涉及的名家有四五百位,經典作品近千篇。詩賦散文、小說戲曲,穿插大量掌故趣聞。讀來輕松有味,引人入勝。不但孩子們讀了受益,成人讀者也可借此拾遺補闕,有所收獲。
現代-講給孩子的中國文學經典-第四冊 目錄
現代-講給孩子的中國文學經典-第四冊 節選
一 現如今,如果有人對你說“我是聽您的歌(看您的戲或聽您的相聲)長大的”,那多半是在調侃,意思是你已經落伍了。 可不久前,我真的接到這樣一個電話:“侯老師,我是讀您的書長大的!”對方是某出版社的年輕編輯,正在編輯我的一部書稿。她偶然發現,我又是《中華文學五千年》的作者,那是她讀中學時印象很深的一本課外書。 想想也是,該書 20 世紀 90 年代初問世,至今已過去二十五個年頭。當年上中學的小姑娘,如今已成為出版社的頂梁柱。——思及此,頓生歲月如梭之嘆。 二 20 世紀 80 年代,女兒呱呱落地。身為窮教師的爸爸買不起昂貴的芭比娃娃、樂高玩具,盤算著能不能寫本書陪伴她長大。這一念頭的產生,還跟之前到一所中學聽課有關。挨著我的一張小課桌上,除了一本語文書外,還堆著各種課外參考書。我隨手翻翻,無非是些東拼西湊的知識點,枯燥乏味,想來很難引發孩子的興趣。 我就想:能不能專為孩子們寫一本談文學的書,由遠古神話講起,依次是先秦諸子、《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把孩子們在課堂上拾取的零珠碎玉,穿成一條閃閃發光的項鏈? 形式跟內容同樣重要。我們平日跟孩子講話,總是彎下腰,平視著孩子的眼睛,盡量揀他們聽得懂的字眼兒,耐心講給他們聽。可為什么一拿起筆,這些常識就被拋到九霄云外去了呢? 當有一雙好奇而明亮的眼睛望著你時,筆底的文字自然變得淺易通俗、親切有味兒了。 三 經冬歷夏,書稿完成。承蒙大學者張中行先生稱賞推薦,并由大書法家啟功先生賜題書名,《中華文學五千年》于 1992 年由中國青年出版社正式出版,受到孩子和家長們的歡迎。《文藝 報》當年刊文推介。由于加印不斷,該書于 1995 年榮獲全國優 秀暢銷書獎;1996 年入選“希望書庫”,加印一萬冊;又被教育部編入“中華文史知識課程內容與教學指導書目”。 此后應中國青年出版社之約,我又接連撰寫了《世界文學五千年》及《中華文學五千年·近現代部分》,同樣受到讀者歡迎。 1995 年,這套書還由臺灣洪葉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繁體字本,在島內風行一時。不止一所中學把它定為語文搭配教材或高中**參考書。有位中學語文教師還花費時間精力,專門針對此書編寫了系列測試卷,多達十幾回(篇)——專門為一本課外書編寫測試卷,還是不多見的。一些大學開設的文學課程,也將此書列為必讀書或參考書。 有位臺灣書評家,道出此書受歡迎的原因:“作者侯會在編纂此書時運用的策略便是成功地引起讀者興趣,有不少高中教師表示:以往較不喜歡念文科的自然組學生,在接觸這本書后,對文學大為改觀,即便不是非常有興趣,但是至少是轉變成不討厭的地步。”(《小莫的青春筆記本:文學之旅——中華文學五千年》) 二十幾年過去了,這套書幾次再版。《中華文學五千年》于 2004 年和 2006 年分別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及臺灣洪葉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了插圖本。 從 2011 年起,全套書經整理修訂,由團結出版社推出插圖本,更名為《講給孩子的中國文學經典》《講給孩子的世界文學經典》和《講給孩子的百年文學經典》。時隔二十年,孩子和家長并沒忘記這套書。再版后頻頻加印,供不應求。北京電視臺做了特別推薦,多家報刊登載書訊,《武漢晚報》還做了專訪。 時至今日,這套書總共印售近二十萬冊,在幾代孩子中產生了影響。