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金源金石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7110787
- 條形碼:9787207110787 ; 978-7-207-1107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源金石錄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 金源出土的珍貴印押、金源出土的法器、多源龍形佩飾及馬飾雜件、金源出土的兵器、金源輝煌的治鐵業等。
金源金石錄 目錄
二 金源出土的珍貴印押
1.珍貴的金代“昏鈔訖毀印”
2.奇特的斧形大烙印
三 金源山上的法器
1.金源地區發現銘文銅鼓
2.金剛鈴
3.千奇百怪的法器
4.金兀術的大耳環
5.金源地區出土精美薩滿飾物
四 金源龍形佩飾及馬飾雜件
1.曹先生的龍形佩飾及其他藏品
2.御馬當盧
3.天狗食月
五 金源山上的兵器
1.西平王“鑾駕”驚現于金源
2.一批“梭鏢”首次現身
3.攻防兩用兵器“梢子棍”
4.金代“鹿角鉤”
5.春捺缽獵具連錘和刺鵝錐
6.龍鳳紋刺鵝錐銀把套
7.無奇不有的各類兵器
六 金源輝煌的冶鐵業
1.種類繁多的鐵犁鏵
2.鑄造模具銅鑄范和鐵犁鏡
3.品類繁多的炊具
4.琳瑯滿目的日用器皿(雜件)
七 金源出土的“度量衡器”
1.金源地區出土的量器
2.女真銘文鐵權
3.金源地區出土的各種燈具
八 金源出土的文元清供
1.幾方少見的硯臺
2.小巧玲瓏的手蘸
3.各式各樣的香薰
4.金源地區出土的田黃石雕件
5.澄泥筆覘在金源地區現身
6.幾只不同凡響的小水盂
7.“卐”字款龍紋銅鏡陶范
8.琳瑯滿目的圍棋棋子
9.金源出土的瑪瑙及玉石件
10.金源地區出土的珍貴瓷片
九 金源發現的珍稀古幣
1.鐵制大鏟幣
2.珍品乾元重寶“背一”錢
3.背有少數民族文字的開元通寶
4.館藏金代銀鋌選粹
十 金源文物中的琉璃世界
1.首飾類
2.裝飾類
十一 金源出土的陶器研究
1.器皿類
2.玩具類
3.建筑構件磚瓦類
4.明器類
5.紡錘
6.封泥
7.黑陶
8.擺件
參考文獻
金源金石錄 作者簡介
聶保昌,1940年6月生,山東茌平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錢幣學會會員;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共同授予“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主要成果有根藝作品《十二生肖》《欣欣向榮》《龍鳳呈祥》及根藝書法等數百件,天然木紋藝術作品有《蒼莽》《秋》《荷塘》等百余件。1994年,根藝作品《欣欣向榮》等十余件(套)藝術品參加黑龍江省首屆民間藝術品大展,并獲得多項獎勵。根藝作品《蚱蜢》等曾在《生活報》《新晚報》等省市級報刊發表,并在黑龍江電視臺、哈爾濱電視臺、哈爾濱有線電視臺等多家媒體播出。出版作品有《聶保昌天然木紋藝術》(郵資明信片一套六枚)、《金源瓦當藝術》(黑龍江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2005年,《金源瓦當藝術》被黑龍江省新聞出版局列為省重點出版項目,并編入黑龍江省文聯出版的“黑龍江流域民族民間藝術系列叢書”,受到廣泛關注與好評。曾在西泠印社、上海圖書集團公司等出版單位出版的文集中收入論文《奇特的斧形大烙印》《金源封泥被發行》《收藏東北皮影》《純樸奔放的金源瓦當》《黑龍江發現珍稀古幣——金質“宣和元寶”》等多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