這或許能解釋,為什么那位年輕編輯多年后還記得這套書——這令我慚愧之余,又感欣慰。 四 眼下,這套書又獲得在三聯書店再次出版的機會。討論時,編輯老師建議做些調整。除了內容的增益更新外,形式上也做了較大改動。原稿采用爺孫夜談的形式固然生動,但按日分段畢竟限制了內容的順暢表述。 “別小看現在的孩子們,他們見多識廣,不再是依偎在家長身邊聽故事的乖寶寶。”編輯老師如是說,“開門見山,平鋪直敘,更符合當下孩子的接受習慣。但親切生動的語言、靈活的表達方式,仍應沿襲。” 書名仍沿用《講給孩子的中國文學經典》和《講給孩子的世界文學經典》。《講給孩子的中國文學經典》將“古代文學”及“近現代文學”接續起來,共分為四冊,依次是“先秦至盛唐”(**冊)、“中唐至元代”(第二冊)、“明代至近代”(第三冊)和“現代”(第四冊)。 全書又依內容分為一百三十九節,各擬標題如“遠古神話,文學之祖”“編年史的楷模《左傳》”“屈原與《離騷》”等。每節又分若干段落,仍擬有小標題,如“誰說《周易》老掉牙”“秦朝‘打工皇帝’李斯”等。 每冊書后附有“簡明文學家詞典”,收錄本冊介紹的文學家。詞條按文學家生年先后編排,又可作文學年表看;文學發展的脈絡走向,作家之間的影響及傳承,都可從中領略一二。 新版圖書仍遴選精美圖畫分插于文中,以增強可讀性。目的當然只有一個:讓孩子們的學習變得更輕松、更有趣味! 感謝三聯書店各級領導的抬愛,使本書以嶄新面貌再度與孩子們見面。感謝美編室主任蔡立國先生和劉洋老師,他們所做的高水平裝幀,為本書增色不少。感謝實力派畫家孫文然先生,他為本書繪制了部分插圖。尤其要感謝責任編輯王海燕女士,從策劃到編纂,她為本書付出了太多的心血! 還有,本書所引古代及近現代詩文,以目前通行的版本為依據。出于對原作者的尊重,在用字用詞上盡量保持原貌,特此說明。 侯 會 丁酉春日,于北京大興與德堂
現代-講給孩子的中國文學經典-第四冊 相關資料
作者侯會在寫作此書時運用的策略便是成功地引起讀者興趣,有不少高中老師表示:以往較不喜歡念文科的自然組學生,在接觸這本書之后,對文學大為改觀,即便不是非常有興趣,但是至少是轉變成不討厭的地步。 ——臺灣書評家 小莫 這是為青少年寫的一部中國文學史,以深入淺出的流暢口語寫成,剛好適合非文學出身如我者來閱讀。它雖然是文學的,但更是基于史學源流的敘述,讀它,有一種“歸鄉”、“回甘”的感覺。 ——臺灣臺東育仁中學校長 王錦升 我很納悶:家里有幾書柜文學書籍,上中學的兒子從來不翻,有了相關問題,只翻這本書,而且總能查到要找的東西——書都給翻爛了。 ——大學教授 柳俊杰 我兒子就讀于一所中學名校,在理科班名列前茅。可讀了此書后,對文學產生極大興趣,非鬧著改學文科——他后來學的是廣告傳媒,畢業后還挺有出息。一本書改變他的人生,這是我沒有想到的。 ——北京讀者 趙天來
現代-講給孩子的中國文學經典-第四冊 作者簡介
侯會,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有《水滸源流新證》《探源》《食貨金瓶梅》《物欲紅樓夢》《金粟儒林篇》等著作。上世紀90年代,作者還出版了面向青少年讀者的文學普及讀物“文學五千年”系列,后更名為《講給孩子的中國文學經典》《講給孩子的百年文學經典》和《講給孩子的世界文學經典》,廣受歡迎。本次應讀者要求再版,作者又做了精心修訂。 給孩子寫書,如同跟孩子說話一樣,要彎下腰去,平視著孩子的眼睛,盡量揀他們聽得懂的字眼兒,慢慢地講。為了讓中學生讀得懂、感興趣,自己還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如每寫一段都要朗讀、錄音,反復聽;還要找個中學生來聽。若效果不佳,便重新改寫,直到滿意為止。 ——侯會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